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在這一活動中充分調動了孩子的表達欲望,孩子們說出了許多精彩的語言,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小雨點來了,小雨點來了。
瞧!小雨點們一行一行的,排著隊,跑下來了。
小雨點到大地上干什么?上幼兒園呀!瞧,它們有的進了大森林幼兒園,有的進了小草坪幼兒園,有的進了荷花塘幼兒園,有的進了葡萄棚幼兒園、、、還有的小雨點呀,啪噠啪噠跟著我們跑,跑進我們的幼兒園。
小雨點來了,小雨點來了。
歡迎你,天上來的小朋友。
(摘自——早期教育)
附:帶——的字是幼兒需認讀的漢字。
教學意圖:
《小雨點來了》這篇散文運用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將生動、活潑、有趣的小雨點描繪得栩栩如生,讓孩子仿佛置身其中;下雨又是孩子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自然現象,孩子在談話活動中有話可說、有話想說,其中“大森林、小草坪、荷花塘、葡萄棚幼兒園”畫面優美,與孩子生活息息相關,很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孩子從中不僅能感受到作品的語言美、畫面美和意境美,而且能學會一些漢字;同時也能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激發孩子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此作品適合大班上學期使用。
教學過程:
本作品可以分四個活動來完成,具體如下:
活動一
活動之前可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一下下雨的情景
1、引導孩子回憶生活,幫助孩子理解作品
家長:你看過下雨的情景了嗎?
孩子:看到過了。
家長:你看到過下什么雨了?
孩子:看到過下傾盆大雨、毛毛細雨、雷陣雨、狂風暴雨、淅淅瀝瀝的小雨等等。
家長:這些小雨點是怎么跑下來的?
孩子:小雨點是排著隊跑下來的、小雨點直直的下下來的、小雨點斜斜的下下來的等等。
家長:小雨點會到哪里去呢?(邊指圖邊出示字卡讓孩子說出去了:“大森林、小草坪、荷花塘、葡萄棚”,孩子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認識這些漢字。)
這時還可以讓孩子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說一說去了哪些地方。
2、激發孩子愛小雨點的情感
家長:你喜歡這些活潑可愛的小雨點嗎?
孩子:我特別喜歡小雨點。
家長:你想對小雨點說句什么話?
孩子:歡迎你,小雨點,快來和我一起玩好嗎!
小雨點,我可喜歡你啦!歡迎你給大地帶來萬紫千紅……
小雨點快下來,農民伯伯的莊稼離不開你等等。
3、整體感知欣賞作品
家長有表情的朗誦作品一遍;
看著畫面邊欣賞邊朗誦作品一遍;
孩子和家長共同看圖朗誦作品一遍;
看文字朗誦全文,并可進行“找字寶寶”游戲,主要為了進一步鞏固認識所學漢字:大森林、小草坪、荷花塘、葡萄棚。
家長:你能找一找大森林、小草坪、荷花塘、葡萄棚這些字寶寶都躲在哪里?
讓孩子找一找
活動二
反復傾聽,每天睡覺前讓孩子傾聽作品,大約聽2—3天,達到熟練有表情的朗誦為止。
活動三
進一步理解作品、創編新的作品
讓孩子有表情的朗誦作品一遍,
家長:小雨點進了哪些幼兒園呢?(復習識字內容,孩子
說一個,大人出示一個字卡)
你最喜歡小雨點進什么幼兒園呢?為什么?
孩子:我最喜歡小雨點進荷花塘幼兒園,因為荷花特別漂亮,所以我喜歡它進荷花塘幼兒園;我最喜歡小雨點進葡萄棚幼兒園,因為葡萄一串串的讓人看了就想吃,所以我喜歡它進葡萄棚幼兒園等等。
讓孩子自己創設游戲背景,可用替代物代替各種幼兒園,進行字圖匹配的游戲,孩子戴上自己喜歡的字卡,邊朗誦邊跑進相應的幼兒園,孩子可多次交換字卡,進行游戲。
家長:小雨點還會落到哪些地方?
孩子:小雨點有的會落到小池塘,有的會落到房頂上,有的會落到花園里,有的落到小傘上等等。
家長:小雨點還會落到什么地方,你能不能把它畫下來呢?
活動四
活動延伸,讓孩子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將小雨點去的地方畫下來,并把自己的繪畫作品創編成散文用語言表達出來。
活動效果:
“小雨點來了”這篇散文,向孩子展示了一個景色怡人,充滿美感的世界,擬人化的小雨點仿佛讓孩子感受到了一個個可親可愛的好朋,。激發了孩子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伴隨著畫面出現的漢字,有大部分是自己認識過的,孩子看到自己所熟悉的漢字,積極性被進一步激發,這時再讓孩子尋找生字,以熟帶生,孩子很快就掌握了,最后,通過游戲的形式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鞏固了對漢字的認識,效果非常好;活動中家長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一起探討,一起游戲,家長的主導性和孩子的主體性在這一活動中體現得非常突出。同時在這一活動中充分調動了孩子的表達欲望,孩子們說出了許多精彩的語言,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案例:小雨點來了】相關文章:
上一篇:案例:《小雪花》反思及教案
下一篇:案例:陽臺上的小椅子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