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并不是孩子不行,而是我們沒有給孩子嘗試的勇氣和機會。
在主題活動《青草地》里面,要求孩子動的比較多,有學青蛙跳、跳傘舞等,多數孩子愛動并能積極參與,可欣盟卻顯得孤單了許多,她總是站在一邊拒絕參加活動。
昨天上了一節學青蛙跳的活動,我點名讓孩子跳并數數,我看到欣盟一幅“事不關己”的樣子,以前每次到需要運動的時候,叫她一聲,她不肯參與也就算了,因為不能耽誤其他孩子的活動啊,當時我看還有空閑時間,就決定把她叫上來,可是我叫了五六遍,她還是“穩如泰山”,一動不動,再叫,竟然哭了,我知道她不愛運動,但不是一般的不喜歡,而是從不參與。
今天上了一節活動《小蝸牛》,下午戶外活動了,我組織孩子學蝸牛爬,孩子一個個都趴在地上學得都很像,欣盟左看右看沒有人站著,只好猶豫著趴下了,因為“小蝸牛”爬得很慢,她居然能和大家“融為一體”了。活動結束后,我趁機表揚了她并說她學得小蝸牛最像了。
回到活動室,她就圍著我嘰嘰喳喳地和同伴在打鬧,我心里特別高興,我只不過說了一句表揚的話,孩子竟然能立刻開朗起來。我想,并不是孩子不行,而是我們沒有給孩子嘗試的勇氣和機會。
【案例:給孩子嘗試的勇氣和機會】相關文章:
• 幼兒教育隨筆《多給孩子一些發言的機會》
• 幼兒下學期觀察記錄《給孩子一次機會》
• 給孩子一個選擇的機會
• 幼兒下學期觀察記錄《給每個孩子表現的機會》
• 幼兒觀察記錄《把機會留給孩子》
• 給自己機會
• 給自己機會
• 幼兒園觀察記錄《一個平等的機會》
• 要多給小班孩子畫畫的機會
• 幼兒觀察記錄《給孩子一個自己解決的機會》
• 有眼光就有機會
• 幼兒園教師觀察記錄《多給孩子鍛煉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