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那么你有了解過方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親子活動方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活動意義及目的
“閱讀是孩子最珍貴的寶藏”,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人,一生受用無窮。通過幾年的書香校園的建設,我校已形成濃郁的書香氛圍。為了把讀書活動更好從學校走向家庭,學校開展“點燃讀書激情,書香溢滿家園”低段親子閱讀活動,旨在讓更多的家長與同學以書為友,共享親子閱讀的獨特魅力。
二、活動對象:一、二年級全體學生及家長
三、活動口號:點燃讀書激情,書香溢滿家園
四、活動組織:組長:萬英華副組長:張堰何飛余會強成員:一、二年級語文教師
五、活動步驟:
(一)啟動階段。
通過家校交流,引導家長正確認識到自己的示范作用在孩子的成長中的重要作用,認識到閱讀在一個人成長中的重要作用,認識到親子共讀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培養讀書的興趣,形成好的閱讀習慣,而且是家長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的有效方法利用家長會等渠道向家長介紹一些親子閱讀的方法。
(二)共讀階段。
1、營造親子共讀的氛圍,堅持親子讀書期一至期五每天不少于20分鐘,雙休日每天不少于1小時的讀書時間。
2、家庭藏書豐富,在“讀書時間”開展親子共讀一本書或幾本書活動。
3、學生和家長讀書以后,填寫“親子共讀反饋表”,還可以將自己和孩子在一起閱讀的溫馨場面拍攝下來,共同見證親子閱讀的溫暖畫面;
4、在家長中開展“我和孩子共讀書”征文活動,交流家教方法。交流內容可以談談自己怎樣在家中創設濃郁讀書氛圍,怎樣培養孩子濃厚的閱讀興趣,怎樣有效指導孩子閱讀,怎樣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等方法的介紹;也可以談談與孩子一起讀書的快樂及自己讀兒童讀物的感受;還可以講述“親子閱讀”過程中發生的故事等。
5、積極開展“閱讀小明星”的評比活動,促使孩子養成認真閱讀、熱愛閱讀的好習慣。
(三)總結階段(6月份)
1、上交“親子共讀”反饋表。
2、開展“我和孩子共讀書”征文活動:每班擇優選擇2篇。
3、評選表彰“親子閱讀媽媽(爸爸)評選
4、“閱讀小明星”評選
一、活動意圖:
親子活動是展示幼兒園活動最有效最直接的一種方法,家長可以通過直接觀看幼兒表現來衡量幼兒現有的能力水平。隨著秋季鍛煉熱潮的到來,我們的親子運動會也正在準備著。親子運動會是小朋友和家長非常喜歡的一種運動形式,以發展幼兒體能、增強幼兒身體素質為指導,促進幼兒身體各器官的靈活、協調運動能力為目標,并在親子、團體互動的運動活動過程中感受共同活動的樂趣,發展幼兒走、跑、跳、爬等各種基本動作。在推動活動過程中,建立家長對幼兒運動游戲的認同與支持,最終達到親子同樂的目的。我們的口號是“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
二、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能在活動中感受游戲的快樂。 2.體驗與家人、同伴合作的快樂,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
三、活動時間:
20xx年3月31日 上午9:00
四、活動準備:
1.人員準備:主持人1名、裁判員4名、記分員1名、拍照人員1名。
2.材料用具準備:記分器四個、領獎臺。
3.獎狀和記分表(由年級組長準備)
4.各班自備椅子和自己班負責的運動項目的運動器械。
五、比賽次序:
序號運動項目人數負責班級序號運動項目人數負責班級
1運球12對大一5坦克大戰12對大三
2扭動奇跡12對大二6迎面接力12對大四
3小兔愛勞動12對大三
4障礙賽12對大四
六、活動流程:
1.致詞環節
①幼兒代表致詞(大二班:夏方方)
②家長代表致詞(大一班:丁海波)
③陳園長致詞。
