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在反思介入還是不介入的過程中,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普遍、有價值、不斷深入的系列問題:幼兒總是“重復”游戲怎么辦?幼兒呈現出“不符合其年齡發展水平”的游戲狀態時該怎么辦?到底什么是幼兒有意義的游戲和學習?
我們從思維路徑和實踐路徑兩方面來分析和回答這兩個問題。從思維路徑上,我們回歸到教師提出的問題。在實踐路徑上,我們著眼于回歸問題的解決。
問題一:如何看待幼兒的發展
首先,“重復游戲”對幼兒有發展價值嗎?幼兒的學習是一個經驗建構的過程,既然是一個建構,就需要幼兒在不斷的操作、嘗試中,建立新、舊經驗之間的聯系。這里必然有幼兒重復游戲的過程。
這種重復幼兒對幼兒來說是鞏固已有經驗、在重復的操作中發現問題、從而鏈接新經驗的非常重要的過程。我們成人眼中的“重復”其實正是幼兒的學習過程。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強調“要尊重幼兒的學習方式”。幼兒正是在游戲中,通過不斷重復的操作、探究來學習的。幼兒的學習經驗是有一個漫長的建構過程,因此,“重復游戲”不可缺少,不可一蹴而就。
其次,幼兒呈現出“不符合其年齡發展水平”的游戲狀態,對幼兒有發展嗎?積木游戲對幼兒有多維的發展價值。我們在評價幼兒的發展時,不是僅以單維的積木搭建水平來判斷幼兒的發展,而應是全面地看待幼兒在積木搭建中的發展。
幼兒在積木搭建中不僅有圍攏、搭高、連接等搭建技能的發展,也有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幼兒將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物,將留存于頭腦中的火車站形態用積木形式表征出來,這對幼兒來說是更高層次的思維過程。
另外,幼兒的發展存在個體差異,幼兒的認知方式、發展速率有不同,我們需要讓幼兒按照自身的特點和可能性去實現自身基礎上的發展,因此,對于幼兒的發展水平,我們需要從更加全面的視角去認識和理解積木游戲更加深刻的教育價值。
問題二:如何看待教師的支持
教師在支持行為上,提出了自己的問題:是否需要介入?應該怎么做,才能激發出幼兒自己想要挑戰的愿望和興趣?教師的支持行為是建立在對幼兒持續全面的觀察和準確深入的分析基礎上的。觀察幼兒游戲行為是教師分析幼兒想法的依據,在有準確依據的基礎上,教師的介入才能適宜、有效。
在教師是否對幼兒的游戲行為提供支持的問題上,我們可能要做的是觀察幼兒的行為、解讀幼兒行為背后的想法、思考教師用什么樣的方式以及在什么樣的時機下支持幼兒。
首先,持續觀察。觀察幼兒游戲行為最直接的目的是看幼兒在做什么,即幼兒當前的興趣點在什么地方,幼兒已有經驗是什么,幼兒嘗試運用的新經驗是什么。
我們嘗試分析一下話題中東東的游戲行為:東東對積木搭建活動感興趣,他持續地參與積木游戲;東東第一次坐火車,他帶著新奇和興奮在打量著火車站,對火車站有了初步的印象,比如,長長的火車、熙熙攘攘的人群、檢票口、安檢處等,他嘗試用搭積木的形式表現出他對火車站的印象,但是,由于他原來很少參與積木建構游戲,搭建的空間結構和積木造型比較簡單,比如,用三塊長條積木搭了一個門;他有豐富的想法,滔滔不絕地講給老師聽,但是又不知道怎樣搭;他有自己的嘗試,找了筆和紙畫了一個火車站,試著解決問題。
通過持續的觀察可以看到,東東在積極、自主地嘗試將自己頭腦中的火車站印象以積木建構的方式表征出來,但是搭建技能不足以支持他展現出自己豐富的想法。
其次,深入分析。分析解讀是對幼兒游戲行為的理解,理解幼兒對這些活動感興趣背后的原因、幼兒的需求,從而為教師的支持提供依據。為了更深入地解讀幼兒,我們可能還需要從幼兒的角度了解他的想法。
東東在活動中有哪些新經驗的建構?為什么東東原來沒有去建筑區,這幾天總是去?因為他想在建筑區展示自己的新發現,將自己真實體驗的火車站搭建出來,一方面,東東在鞏固自己對火車站的認知經驗,另一方面東東也在豐富積木搭建經驗。在搭建過程中東東的觀察能力、空間知覺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等都會有進一步的發展。
