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關于幼兒園小班語言故事《荷葉傘》說課稿,歡迎閱讀!
一、說設計意圖:
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
部分幼兒能說一段完整的句子,有的幼兒還需要老師的幫助才能完成,通過觀察幼兒最近發展情況,他們非常愛模仿,他們喜歡模仿老師、家長和伙伴。小班幼兒正處在模仿學習中。因此,設計了這節關于學說短句的語言課。
二、說活動教材:
《荷葉傘》這個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熟悉而且喜歡的小動物,小白兔、小雞、小貓為角色,講述了小白兔在下雨的時候想辦法用樹葉當傘,并且幫助小雞和小貓的故事情節,既有趣又蘊含了許多的美德。現在的小朋友都是獨生子女,個個以自我為中心,缺乏關心幫助他人的意識。《下雨的時候》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又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因此,我選用了這一教材。
三、說活動目標:
《綱要》指出:要"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根據《綱要》精神和我班幼兒已有的能力實際、知識水平以及教材需要,我確定了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活動目標1、情感目標:體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
2、知識目標: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3、技能目標:嘗試用不同的語調和肢體動作表演角色間的對話。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學說短語"×× ×× ,快到荷葉下躲雨吧。"突破方法:以生動的故事情節和手偶表演調動起孩子學說話的興趣,分段扎實的進行學說"×× ×× ,快到荷葉下躲雨吧,
突破方法:以提問的方式,幼兒自已說一說有哪些小動物淋雨了,小兔是怎么幫助他們的。讓幼兒主動的說出短句。
四、說活動準備:
首先,活動準備是為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已有的經驗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我從以下方面談我的活動準備:
1、物質上的準備我為幼兒準備了生動有趣的PPT圖片,小白兔、小雞、小貓手偶。
2、知識上的準備我在活動前讓幼兒了解了下雨天需要的各種雨具。
由于年齡的關系,嬰班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非常短,而且又好動,要抓住這寶貴的幾分鐘來達到最好的效果,需要老師用多種有趣的形式來吸引幼兒,把孩子的目光抓住了,他們感興趣了,才會積極地開口跟著老師說話,因此本次活動制作了flash動畫,以孩子喜歡的動畫調動他們學習的興趣。
五、說教學法:
本次活動采用了以下方法:
1、觀察法:通過直接展示小兔手偶,讓幼兒了解小兔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并調動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2、提問法:通過三層次的提問,層層遞進的引導幼兒學說短句,讓幼兒從易到難的學和說。
3、引導法:通過教師示范引導、提問、追問、等多種方式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學說短句,并能讓幼兒學會互相幫助,關心他人。
4、情境教學法:
六、說活動過程:
根據本次活動的目標及重點難點,把活動分為三個部分,設計以下教學程序:
1、導入活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首先老師出示小兔手偶,通過認識小兔進行提問,這種直接導入式提問,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一看到小兔要給大家帶來好聽的故事,,馬上引起了幼兒的興趣性和注意力,并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和猜測。
2、老師富有情感的講述故事,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
(1)教師出示手偶,講述故事,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
老師只出示手偶講述是為了避免分散幼兒的注意力,引導幼兒在傾聽的過程中想象故事情節的畫面,發展幼兒想象能力,初步感知故事內容。講述后通過提問"故事的名稱是什么?""故事里有誰?"來了解幼兒對故事的初步感知情況。
(2)出示PPT,生動有感情地再次講述故事,感受動物之間的情緒。
通過觀看動畫,結合故事情節,運用多種形式引導幼兒學說小白兔、小雞、小貓之間的對話,如:全體幼兒一起說、師幼分角色說、小朋友分角色說等不同的形式。充分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還嘗試用不同的語調來表現小動物的情感。
(3)、教師講述故事,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學說短句"××,××,快到荷葉下躲雨吧。"通過再次講述故事,增強幼兒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以提問的形式讓幼兒學說短句。
(4)結束部分以提問的方式進行小結,讓幼兒知道當遇到困難時,要學會想辦法,學會關心、幫助他人,被別人幫助后要道謝。"的一系列美德。然后,鼓勵幼兒做一名遇事動腦筋,樂于助人的好孩子,這樣會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幼兒園小班語言故事《荷葉傘》說課稿】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