2.按秩序進行比賽
3.頒獎典禮(各班按早操隊形排好)
①陳園長宣布獲獎結果。
②各班依次派代表上臺領獎。
③頒獎:徐亞華、沈曉平、錢曉燕
④頒獎次序:第1站1號頒獎臺;第2名站2號頒獎臺;第3、4名站3號頒獎臺;要求頒獎儀式時各年級組長準備好各年級的獎狀。
4.園長致辭,宣布運動會結束
七、工作人員安排:
1.陳:主持、指揮、協調整個活動場面
2.徐亞華:負責現場指揮及協調現場和拍照
3.鄭莉莉:負責場地布置、播放音響
4.裁判員:陳佳敏(具體負責1號跑道);洪娛(具體負責2號跑道);夏亞瓊(具體負責3號跑道);邵徐(具體負責4號跑道)
5.記分員:沈曉平
6.安全員:吳建明、沈如南、汪玉如
八、具體規則:
一、迎面接力
比賽形式:
親子接力比賽。(全程)
參加人數:
12名家長、12名幼兒。
項目規則:
四個班級同時進行比賽,每班12名幼兒排成一隊在起點處,12名家長排成一隊在終點處。第一名幼兒從起點開始,手握接力棒,到達終點處與家長交接接力棒,家長接到接力棒后返回交給第二名幼兒,第二名幼兒繼續進行比賽,如此接力往返,中途棒掉落應馬上撿起,由最后一名家長手臂系紅綢帶的家長沖刺,按用時多少計算成績。
二、扭扭車(半程)
比賽形式:
親子接力比賽。
參加人數:
12名家長、12名幼兒。
項目規則:
四個班級同時進行比賽,每班12名幼兒排成一隊在起點處,12名家長排成一隊在終點處。第一名幼兒從起點出發,扭動扭扭車,到達終點處與家長交接扭扭車,家長接到扭扭車后返程交給第二名幼兒,第二名幼兒繼續進行比賽,,如此接力往返,由最后一名家長手臂系紅綢帶的家長沖刺,按用時多少計算成績。
三、運球(全程)
比賽形式:
親子接力比賽。
參加人數:
12名家長、12名幼兒。
項目規則:
四個班級同時進行比賽,每班12名幼兒排成一隊在起點處,12名家長排成一隊在終點處。第一名幼兒從起點出發,運球前進,到達終點處將球交給家長,家長運球返回交給第二名幼兒,第二名幼兒繼續進行比賽,如此接力往返,由最后一名家長手臂系紅綢帶的家長沖刺,按用時多少計算成績。
四、坦克大戰(半程)
比賽形式:
親子接力比賽。
參加人數:
12名家長、12名幼兒。
項目規則:
兩個班級同時進行比賽,每班12組家庭,6組一隊各站在起點、終點處。幼兒鉆進用席子做的坦克中從起點出發爬向終點,家長在旁協助,到達終點處將坦克交給第二組家庭,如此接力往返,按用時多少計算成績。
(示意圖同一)
五、障礙賽 (全程)
比賽形式:
親子接力比賽。
參加人數:
12名家長、12名幼兒。
項目規則:
兩個班級同時進行比賽,每班12名幼兒排成一隊在起點處,12名家長排成一隊在終點處。第一名幼兒手拿紅旗從起點出發,中途跨過獨木橋,鉆過山洞,到達終點處將紅旗交給家長,家長手拿著紅旗返回,到達起點處將紅旗交給下一位幼兒,第二名幼兒繼續進行比賽,如此接力往返,由最后一名家長手臂系紅綢帶的家長沖刺,按用時多少計算成績。
五、小兔愛勞動(全程)
比賽形式:
親子接力比賽。
參加人數:
12名家長、12名幼兒。
項目規則:
兩個班級同時進行比賽,每班12名幼兒排成一隊在起點處,12名家長排成一隊在終點處。第一名家長手拎裝有3個蘿卜的籃子,腳夾住沙包跳躍著從起點出發,依次將蘿卜種到跑道上的三個籮筐中,到達終點處將夾住的沙包放入籃中交給幼兒。幼兒手拿裝有沙包的籃子,跑步將三個籮筐中的蘿卜收到籃子里,并將籃子交給下一位家長,如此接力往返,由最后一名家長手臂系紅綢帶的家長沖刺,按用時多少計算成績。
一、設計思路:
早期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親子教育已成為近年來早期教育中的一個焦點,和諧和寬松的家庭氛圍已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的今天,家長們都在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但最具有操作性地便是我們創設環境、空間、時間、對象,讓幼兒在親子活動的互動中,培養孩子表達的勇氣和能力,勇于創新的精神,使子女和父母之間的親情得到滿足和溝通,促進孩子和交往能力的發展。
