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催熟的孩子有多少后勁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說:“據教育進展國際評估對世界21個國家的調查,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世界第一,但創造力卻倒數第五,這世界第一的代價是每周比其他國家孩子多得多的時間在做數學題。在學校里是以307分鐘對217分鐘,而在家里是以4個多小時對不到1小時,可以說兒童的計算能力是以犧牲其他方面的發展為代價的。”這不禁讓我想到了我們幼兒園的孩子。
雖然我們的孩子最大的才六歲,但有些孩子在中班的時候就能認識好幾百字了,甚至拼音九九乘法口決都不在話下。也許這讓大人們相信孩子們的潛力是無窮的,教了的孩子就是比沒教的懂得多,但當你為此引以為傲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樣的發展優勢能持續多久?催熟的孩子后勁到底有多大?
蓋樓房的時候我們都知道最重要的是把先地基打好,然后一層一層的往上蓋,因為只有打好了地基房子才會蓋得又高又穩,住的時間才會又長又讓人放心。其實我們的孩子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呢?過于超前的訓練所獲得的即時效應意義是不大的,有些知識和技能在孩子成熟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再給與是很輕而易舉的事情,不恰當的“拔苗助長”,以幼兒的方式來對待嬰兒,以小學的要求來規范幼兒,使發展的前一個階段沒有獲得充實就產生跳躍,這種效應有怎么會長久。許多行為只有經過重復和積累才能穩固,在心理結構中刻意的加速發展勢必導致基礎不穩固,這一脆弱的基叢以后的長遠發展沒有足夠的支持力,是沒有后勁的,許多后來居上的事實已經證明?梢姰斘覀円砸稽c教育成果而欣喜和得意時,孩子卻是以犧牲多方面的發展和長遠發展為代價的。
所以我們得教育必須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的發展,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識和技能忽略情感、社會性和實際能力的傾向。把眼光投注于那些能使孩子受用終身的品質上,只要我們用心相信我們的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幼兒園教育隨筆催熟的孩子有多少后勁】相關文章:
• 冬季也應堅持送孩子入園
• 小班教育隨筆作為教師要以身作則
• 幼兒教育隨筆正確引導 勝于批評
• 小班教育隨筆幼兒吃飯事件
•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QQ上的照片
• 幼兒老師教育隨筆快樂島“真快樂”
• 大班老師教育隨筆小裝飾,大麻煩
• 剛入園的孩子為啥容易生?
• 小班教育隨筆培養幼兒的交往與合作
• 小班教育隨筆良好的生活習慣從小做起
• 中班教育隨筆記錄誰弄亂了圖書角
• 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不再樹“中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