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是一門藝術,有它特殊的藝術表現手段,是構成人類燦爛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為了充分發揮音樂教育的整體功能,我認為可以從“趣、能、德、情”四個方面著手,挖掘音樂的特殊潛在教育價值,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地發展。
一、趣,是幼兒學習的動機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充分發揮想象、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幼兒的學習欲望,方法力求生動、新穎。如:“小兔乖乖”、“數鴨子”等歌詞形象、口語化強,可讓幼兒邊唱邊表演,邊唱邊游戲,從而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二、能,是提高幼兒素質的基礎
音樂離不開想象與創造,作曲者在創作過程中需要有充分的想象,演唱、演奏者也要運用自己的想象進行再創造,欣賞者要領會作品與創作者共鳴也不能沒有想象。所以說音樂是發展幼兒綜合能力,提高幼兒素質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對幼兒來說,音樂在促進其想象、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上有其特殊的作用。
三、德,在音樂活動中滲透
音樂是最易于表達,激發情感的藝術,也是進行品德教育的有力手段,從點點滴滴做起,就會取得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幼兒歌曲中的歌詞均以具體、形象的語言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讓幼兒在唱唱跳跳中受到思想教育。如歌曲“一分錢”以輕快的節奏、淺顯易懂的語言,讓幼兒在邊唱邊表演中理解了歌詞的內涵,教育幼兒做個拾金不昧的好孩子;
四、情,在音樂活動中的感受
幼兒期是情感由低級向高級逐步發展的時期,幼兒情感的發展和想象力的發展往往緊密聯系。例如:教歌曲,《好朋友》時創設兩個好朋友互相幫助的情景,《搖籃曲》創設夜晚媽媽哄寶寶睡覺的情景;對于動物題材的歌曲,可讓幼兒帶上動物頭飾表演,用富有感染力的動作、表情去感受、去體會歌曲的情感。
【音樂教育從趣、能、德、情著手】相關文章:
• 音樂教育從趣、能、德、情著手
• 音樂教育從趣、能、德、情著手
• 音樂教育從趣、能、德、情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