在活動中,父母可從觀察孩子的游戲形式,了解其特質,對他們持合理的期望,引發孩子不同的潛能,并能多鼓勵孩子發現新的點子,放手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珍惜共處的分分秒秒,濃郁的情和愛在其激蕩。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家長感覺到節日的來臨,共同分享節日的歡樂。
2.讓幼兒有表現自己的機會。用演出的形式,大膽的向大家展現所學的本領。
3.家長有進一步了解自己孩子的機會,加深家園情、師生情、親子情。
4.與家長一起體驗迎新年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1、家園一起布置教室,讓大家感受新年的氣氛。
2、音樂磁帶。
3、家長制作的燈籠。
四、活動時間及地點: 20xx年12月25日下午:3點整大五班教室。
五、參加活動人員:全班幼兒及家長。
六、活動主持:孫蕾(班主任)、張老師。
七、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話。
師:“首先感謝各位家長朋友在白忙之中抽出時間陪孩子一起迎接新年。在這辭舊迎新之際,我們大五班的家長和小朋友歡聚一堂,共同慶祝新年的到來。在這里,我先給大家拜個早年了!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合家幸福!20xx年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快樂與笑聲,更是對未來無限的希望!來,讓我們一起與可愛的小朋友手拉手,感受他們的童真童趣!讓我們一起回到孩童時代 ,一起迎接新年的到來!請欣賞阮云昕、張詩雅、張琳、朱文軒四位小朋友帶來的詩歌《新年》。”
(二)、師:“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 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學前期的幼兒,可塑性強,容易接受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會、學習各種行為要求的理想時期,更是文明禮儀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如果孩子從小不培養好習慣,就必然形成壞習慣,壞習慣形成了,再改就很難。所以,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是事在必行得,針對目前幼兒禮儀教育的現狀和本班幼兒文明禮儀行為的實際情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從即日起我班將配合幼兒園文明禮儀教育方針對文明禮儀教育進行初步嘗試。接下來請欣賞我班幼兒帶來的禮儀方面的節目。”
1、全體幼兒表演兒歌《禮貌歌》、《專心聽講》。
2、王詩曼等幼兒表演《小娃娃跌倒了》。
3、英敏小朋友表演兒歌《上學》。
4、沈均芊小朋友表演兒歌《語言禮儀》。
5、張琳小朋友表演歌曲《我的好媽媽》。
(三)、幼兒表演節目。
1、朱梓越等小朋友表演舞蹈《金瓶似的小山》。
2、趙磊等小朋友歌表演《學做解放軍》。
3、汪子衡小朋友現場書法表演。
4、徐麗小朋友講故事《狐貍和小苯熊》。
(四)、親子游戲活動。
1、游戲“擊鼓傳花”。 規則:家長聽鼓聲傳花,當鼓聲停后花傳到哪位家長的手上,這位家長就要表演一個節目(家長可以和幼兒共同表演)。
2、游戲“聽音樂搶椅子”。規則:家長手抱幼兒聽著音樂繞著椅子走,當音樂終止時沒坐到椅子的人出局,搶到最后一張椅子的親子為勝。
(五)、活動結束。
師:“孩子是帶給我們幸福的使者,而我們是伴隨孩子成長的搖籃,在孩子一路走過的足跡里,有我們的辛酸,也有我們的幸福。真心祝福所以的家長朋友們過一個快樂的新年,讓我們帶著孩子們的祝福,伴隨孩子幸福成長每一天。最后我們的.小朋友給親愛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帶來一首英文歌曲《新年好》。他們的歌聲意味著我們來年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代表著我們來年的生活是充滿希望的!家長朋友們!小朋友們!深深地祝福你們開心每一天!健康每一天!”
