教師應支持幼兒自己的認識和想法,并幫助幼兒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認識,應相互理解、尊重和接納。
在周圍現(xiàn)實生活的環(huán)境中包含了大量的科學信息,幼兒無時無刻不在和它們打交道。但這類環(huán)境中的科學的影響也具有自發(fā)的、偶然的性質(zhì),就要看老師敏銳的教育機智,如何將科學教育有意無意地滲透在活動中,給幼兒形成簡單的隨機地運用數(shù)學的意識。但一提到科學,往往會想到都是一些比較理性的知識,如何使幼兒有探索學習的興趣呢?我在中班科學活動“影子游戲”中,就嘗試將游戲與教學、科學與數(shù)學有機地結(jié)合,并通過不停追問、反復質(zhì)疑的方式引導幼兒積極思考探究,不斷維持幼兒的學習興趣,激起幼兒的探究欲望。以下是我的做法和點滴體會。
1、猜猜它(影子)是誰?
老師“我有一個好朋友,我到哪,它到哪,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緊緊跟在我身邊,猜猜它是誰?”有的說“小貓、小狗…..有的說“手、腳……”“到底是誰呢?”老師有意識地在有陽光的操場上走動,幼兒看到了老師身后的影子,大聲說“是影子、是影子”。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幼兒對事物都有很大的好奇和興趣,但這種好奇是對事物的直接興趣,往往也是很無意識的,“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綱要》中科學目標還提到“對周圍的事物、現(xiàn)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影子雖然常伴隨著我們,但日常生活中幼兒并沒有在意到它的存在,而我采用猜謎的方法、并通過有意識的體態(tài)動作(在有陽光的操場上走來走去),較好地引起了幼兒對身邊最常見、也最容易被忽視的科學現(xiàn)象(影子)的好奇,從而產(chǎn)生認識的興趣。
2、影子在哪里?
老師“我的影子在哪里呢?”幼兒“在這在這”。
老師“我的影子在什么位置?”(語氣強調(diào)“位置”)幼兒“在這里”。
老師“到底在什么位置?”“是左邊還是右邊,是前面還是后面?”(語氣放慢)隨著老師的站位變化,幼兒七嘴八舌地說“在左邊、在右邊、在旁邊、在前面、在后面”。
老師“你們有影子嗎?”幼兒大聲說“有”
老師“你們的影子在哪?”有的四下看看;有的指著自己的影子說“在這”;有的說“在我的身后”……
“讓你們的影子在身后(旁邊、前面)”幼兒跟隨老師指令變化著自己身體位置。
<綱要》指出:“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活動中我不斷追問,促使幼兒開始有意識地關注我身邊影子的位置,并在我的選擇性問題(是左邊還是右邊,是前面還是后面?)幫助下,學習運用已有對方位的感知,選擇用方位詞來表述影子的位置。隨即又從“老師的影子”轉(zhuǎn)向?qū)?ldquo;自己影子”的注意,激起了幼兒對影子的進一步關注。怎樣能使幼兒學會運用方位詞又不至于枯燥地學說呢?我采用游戲的方式,由“老師做幼兒說”變成“老師說幼兒做”(讓你們的影子在身后、旁邊、前面),幼兒在游戲中不斷改變身體轉(zhuǎn)向來體驗影子位置的變化,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再次被調(diào)動起來。
3、影子什么樣?
老師“找個朋友站在一起,比比、看看你們的影子,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幼兒“我的影子比他的長、我的影子胖、老師的影子大、我的影子也扎著小辮兒……
老師“你影子會變嗎?怎么變的?”幼兒“我跑影子也跟著跑、我動影子也跟著動、影子也會跳舞……”
影子是人人身邊都有的,未必人人都能發(fā)現(xiàn)它的存在和它的奧秘和趣味,我“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幼兒在自由觀察、探索中,用生動的語言積極地表達著自己對影子特征的認識,并把這種活動真正當成在游戲,在游戲中體味著發(fā)現(xiàn)的快樂。
4、影子會排隊嗎?
老師“你們會讓影子排隊嗎?”幼兒排成一排。
老師“先來數(shù)數(shù)我們這有多少小朋友,再數(shù)數(shù)影子有多少?每數(shù)到誰時,誰就大聲的說出“這是我的影子”。幼兒“我們有18人影子是也有18個”“影子和我們一樣多。”
老師:“這些影子都一樣嗎?”幼兒“不一樣”老師“怎么不一樣了?”
幼兒“有的長有的短、有的大有的小……”
我引導幼兒自然地在游戲中運用簡單的數(shù)學方法(排序、對應、點數(shù)、比較等)解決科學探究活動,從而“在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并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和有趣”。
4、影子藏哪里?
老師“影子始終在我們身邊,影子能藏起來嗎?”有的迅速地躲在了花叢的蔭涼處;有的躲在了屋檐下;還有的竟然趴在地上,用手抱著頭,縮著身體,有的縮在了同伴的身邊,貼得緊緊的……。
老師“你剛才把影子藏在了哪里?”幼兒有的說:“我藏在了土里”許多小朋友哄笑時,老師并沒有否定,而是鼓勵幼兒繼續(xù)說。幼兒有的說“我的影子藏在了花里”“藏在了地上”“藏在了樹里”……
孩子們的做法和回答多么有趣而天真呀!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人的影子不見了,只是被更大的物體影子遮擋住了,所以才看不到的。看似他們的答案都錯了,但用現(xiàn)代的觀念、開放性的理念來看,對于孩子來說,真正的科學道理并不是現(xiàn)在就能懂得、就能說清楚的。從孩子的眼中,用自己富有想象的想法解釋了這一科學現(xiàn)象,是可以允許,也是可存在的。由于我開始意識到孩子的科學是“詩性的科學”,孩子的認識和表達是符合他們現(xiàn)有認知水平的,所以沒有一味地要求幼兒用成人的所謂“科學”語言來表達,而是用一種包容、理解、接納的態(tài)度面對幼兒五花八門的回答。正因為我“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chuàng)造寬松的環(huán)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fā)表不同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jīng)驗。”幼兒才體驗到與老師、與同伴之間的相互接納。也這使我進一步認識到:在孩子的科學活動中,科學知識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而親歷科學過程的體驗和科學態(tài)度,才是更值得關注的。教師應支持幼兒自己的認識和想法,并幫助幼兒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認識,應相互理解、尊重和接納。
【案例:有趣的影子游戲】相關文章:
上一篇:案例:個案不該忽視的一群
下一篇:家長如何與幼兒園進行有效溝通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