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目標:
在有趣的音樂故事中,聽辨節奏的快慢與強弱,體驗用響板表現小螞蟻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小螞蟻教具一只、響板、教學課件及音樂。
2.幼兒對小螞蟻的生活習性有初步的了解。
活動過程:
1.手指游戲:小螞蟻爬呀爬
重點:有節奏地聽著音樂爬爬玩玩做游戲。
l 歌表演:螞蟻搬豆。
l 出示小螞蟻,聽著音樂做律動小游戲“小螞蟻爬呀爬”。
----“你們看看,我的小螞蟻是怎么和我做游戲的?”“它在哪里爬呀?”
l 教師和幼兒一起游戲。“還想讓小螞蟻爬到你身上的哪些地方去?”
小結:我的小螞蟻是聽著音樂,一步一步往前爬的,不快也不慢,孩子們,跟上咯。
2.拍拍玩玩:出門找食物
重點:情境中用響板表現快和慢的節奏。
l 聽辨螞蟻的腳步聲。幼兒聽聽說說,分辨聲音的強和弱。
----出示兩種樂器:大鼓和響板。“聽聽這是誰的腳步聲,為什么?”
小結:原來響板的聲音和小螞蟻的腳步聲有點像,小小的,輕輕的,你們聽小螞蟻高高興興地出門找食物去啦……
l 幼兒拿起響板和教師一起聽著音樂演奏,快快的,歡樂的。
l 故事繼續講述:幼兒在情境中聽辨上行和下行的音樂,并使用響板聽著音樂表現螞蟻快快慢慢的腳步聲。
-----觀看媒體:小螞蟻發現什么啦?幼兒使用響板表現螞蟻爬樹的腳步聲。
-----“小螞蟻,你們找到豆豆了嗎?找到什么豆豆呀?”
幼兒和老師一起聽著音樂把豆豆搬回家。用響板快慢交替地演奏表現故事情景。
-----該游戲可視情況反復玩一次。教師注意提醒孩子:“小螞蟻要慢慢走哦,聽
著音樂一步一步走,別讓身上的豆子滾落下來哦!”
3. 音樂游戲:搬起大飯團
l 猜猜看看,小螞蟻發現了什么?觀看媒體:局部——整體。
l 結合媒體變化,教師用響板表現,小螞蟻叫伙伴一起搬飯團,伙伴越來越多,腳步聲越來越響的故事情景。
-----“那么大的飯團,我一個人搬不動怎么辦呀?”
-----聽辨,“聽聽,我的朋友是不是越來越多了?”
l 再次和孩子一起探索使用響板由弱到強的演奏方法,團結合力將飯團運回家。
設計思路:
本次活動的三個環節都在有趣形象的情景中展開,因此,孩子能身臨其境投入到活動中去,活動的整個過程做到了無痕,互動比較自然和生動。
1. 音樂的精心選擇。
本次活動的音樂出現了很多次,但都是同一段音樂的變奏。因為考慮到孩子是小班年齡段的緣故,所以不宜在同一個活動中變化太多的音樂,給孩子太多的刺激,在孩子操作樂器的時候用的是沒有歌詞的放慢節奏的版本,適合孩子適應和演奏,在孩子表演的時候給孩子完整的歌曲演唱版本,提高孩子表演的積極性。
2.環節的層層遞進。
活動中的重點是節奏,因此整個活動各個環節都圍繞節奏來展開。第一個環節是節奏律動游戲,比較的簡單,孩子用手指游戲的方法感受旋律,熟悉節奏。第二環節的內容則又有難度,孩子們在聽辨不同節奏的過程中結合故事情節進行想象,在情景中演奏小樂器的快慢、強弱。
3.媒體運用得有效。
媒體的運用豐富多元,給孩子帶來了生動的感受空間。孩子在不很理解音樂的情況下,可以結合畫面的提醒來感受和理解音樂,所以非常適合小班年齡段的孩子,但是,也要避免的就是不能讓音樂完全被畫面所替代,影響孩子的傾聽習慣,可以先看畫面再關閉畫面聽音樂。
【幼兒園小班主題音樂 《可愛的小螞蟻》ppt課件(有音樂)】相關文章:
• 科學活動:《小螞蟻力氣大》
• 廣電未來杯山東電視臺青少兒才藝大賽-長清電視臺舞蹈專場《小螞蟻》
• 三只螞蟻去旅游
• 科學活動:《螞蟻》
• 找不到家的小螞蟻
• 小螞蟻
• 螞蟻和蝸牛
• 小螞蟻
• 螞蟻搬家
• 三只螞蟻
• 洞里螞蟻在做工
• 幼兒園托班健康教案:螞蟻爬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