活動背景:
我們班的小朋友最喜歡聽故事了。平時小朋友們之間談論得最多的也都是“我爸爸.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里面講的……”.“我家里有動畫片,里面講的……”。在這樣的談論過程中.孩子們極大的豐富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游戲活動中,大家都爭先恐后的講述自己學會或者是創編想象的故事。在今年的“母子讀書”故事會的比賽活動中,我們班先后開展了請爸爸、媽媽和小朋友共同表演故事的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此基礎上,我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 “找朋友”是其中之一。這個活動讓小朋友過足了故事大王癮同時也讓幼兒在與家長、與同件的相互合作中學會合作,學會交往.增強了表演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創造力。
系列活動:
l、“小小”故事會。
2、“親子”讀書賽。
3、給圖片涂色。
活動目標:
1、找出有因果關系的圖片進行講述,根據圖片編故事,發展創編能力。
2、發展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相關領域:語言、藝術適用對象:中班幼兒教學方法:看圖片、討論、游戲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張圖片。(上次活動請幼兒涂色) 。(圖片內容為A、B、c三組每兩張一組。)
2、頭飾若干、皺紋紙、剪刀、回形針等。
活動過程:
一、自由講述。幼兒圍成一個大圓圈,每人一張圖片,幼兒自由講述(家長坐在幼兒身后)。師:今天,老師將上次活動時小朋友涂色的圖片發給大家。請小朋友仔細地看一看自己手中的圖片,講一講圖片上有誰?他們在干什么?小朋友們相互之間可以隨意地講講說說,也可以跟你們爸爸、媽媽商量著講。教師啟發幼兒仔細觀察圖片,講清圖意,理解內容。
評議一:該教師沒有套用傳統模式一一指定圖片講述或提出問題講述,而是一開始就讓幼兒人手一張圖片講述,這樣做有好處。其一,符合幼兒心理特點,.幼兒控制能力差,難以做到一開始就把注意力集中到指定的圖片上,而讓幼兒看看自己手中的圖片.讓幼兒隨意與別的小朋友交流,自己支配注意力,很適合幼兒無意注意占優勢的特點。其二、有利于激發幼兒興趣、圖片是幼兒親手勞動的成果,幼兒講起來必然會積極、主動。其三.為下一步講述做鋪墊,幼兒的講述需要有一個觀察理解的過程,自由講述有利于這個過程的完成。二、找朋友。師:小朋友手中的這些圖片還有一個小秘密呢,每兩張圖片是一對好朋友。講的是同一件事情,也就是說.我們小朋友可以根據自己手中的圖片去找好朋友,你手中的圖片必須與你好朋友手中的圖片講的是同一件事情。1、幼兒找朋友,換座位。找到朋友的小朋友將座位換到一塊兒。(家長同樣調換座位)2、提問: “你為什么找他做好朋友?” “你們誰應該排在前面?誰應該排在后面?”啟發幼兒對每組兩張圖片的排列先后進行討論,明白因果關系。
評議二:老師指出了圖片的秘密,兩張圖片是一對好朋友,由于幼兒是人手一張圖片,這樣呢,每兩個幼兒也就成了一對好朋友,極大的調動了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而在幼兒找朋友的過程中,教師巡回指導向幼兒進行詢問,讓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能調整思路,了解幼兒的不同想法和做法。三、創編小故事表演講述。1、師:每一對好朋友都可以編成一個很有趣、很動聽的小故事。現在,就請小朋友來做“故事大王”,好朋友之間相互合作,用自己的小圖片,和你的爸爸、媽媽一起來編、講、表演故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頭飾、皺紋紙、回形針等一些物品,小朋友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故事的道具,呆會兒表演時可以用,可以請你們的爸爸、媽媽和你們一起表演。2、家長與幼兒共同創編想象,老師巡回指導。3、幼兒與家長各種同邊講故事邊表演。
