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精讀繪本《這不是我的帽子》,著重引導學生學會讀畫。
2、通過精讀繪本,引發孩子想象,能讀懂繪本中的留白。
3、通過交流引發孩子對繪本結局的想象,并能準確、流利地表達。
4、嘗試轉換人稱,以大魚的的口吻重編故事,。
重點難點:
1、關于繪本留白的想象和表達是本課重點。
2、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真實所想,并能準確、流暢、有條理地講清楚是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讀課外書嗎?都讀過什么課外書?(自由回答)
這節課,老師要和你們一起去讀一本書,這本書和你們平時讀的不一樣,要把圖和文字結合起來才能讀懂故事的內容,這種書就是“繪本”。(板書:繪本)
今天我們要讀的這本有趣的繪本題目是《這不是我的帽子》。(板書課題)
二、 整體感知:
1、 讀封面:
【課件出示封面】
師:讀一本繪本,從讀封面開始。通過讀封面,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這本繪本的作者是喬恩 克拉森。)
師:讓我們繼續來觀察封面,你還看到了什么?
(封面上畫了一條小魚,頭上戴了一個帽子。)
師:觀察很仔細。那么問題來了:這個帽子是小魚的嗎?
師:那么你猜猜,這頂帽子是哪里來的?
2、 整體閱讀:
師:好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這個故事吧。
(1)自由讀繪本,讀完后和同桌講一講這個故事。
(2)一名學生讀一遍繪本。
(3)用一句話說說這是一個關于什么的故事。
(4)文中都有誰?(小魚 大魚 螃蟹)貼三幅圖
三、 精讀交流:
1、指導讀圖
(1)小魚的帽子是哪兒來的?除了文字告訴我們這頂帽子是偷來的,圖畫有沒有給我們透露是偷來的?(和封面比較小魚的眼睛向后觀察)
小魚最后成功了嗎?從哪里看出來的?
出示最后一幅圖,讀繪本只讀文字是不能讀懂的,要把文字和圖畫結合起來讀。
(2)剛才老師發現,你們在讀書的時候都只在讀文字,沒有讀圖,圖中還藏在很多秘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3)出示第2頁
大魚睡得香嗎?(眼睛、嘴前面的水泡)
你猜大魚會醒嗎?
(4)出示第3頁
大魚醒了嗎?(眼睛、最前面的水泡)
可小魚以為自己會是那個幸運的。
(5)出示第4頁
大魚發現帽子不見了嗎?(眼睛、水泡發現生氣了)
可小魚仍然以為自己會是那個幸運的。
(6)出示第5頁
就算他發現帽子不見了。可能也不知道是我拿走的。
大魚知道是小魚拿走的嗎?(眼睛)
小魚還以為自己會是那個幸運的。
(7)出示第6頁
就算他猜到是我。 他也不知道我去哪了
知道小魚去哪里了嗎?(水泡 水草)
此時,你想對小魚說……
(8)小魚那么小,為什么敢去偷大魚的帽子呢?
小魚總以為自己會是幸運的那一個,這就是僥幸。
可事實呢?
盡管小魚把情況想象的那么美好,很多時候可能是不成立的,很多時候變成了但是。(板書:劃掉可能,改成“但是”)
事實就是這么殘酷,我們不免為小魚而擔心。
2、出示7頁
齊讀第7頁
3、出示第8頁
已經有人看到我啦。
不過,他說他不會告訴任何人我去哪里了
小魚是怎樣說服小螃蟹為自己保密的?
(兩個同學表演)
4、出示第8頁
小螃蟹真的遵守承諾了嗎?
小螃蟹這樣做對嗎?
5、那小魚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出示第10頁)
齊讀這一段
小魚說得對嗎?
師:說得好。不管初衷是什么,偷是不對的。
7、接下來又發生了什么呢?看第14-16頁。
師:最后這三頁,只有圖,沒有文字。這種表現方式叫:留白。(板書:留白)
水草后面發生了什么,得我們自己想。
水草后面發生了什么事情?(同桌討論)
8、封底
小魚偷走了一頂帽子,他有可能得逞。不過,只是可能而已……
這種可能就是一種僥幸,這種可能很美好,但往往都不會實現,你平時有沒有過這種僥幸的想法呢?比如,今天不想寫作業了,老師可能不會檢查。
四、 講故事
1、以小魚魚為主角編故事。
有一天,我出去玩,……
2、以大魚為主角編故事。
有一天,我正在海里睡覺,忽然覺得頭上 ……
五、拓展推薦
1、介紹作者
2、推薦閱讀《我要把我的帽子找回來》
【繪本閱讀《這不是我的帽子》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上一篇:中班閱讀教案《膽小鬼威利》
下一篇:小班閱讀教案《這不是我的帽子》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