東東對自己的作品滿意嗎?游戲是快樂的學習,如果幼兒在游戲時有愉悅的體驗,覺得很滿意,說明幼兒在活動中獲得了滿足感,他在搭建過程中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體驗到了將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表達表現出來的快樂。如果幼兒覺得不滿意,教師需要繼續了解他想做哪些方面的調整,他在嘗試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
東東遇到的困難能夠自己解決嗎?支持必須和幼兒內在的需求之間建立起聯系,當幼兒有內在的需求,渴望得到教師幫助的時候,我們才能夠提到支持。當教師觀察到“東東嘗試著豐富搭建的場景,卻不知道怎么做,于是放棄建構”的時候,教師的支持此時非常必要,也更加自然。
再次,多角度支持。積木游戲的一個特點就是最終會產生一個有形的成果,在教師的支持方面,我們要思考的是對幼兒最重要的支持是什么。我們不是支持幼兒搭建形態更像、結構和功能更全面的火車站,而是培養幼兒的對周圍事物的探究精神、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們的支持應該是多角度的,不僅僅是從建構技能,更重要的是著眼于幼兒長遠發展的關鍵能力,我們可能的支持可以嘗試以下幾個方面。
欣賞東東的探究精神:在尊重幼兒學習方式的基礎上,接納東東的“重復游戲”,欣賞他對周圍事物的探究精神,鼓勵他保持搭建興趣。教師認真的傾聽、熱情的關注就是對幼兒探究精神的支持。
細化東東的觀察內容:有限的經驗制約著幼兒的搭建表現,東東對火車站有了一些經驗,但是由于第一次坐火車,可能觀察的角度不全面,觀察的不夠細致,教師要做的是繼續豐富東東對火車站的認知經驗,在圖書區提供有關火車、火車站的圖書,在環境中貼出在火車站拍的照片,都會支持東東豐富火車站的認知經驗。
遞進東東的搭建難度:幼兒的想法和行為常常差距非常大。在東東不知道怎么搭時,他“找了筆和紙畫了一個火車站”,這是東東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繪畫是從平面角度展現火車站,積木建構是從空間立體角度展現火車站,教師可以鼓勵東東先畫出來火車站,進一步理清火車站的結構、功能、場景,再鼓勵他用積木搭建,在兩種難度之間架起一個階梯,支持東東漸進地解決問題。
豐富東東的搭建技能:幼兒在與環境、教師、同伴的互動中建構經驗。教師在幼兒搭建過程中及時的支持非常必要,教師在東東搭建的過程中,邊聽他說,邊指著建筑區看,讓東東的想法和搭建行為對接,可能支持東東思考和調整自己的搭建作品。教師還可以和東東一起搭建,在造型、細節方面提升東東的搭建技能。同伴是真實的學習資源,教師還可以鼓勵東東和有相關經驗的同伴合作搭建,在與同伴討論和分享、直接觀察中學習搭建技能。
在教師的支持方面,要強調的是支持必須是自然的,不是刻意地提出問題,而是捕捉到契機,形成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支持。
幼兒對感興趣的、體驗過的事物印象特別深刻,這是他們真正的主動學習的基礎。作為教師,我們要做的是尊重、順應、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讀懂幼兒游戲行為中所蘊含的發展價值,提供適宜支持,讓幼兒成為更加自信的學習者。
[教學反思:為幼兒的有意義學習提供支持]
【教學反思:為幼兒的有意義學習提供支持】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環境創設教學反思
下一篇:幼兒園大班小溪流兒歌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