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過去了,答案出來了:裝在籮筐里的綠豆發出了白白的小芽兒,裝在瓶子里的綠豆冒出了泡泡,發出了酸臭味兒。
最近,仁平從家里帶來了一些小金魚,孩子們對這些小生命可是愛不釋手。這天,我要去魚缸換水時發現,那里面居然有幾顆小豆子。我剛想責問孩子們,后來又想想:想問問原因再說吧!于是,我輕聲地問道:“為什么往魚缸里放豆子呢?”……好一會兒,才聽到仁平小聲地嘀咕道:“我愛吃豆芽,我想,往里面放些小豆,過幾天長成豆芽了,小金魚可以吃嘛!”
于是,我引導孩子們想:“把豆泡在水里會發生什么事?”
怡靖:“豆會變大!”
莊緣:“會發芽,會長葉,會變成豆芽!”
豆豆:“不對,會爛的!”
……
孩子們很好奇,于是,我請他們回去收集有關這方面的東西。第二天,孩子們陸續馬上帶來了一些綠豆,小瓶子、小盒子。我又準備了些籮筐、紗巾、罐頭瓶以及放大鏡,作好了一切實驗的準備。
我以故事《豆豆旅行記》引入,讓孩子們思考,綠豆喜歡在什么樣的環境里生長,孩子們分成了兩派:1、覺得該在籮筐里,蓋著小棉被,不冷。2、覺得應該在裝著水的玻璃瓶里,曬著太陽。我并沒有馬上告訴他們答案。而是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從而解答自己的疑惑。于是,我根據孩子的意愿分成了5個小框,3框是裝在籮筐的,2框是在玻璃瓶里的。讓這幾組比一比誰的豆芽長得好。
我們還利用區域時間,在“自然觀察館”里設計了5份“豆芽成長記錄”。
這時候,子晗說道:“老師,我不會寫字。”
孩子們都嚷了起來:“我也不會寫字。”
瑞琪說:“老師教我們寫字嘛!”
加加:“等我們學會寫字的時候豆芽已經死掉啦!”
小卉:“我會畫畫,我覺得畫畫更簡單!”
世緣:“我也會嘛!”
孩子們一致通過,同意用畫畫這個辦法來做豆芽成長記錄。
這幾天,來自然觀察館的孩子越來越多了,使他們關心的不只是小金魚了,瞧!種植在籮筐里的幼兒為了不落后,每天的值日生都早早地來幼兒園給豆芽澆水。豆芽一有變化,孩子們就奔走相告。
幾天過去了,答案出來了:裝在籮筐里的綠豆發出了白白的小芽兒,裝在瓶子里的綠豆冒出了泡泡,發出了酸臭味兒。
這次活動中不僅是我們的小豆芽成長了,老師和孩子也成長了。看!我們的收獲這么多:
1、讓幼兒自己為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收集材料,為他們創造嘗試的機會,孩子更貼近自然,更樂于探索答案。
2、以分組種植觀察的形式,讓孩子們初步具有競爭意識,對自己種植的東西倍加關心、呵護。
3、從不會做觀察記錄,到自己想出畫畫的辦法,充分調動了孩子學習的主動性,把問題拋給孩子,使他們從解答問題的過程中成長起來。
4、孩子通過直接的觀察經驗與親手操作獲得了疑惑的答案。
【案例:神秘自然 快樂探索】相關文章:
上一篇:案例:我班來了個外國孩子
下一篇:案例:燦爛的笑容是我的追求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