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培養具有創造才能的人已成為教育中的一個重大問題。音樂活動本身就需要豐富的想象及創造力,唱歌是音樂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幼兒較喜愛的。我覺得在唱歌活動中培養、扶植、激發、鼓勵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能收到好的效果。具體從以下幾方面談一談:
一、讓幼兒自己有機會為歌曲編動作
邊唱邊跳是幼兒的特點,他們不但用歌聲來表達感情,更喜歡用動作加以補充。平時,我多讓幼兒觀察自然、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得到一些啟發,同時也給幼兒做一些示范動作,教會他們一些表達方法。因此,如果歌詞是很具體的,并易于用動作表現,孩子由于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自己常能想出一些動作來表達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在為《種瓜》一歌編動作時,唱到發了芽,開了花,結了個大西瓜時,幼兒雙手做成小芽狀,身體先是蹲下,然后隨著音樂節奏緩緩起來,最后兩手上舉,做成一個圓圓的大西瓜狀,并自轉一圈,表示西瓜種子一天天長大了,終于結出了一個大西瓜。對這句歌詞所表達的情感更是深有體會,他們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開心事時,會身體后仰,雙手舉高,開心地轉圈的姿態移植了過來,逼真地表現出了看到結出大西瓜時的喜悅之情。最后一句抱呀,抱呀,抱呀抱不下時,身體前傾,抱一抱,歇一下,最后實在抱不下了,兩手一攤,搖搖頭,一臉既興奮又無奈的樣子,惟妙惟肖地把歌中的情景表達出來。
幼兒對自己所想出的動作特別有感情。他們在為六一的歌配動作時,谷俊成小朋友兩手托在下巴底下,小心翼翼地把兩個中指稍向下彎表示歌詞六一的花是香香的,并且還挺鄭重地問旁邊的袁穎小朋友:我這朵花開得好嗎?它香嗎?語氣中充滿感情,充滿想象,充分流露出對這一動作的欣賞。
二、為歌曲增編歌詞
讓幼兒給熟悉的歌曲增編新的歌詞或改變部分歌詞,能提高幼兒唱歌的興趣,發展歌唱能力,有利于幼兒創造能力的培養。如在《在農場里》一歌中,教會幼兒幾段歌詞后,我就讓幼兒自己想出新的動物名稱并模仿它們的叫聲,把它編入歌曲中。配上動作,小朋友興致很高,回答十分踴躍,不一會兒,就編出了許多。這樣一來,幼兒把自己想的動作加入歌中,完全是自愿的,氣氛十分活躍,既有利于創造能力的培養,又促進幼兒敢于獨自一人在大家面前唱歌表演。
三、自編歌曲
無論在家里、幼兒園、馬路邊,我們常會看到有一些孩子在做事情或心情愉快時就會哼唱起來,有些唱的是幼兒園里學的歌,有些是從電視里聽來的歌曲,但也有的是唱的自己創作的歌曲。他們創作的歌不可能很完美,很可能他們所編的歌中有幾個音似乎與某首熟悉的歌相同,或是節奏類似,但這畢竟是他們自己組織加工而成的,是一種創造性活動的表現。
平時,在晨間活動、午睡前、課間、離園前等時間,我常有意無意地彈一些節奏簡單、旋律明朗的小曲子,讓幼兒多聽,使他們能積累更多的旋律,使他們生活在音樂中。每次我彈琴時,不管彈什么音樂,幼兒都會很感興趣地跟著唱。《小蘑菇》音樂是我用來集合小朋友用的。開始時,他們是邊聽邊拍手,嘴里輕輕地哼旋律。經過一段時間后,有一次,幼兒聽到我彈這首曲子時,忽然幾個小朋友邊拍手邊唱起來了:小朋友,快坐好!李老師彈琴了,小耳朵,認真聽,快快坐好,快快坐好!真是配得恰如其分,我很高興,還特地跟小朋友一起唱了一1e),給幼兒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勵。
有時我還給幼兒一些示范,跟幼兒一起編兩句歌唱唱,充分提高幼兒的興趣。我班有一些幼兒能唱一些短歌,并且其中的歌詞、旋律、節奏都能聽清。如有一次李山紅小朋友在評到小紅花后很開心,拿著小紅花她就哼唱起來;雖有個別句子與《我的好媽媽》有似曾相識之感,但可以看出孩子是動了腦筋,經過重新組織加工,有自己表達的特點。我當即在小朋友面前表揚了她,雖然這只是她發自內心的一個無意之舉,但我及時給予了充分肯定,并讓全班幼兒跟她一起唱了一遍,使她得到一個良好的反饋。孩子們唱著自己編的歌,一張張小臉都興奮得通紅通紅的,那種神情就別提多滿足了。
以后,小朋友不管編了什么歌,哪怕是只有一句歌詞,也要來唱給我聽,有的是滑稽可笑的,不成文的,但我每次都是先贊揚和鼓勵他們,然后再跟他們一起編一編,唱一唱。因為這種精神是難得可貴的。
自編歌曲對激發幼兒的想象,創造的熱情,讓幼兒學會用歌曲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及發展音樂的能力等方面都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實踐證明,在這種無拘無束,輕松活潑的唱歌活動中培養幼兒的發明才能、創造能力和不斷探索的精神,能使幼兒得到良好的發展,并且終身受益。
【在唱歌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相關文章:
上一篇:用音樂教育促進兒童主體性發展
下一篇:在幼兒舞蹈實踐教學的嘗試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