附:實錄故事之一
故事名稱《小烏鴉愛媽媽》角色分配:楊磊小朋友扮演小烏鴉,其母親協助布置場景;周龔媛小朋友扮演烏鴉媽媽,其母親念旁白。場景布置:兩張小椅子圍城一個家,將長條皺紋紙捆在媛媛小朋友的頭上,表示年紀大了,磊磊小朋友戴烏鴉頭飾,將皺紋紙搓成小蟲放在遠處。表演內容:小烏鴉非常愛他的媽媽。烏鴉媽媽年紀大了(媛媛小朋友靠在椅子上顯出有氣無力的樣子),她對小烏鴉說:“孩子,媽媽年紀大了,飛不動了,不能出去給你找東西吃,你自己小心一點,出去找東西吃吧”。小烏鴉(磊磊摸摸媛媛的額頭)對媽媽說:“媽媽,你在家好好休息吧,我出去找東西給你吃。”(磊磊親親媛媛的臉和她揮揮手)小烏鴉出了門。外面的景色真美啊,可小烏鴉沒有心情看,它飛啊飛啊,(磊磊學鳥飛的動作飛到放蟲子的地方)飛到很遠的地方,終于發現了媽媽愛吃的蟲子,它急急忙忙叼著蟲子往家趕。(磊磊表現出急急忙忙飛的樣子)小烏鴉將蟲子一口一口的喂給媽媽吃,(將皺紋紙做的小蟲子一點一點的撕給緩緩)烏鴉媽媽說:“孩子,你長大了。”小烏鴉說:“媽媽,你辛辛苦苦的把我養大,現在該我來照顧你了。”烏鴉媽媽和小烏鴉親熱的抱在了一起。(緩緩和磊磊親熱的抱在了一起)四、結束。游戲“找朋友”。在音樂游戲“找朋友”中,家長與幼兒共同舞蹈.結束教學活動。評議三:該教師能充分挖掘圖片的教育因素,將因果關系的排圖講
述發展為創編講述,由發展能力的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而推向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在這個環節中.讓家長參與輔導幼兒,與幼兒共同表演講述·做到家園同步進行教育,救果更佳。
活動延伸:
l、在語言角提供圖片,讓幼兒自由選擇、自由創編、自由表演。
2、表演游戲中,讓幼兒表演自己創編的故事。教學反思:幼兒與家長之間已有多次合作的經驗,因此在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幼兒與家長之間配合比較默契。在故事的創編表演中,讓家長參與輔導幼兒與幼兒共同表演,幼兒創編的故事更加精彩,表演起來也能落落大方,極大地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但在活動的過程中,個別家長指導得過多,越俎代皰.使得幼兒過分依賴,這樣就限制了幼兒想象力創造力的發揮。
由此可見,改變傳統的幼兒教育觀念不僅在于教師,也需要家長同樣具備新的改育理念,并體現在平常的家庭教育行為中。
活動理念:
大多數的孩子平時都是以祖輩家長帶養為主,他們承擔了接送孩子、照顧幼兒生活起居、教育等多項任務。他們和老師的接觸、溝通和交流最多,成了幼兒家庭教育的一支主要的不可忽視的隊伍,通過這次活動,旨在提高祖輩家長教育孩子的意識和能力,更好的參與到我們的教育中來,真正實現家園共育!
活動準備:
1、《感恩的心》音樂、音響。
2、《感恩的心》排練:大班組全體老師、幼兒和家長代表
活動時間:10月26日(周一)上午9:45
人員安排:
(總負責)
(主 持)
(配 合)大班年級組老師
(發言代表)大一班:錢x爸爸
大二班:金x媽媽
大三班:陳x奶奶
大四班:王x奶奶
活動流程:
一、歌曲演繹《感恩的心》
參與者:大班老師、部分家長、幼兒代表
二、致歡迎詞
主持人代表全體幼兒和老師致歡迎詞,并送節日問候!
三、家長代表發言
1、大一班:錢x爸爸
2、大二班:金x媽媽
3、大三班:陳x奶奶
4、大四班:王x奶奶
四、祖輩邀請舞
大班幼兒和祖輩家長們在庭院內進行“祖輩邀請舞”活動。
親子活動方案匯編五篇】【【精選】親子活動方案匯編五篇】相關文章:
上一篇:【必備】六一活動方案集錦7篇
下一篇:【精華】六一活動方案9篇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