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各位評委老師上午好,我今天的說課題目是以時間為主題設計的大班數學活動《認識時鐘》
一、教材分析:
大班幼兒思維特征已經從具形象思維逐漸向抽象邏輯思維逐步轉化,而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它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因此必須密切聯系幼兒的生活,結合幼兒生活實際和知識經驗來設計數學活動,
幼兒情況分析:在時間概念中,小班幼兒對一年四季有了較初淺的感知,對早上、中午、晚上三個時間概念也有了清晰的感知;中班幼兒則對昨天、今天、明天掌握較好,而大班幼兒則對時間更加敏感,對于大人手上的手表更加感興趣,總是會提出怎么滴答滴答的響,為什么這個細細的針會動呢等等。而現今每家每戶都配有時鐘,幼兒則更加向往了解時鐘和時間的關系并希望能讀懂時鐘。而大班幼兒對時間的了解掌握也可為入小學幼小銜接做好準備。因此我以時間為主題設計了大班數學活動《認識時鐘》
二、說目標
目標是教學活動起點和歸宿,根據教材內容和幼兒的實際情況,以及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結合科學領域中數學教學活動目標特制訂出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并從情感、認知、能力三方面入手分別制訂為:
1.知識目標:認識時鐘,基本掌握鐘面的主要結構,能叫出名稱。知道時針、分針、以及它們之間的運轉關系,能正確辨認整點、半點。
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操作、記錄、交流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3.情感目標:感知時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本次教學活動的目標主要是幫助幼兒認識整點、半點和時針與分針之間的運轉關系,使幼兒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難點:通過觀察、操作、交流初步掌握整點、半點記錄的方法。
制定重難點的依據是:大班幼兒在情感及認知方面的特點,即大班幼兒理解水平方面,對時鐘的半點整點運轉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讓幼兒充分感受分針和時針之間的運轉規律是非常重要,
四、說教學準備
準備分為前期知識經驗準備和物質準備,教學準備
一)前期知識經驗準備:
1、首先教師設計一份科學的作息時間表發給每位家長,在這張表中有如下內容:幼兒起床時間、早點時間、入園時間、中餐時間、午睡時間、午睡起床時間、晚餐時間、晚上入睡時間。并按照科學的作息時間進行相應的一日活動。
2、指導家長作好幼小銜接工作,初步的帶領幼兒感知時鐘的整點和半點。
3、班級主題墻飾中布置有各種各樣的鐘已經進行展示(可用蛋糕盒制作)
二)物質準備:
1、PPT幻燈片“我的一天”從小明起床到晚上入睡的作息活動情況,在每張幻燈片上都畫有相應的時鐘和記錄的時間(如7:00用數字7、冒號兩點和00數字來表示和記錄)
2、我提供了幼兒人手一只操作鐘,讓幼兒在撥一撥,看一看的過程中掌握整點、半點,知道時針、分針、以及它們之間的.運轉關系。教師自己使用的示范鐘表。
3、操作記錄表一:這份操作記錄表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突現(如在半張A4紙上畫有時鐘已經顯示好的時間,又有小明起床或者進餐、午睡的圖畫)請小朋友記錄時用文字表示,在這張圖的右下角有—:—的圖示,意思是讓幼兒記錄數字即可。
4、操作記錄表二:這份記錄表上有圖片,只有記錄時間—:—的圖示但沒有時鐘做襯托,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記錄自己午睡的時間等
三、說教學流程
設疑激趣,引入主題——觀察操作,分享交流——合作探索,記錄驗證——遷移經驗,生活引用
四、說教學環節
一)、設疑激趣,引入主題(提問法、討論法、直觀演示法)
播放幻燈片1,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鐘、記錄的數字)小明在什么時候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出活動內容,然后出示實物鐘,請幼兒說說鐘的用途,總結出鐘能告訴我們時間,人們的學習、生活、工作都離不開它。
二)觀察操作,分享交流
【《認識時鐘》說課稿】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