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兒童都是藝術家。兒童的藝術是兒童生命本能的自然凸現。因此在欣賞中教師和幼兒的對話是平等的,尊重幼兒對作品的感覺和表述,而不是以自己的權威壓制幼兒。
說活動日標
1.活動目稱
(1)引導幼兒欣賞凡高的作品《向日葵》中鮮明亮麗的色彩和極富特色的線條,感受畫面傳達出來的強烈、炙熱的感情。
(2)鼓勵幼兒大膽欣賞與評價,發展幼兒對藝術作品的解釋和評判能力。
2.活動重點:
欣賞作品《向日葵》中鮮明亮麗的色彩和極富特色的線條,感受畫面傳達出來的強烈、炙熱的感情。
3.活動難點:
了解畫面中的情感是可以通過形象、色彩、筆觸等要素傳達出來的。
【分析】目標(1)綜合了對美術要素的認知以及對作品的情感,是以認知和情感并重的目標。開展幼兒美術欣賞活動。是引導幼兒通過對藝術作品的理解、感受和體驗,逐步豐富幼兒美的經驗,提高幼兒對美的作品的感知和評判的能力,同時學得美術的技能和技巧。這兩個是缺一不可相輔相成的。
其中“了解畫面中的情感可以通過形象、色彩、筆觸等要素傳達出來”是本次活動的難點,因為從幼兒對作品表面的感受和理解達到如何內化為自身的情感,從而更好地體驗作品、更好地體驗創作者的情感是比較難的。
目標(2)是能力目標,我認為美術欣賞教學的目的不是單純為了美術技能技巧的提高。而更多的是幼兒對美好事物的感受、理解、體驗,從而激發幼兒對美的創造。但是技能技巧的學習也是不可或缺的,有了技能技巧的提高才會促進幼兒的創作。
說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實地參觀向日葵種植園地,給向日葵拍照。觀察認識向日葵。欣賞有關凡高的其他作品,幫助幼兒建構有關向日葵的認知經驗及美術欣賞經驗。
2.環境創設準備:有關向日葵的照片、圖片,《向日葵》作品圖片每兩位幼兒一幅,《十四朵向日葵》作品幻燈片一幅,凡高的其他《向日葵》作品幻燈片。
活動延伸:
“我的向日葵”激發幼兒學習模仿或創作一幅“向日葵”作品。
說設計理念
1.教學活動注重經驗的構建和積累。
幼兒的學習活動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之上的,美術欣賞教學也不例外。在欣賞活動之前教師注重幼兒有關美術經驗的積累,如欣賞凡高的其他作品,幫助幼兒了解凡高繪畫的特色及筆觸。同時教師還發現幼兒有關“向日葵”的生活經驗不足,注重幼兒生活經驗的補充,使幼兒在活動中有話可說,有感而發,為更好的欣賞作品做好鋪墊。
2.欣賞活動緊扣美術欣賞要素。
在《向日葵》這幅作品中,值得幼兒欣賞和學習的是:畫面中鮮明亮麗的色彩和極富特色的線條,以及作品的構圖。在教學中引導幼兒從最突出的色彩人手,欣賞感受色彩的亮麗、同色系的組合及對比色運用的恰到好處。同時引導幼兒感受大膽夸張的線條帶給我們的富有靈動和生命的感覺。
3.欣賞活動中尊重幼兒的感覺,鼓勵幼兒大膽表述。
兒童都是藝術家。兒童的藝術是兒童生命本能的自然凸現。因此在欣賞中教師和幼兒的對話是平等的,尊重幼兒對作品的感覺和表述,而不是以自己的權威壓制幼兒。
4.注重多種欣賞方法的運用。
對話法是美術欣賞教學的基本方法,教師除了鼓勵幼兒大膽與作品、教師、同伴之間互相對話,表述對作品的理解.同時運用對比的方法,感受實物、圖片和繪畫作品的不同,教師還運用幻燈片的放映給幼兒一個完整美麗的感受,同時欣賞感受到更多的“向日葵”作品。
5.欣賞活動注重幼兒情感的激發。
畫面中,鮮艷亮麗的黃色和橙色以及大膽、夸張、扭曲的線條充分流露出創作者強烈和炙熱的感情,流露出對向日葵的熱愛。教師從色彩、線條等人手,運用對話、對比等方法引導幼兒感受作品表達出的情感,激發幼兒的創作欲望。
【大班美術欣賞說課稿:向日葵】相關文章:
上一篇:大班說課稿:打擊樂活動
下一篇:中班說課稿:冬天能看到哪些樹葉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