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鴨寶貝》適用于中班的音樂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習歌曲《鴨寶貝》,嘗試運用肢體動作表現小鴨子破殼而出的過程,發展幼兒大膽表現的能力及感受力,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鴨寶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肢體動作表現小鴨子破殼而出的過程。
2、學習歌曲《鴨寶貝》。
3、發展幼兒大膽表現的能力及感受力。
4、熟悉樂曲旋律,并用相應的動作進行表演。
5、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磁帶《鴨寶貝》;錄音機;鴨媽媽頭飾一只。
2、小鴨頭飾人手一只。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想象模仿小鴨出殼的動作。
1、師扮演鴨媽媽:“嘎嘎嘎”、“嘎嘎嘎”,“我是鴨媽媽,我來看我的鴨寶貝。我的鴨寶貝在哪里?哦!原來在這里。“我的鴨寶貝呀,媽媽已經把你孵好了,今天你就要出來了,可是啊,你身體外面還有一個蛋殼,小寶貝,你自己想辦法從蛋殼里面出來吧?”
2、師:“小朋友,你們一起來給我的鴨寶貝想想辦法,鴨寶貝怎么從蛋殼里出來呢?誰來給大家說說?(請一名幼兒回答)你能用動作來表演一下嗎?”(請幼兒用動作表演)
3、師:你的辦法真好,其他小朋友給鴨寶貝想了什么辦法呀?(幾名幼兒回答并分別用動作表演,其他幼兒一起模仿做動作)。
師小結:小朋友給鴨寶貝想了好多辦法,而且這些辦法都不錯,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聽一首歌,聽聽歌曲里的鴨寶貝是怎么從蛋殼里出來的?
二、學習歌曲《鴨寶貝》。
1、和幼兒一起聽歌曲《鴨寶貝》一遍。提問:
(1)誰來說說,歌曲里的鴨寶貝是怎么從蛋殼里出來的呢?(請幾名幼兒回答)
師小結:小朋友都聽清楚了,歌曲里的鴨寶貝是用嘴巴啄破殼出來的。
(2)引導幼兒們邊看圖邊聽歌曲,仔細聽一聽,歌曲里還說了些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歌曲內容)
2、教師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學習《鴨寶貝》歌詞。
3、齊唱歌曲《鴨寶貝》。
師:現在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演唱一遍歌曲《鴨寶貝》。
三、引導幼兒用肢體表現歌曲情景內容。
1、小朋友,如果你是蛋里的鴨寶貝,會是什么樣子呢?(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2、我們把椅子底下的鴨寶貝頭飾拿出來,戴在頭上,(幼兒戴上頭
飾)現在我們一個個都是小鴨子了,一起來表演鴨寶貝在蛋里的樣子好嗎?鴨寶貝在蛋殼里面是什么樣子的呢?一起來表演一下鴨寶貝在蛋里的樣子。(團縮著身子睡覺)
3、鴨寶貝是怎么啄破殼的呀?(一起來表演一下)看誰的小嘴巴最厲害?(幼齊表演啄蛋殼的動作)
4、鴨寶貝啄破了殼,從蛋殼里出來的時候是什么樣的呀?一起來表演一下,看誰的動作最象小鴨出殼的樣子?(幼兒一起表演小鴨出殼的動作)
5、某某小朋友的動作真好看、真有趣,你上來給大家表演一下好嗎?(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其他幼兒齊模仿。)
6、教師一邊口述情境,一邊和幼兒用肢體表現情境的內容:
蛋里的小鴨全身縮成一團在睡覺;然后它輕輕地動動翅膀;轉轉頭;它越長越大,想要跑出來,試著用小嘴由里面向外啄蛋殼;它先啄一個小洞,再把洞啄大一點,蛋慢慢地出現裂縫,縫越裂越大,終于“剝”地一聲蛋殼破了!小鴨搖搖擺擺、跌跌撞撞地走出來,小鴨終于孵出來了!
7、師扮演鴨媽媽,幼兒扮演小鴨子一起表演《鴨寶貝》。
師:現在我是鴨媽媽,你們都是我的鴨寶貝,小寶貝們,我們一起跟著音樂表演一遍好嗎?看哪個小寶貝表演的最可愛?(師幼齊隨音樂表演)。
四、結束部分。
師扮鴨媽媽:我的乖寶貝們,你們表演的都很漂亮,現在你們一定餓了吧,快,跟著媽媽游到前面去找點東西吃吧,孩子們,快游過來,追上媽媽……(幼隨師做泅水動作出活動室)
活動延伸:
給幼兒提供鴨蛋殼,引導幼兒進行蛋殼貼畫《小鴨出殼》。
小百科:大多數真鴨(包括由于個體大小和體形原因而被不正確地稱為雁的幾種鳥)與天鵝、雁不同,具有下列特征:雄鳥每年換羽兩次,雌鳥每窩產卵數亦較多,卵殼光滑;腿上覆蓋著相搭的鱗片;叫聲則顯示出某種程度的性別差異。
【幼兒園中班教案《鴨寶貝》】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中班教案《大聲唱歌》含反思
下一篇:幼兒園中班教案《不倒翁與小娃娃》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