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家園窗和家長會的形式,及時指導家長在家庭中多和孩子交流,或多給孩子講故事,做游戲等,以此來發展孩子的口頭語語言表達能力。
體鍛活動的時候,孩子們在后操場高興得玩著滑滑梯。
這時,我發現有幾個孩寶寶一直呆在一個小亭子里,即不滑下來,也不離開,于是我好奇得問他們:“你們在干什么?”浩浩天真的說:“下雨了!”我立刻明白了孩子們的意思——下雨了要躲在亭子里。我想了想說:“哎呀,下雨了,我怎么辦呀?我要被雨淋濕了。”雋雋說:“快進來,快進來!”我裝作很為難的說:“我怎么進來呀?”浩浩說:“敲敲門。”“門在哪里呀?我找不到門呀!誰來幫我的忙?”一旁的小妍指著一扇可以打開的窗子說:“你敲這里吧!”我說:“好吧!”
于是我去敲了敲那扇關著的窗子,邊敲邊說:“請問,有人嗎?外面下雨了,我可以進來躲雨嗎?我快要被雨淋濕了。”雋雋笑著開了窗,但沒有講話。我又問了一遍:“我可以進來嗎?我快被雨淋濕了!”這時浩浩說話了:“可以。”我笑著說:“謝謝你,你真是個好寶寶!”孩子們聽我表揚浩浩了,也都搶著說:“我也讓你進來。”“我也讓你進來。”┉┉
分析:
我們都知道,2-3歲是孩子口語發展的關鍵時期,這時的孩子特別愛說,也特別愿意說,尤其是喜歡模仿成人的語言,但由于受詞匯量的限制,所以他們有時一句話中只有幾個字。
上述這個案例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有的寶寶的語言發展的比較好,能夠較清楚的進行表達,但有的寶寶卻只能用簡單的詞語來表達。但他們又都很喜歡模仿他人的語言,尤其是在游戲活動中,因此,我將采取下列措施:
1、教師要堅持用普通話與孩子進行對話,因為在普通話中有許多很好的詞匯,可以讓孩子進行模仿,進行學習,達到豐富孩子詞匯的目的。
2、在游戲活動中及時抓住孩子的話頭,啟發、引導孩子說下去,鼓勵孩子愿意大膽的與成人和同伴進行交談。
利用家園窗和家長會的形式,及時指導家長在家庭中多和孩子交流,或多給孩子講故事,做游戲等,以此來發展孩子的口頭語語言表達能力。
【案例:托班下雨了】相關文章:
上一篇:案例:讓孩子自己選擇
下一篇:案例:日常案例分析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