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大量農村幼兒園設施簡陋,其教師也并非合格的幼兒教師,連留守幼兒最基本的教育需求都無法滿足,更別說照顧到他們的社會性發展的方方面面。此外,在立法、建制、協調、督導等應履行的職責上政府的工作力度也不夠,致使“留守幼兒”的教育問題成了中國教育的一個“軟肋”。
當前我國留守兒童數量非常龐大,而且與日俱增。而留守幼兒(0~6歲)占全國留守兒童總數的41.58%,多達952.37萬人。
“黃岡老區城鎮幼兒園留守兒童現狀、問題與對策的調查研究”課題組成員在湖北黃岡革命老區10區縣123所(個)幼兒園和學前班進行了調查,涉及0~6歲幼兒18791人,發現留守幼兒5742人,占被調查幼兒人數的30.6%。此次調查發現,留守幼兒不僅人數眾多,而且比較容易出現社會性發展異常問題,如性格缺陷、情感冷漠、情緒不穩、行為偏差、生活學習習慣差等問題。張志英認為,留守幼兒常常有一種孤僻的心理,即沉默寡言,喜歡獨來獨往、我行我素,膽小、嬌氣、自私、不合群。王東宇采用陳仲庚教授修訂的少年版艾森克人格問卷對206名留守孩的個性特征進行測查,其結論是,與同齡常模相比,留守孩較為內向,情緒較不穩定。
究其原因,這可能與留守幼兒家庭教養狀況不佳、政府和社會作為較少有關。0~6歲正好是嬰幼兒個性和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期,良好的親子關系和安全的依戀關系是幼兒個性和社會性發展的基石。但留守幼兒缺少父母的關愛,與監護人的情感交流也較少,再加上對父母的思念,造成情緒波動大,焦慮、抑郁、苦悶、煩惱等消極情緒困擾著他們,性格日趨變得內向、孤僻、冷淡、不善言談。幼兒教育應該是彌補留守幼兒社會性發展不足的重要途徑,但幼兒教育的發展有賴于基本的物質條件,需要擁有能保障幼兒生命安全的房舍、設備,能滿足幼兒需要的基本物質材料,擁有合格的幼兒教師等。這些都需要政府投入作為保證。可面對留守幼兒的教育問題我們政府的口號、文件遠遠多于真正能讓留守幼兒得到實惠的、可操作的政策。留守幼兒的安全得不到有力保障,大量的留守幼兒因為沒有就近的幼兒園而無法上學,更別說普遍地在農村社區置備基本的設施讓留守幼兒有一個嬉戲的公共場所;即使有幸入園的留守幼兒也并沒有機會得到高質量的教育。大量農村幼兒園設施簡陋,其教師也并非合格的幼兒教師,連留守幼兒最基本的教育需求都無法滿足,更別說照顧到他們的社會性發展的方方面面。此外,在立法、建制、協調、督導等應履行的職責上政府的工作力度也不夠,致使“留守幼兒”的教育問題成了中國教育的一個“軟肋”。
李穎/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學前教育系,李敏/四川威遠新場永高小學
【預防“留守幼兒”社會性發展異常的幾點思考】相關文章:
上一篇:如何幫助幼兒體驗社會規則
下一篇:培養幼兒的交往信心與能力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