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
愛國教育是幼兒園,尤其是大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教育內容。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東西南北相距遙遠,所以南方和北方氣候特點不同,東部和西部也有著不同的景象。 |
說教材 |
《我們的祖國真大》這首詩歌共分為三節,節奏感強,讀來朗朗上口。作者運用對比手法以簡練的語言描繪出了祖國的博大,生動形象的講述了南北的氣候差異及東西部的人文差異,簡單易懂,表現了作者對祖國深深的愛。 |
說活動目標 |
理解、體驗作品的情感和表現手法,學習有感情的朗誦。了解南北方氣候差異。 |
說重點難點 |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理解、體驗作品的情感和表現手法,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而難點則在于幼兒對南北方氣候差異的了解。 |
說教法 |
文學活動著重培養幼兒的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以及利用文學語言表達想象、表達生活經驗的能力。針對這次教學活動的目標、教學設計和幼兒的實際情況,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以直觀法為主,交流討論法為輔,同時各個不同教學環節中還穿插運用提問、示范法等。使整個教學過程動靜結合,同時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幼兒在輕松的環境中主動的學習,做到寓教于樂。 |
活動總結 |
由于學習朗誦的過程比較枯燥,為了讓幼兒熟悉、記憶詩歌,接下來我遵循從輔到放的原則,運用多種方式幫助幼兒學習朗誦詩歌。多媒體課件演示、集體朗誦、小組朗誦、男女生分組朗誦等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形象、具體、新穎、有趣。最后總結升華幼兒的情感。“我們的祖國這么大,小朋友們自豪嗎?等我們長大了,要學習更多的本領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 |
說學法 |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在活動過程中應當創造條件讓幼兒積極參加活動,不僅提高幼兒的認識,還要鍛煉幼兒的能力,升華幼兒的情感。讓幼兒通過討論談話法、觀察傾聽法等學習方法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的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 |
說活動過程 |
(一)、提問導入,激發興趣 開始教師通過提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你知道我們祖國的名字叫什么嗎?”直接切入主題。接著教師運用表情、手勢,故作神秘狀的說“老師要請小朋友們看一樣東西”。出示中國地圖,引導幼兒說說“這是什么?像什么?”采用提問法是因為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啟發幼兒積極思維,將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 (二)、分段介紹,初步理解詩歌內容
在這個環節我會以直觀法為主,因為幼兒時期的思維特點是形象思維為主。在教學中采用直觀法能保證幼兒在教育過程中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片直接感知來獲得知識,使教育進行的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三)、完整欣賞,學習詩歌 |
說活動延伸 |
“畫地圖”游戲。教師將地圖拓印下來,請幼兒用畫筆畫一畫祖國的北方和南方,并大膽的介紹一下自己畫的是什么。活動的延伸是為了讓孩子再一次鞏固這次活動中的難點,我國南北的差異,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悅,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
【幼兒園說課稿《我們的祖國真大》】相關文章:
上一篇:中班語言說課稿《小老虎的名片》
下一篇:大班社會說課稿《和圖書做朋友》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