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天,幼兒園放學(xué)了,小荷早早地站在幼兒園門口,等待爸爸來接她。
因為,她今天得了朵小紅花。過了好一會兒,爸爸終于來了。
小荷興奮地?fù)涞桨职謶牙铮?ldquo;爸爸你怎么才來?我都等你好長時間了!”
“哦,爸爸剛才去找幼兒園的老師詢問你的情況了!”爸爸說。
“老師是不是表揚我了?”小荷高興地拿著小紅花炫耀起來。
爸爸想到孩子不能過分贊揚,于是就說:“老師說,小荷午睡時總是不好好睡覺,是不是有這回事?”
小荷一聽,就有點不高興了:“那我今天上課的時候表現(xiàn)很好,還得到小紅花了呢?”
“得了小紅花就可以不睡午睡了嗎?以后不許不聽老師的話!要好好睡覺。”爸爸呵斥了一聲。小荷一下子就不吭聲了。一路上,父女倆一句話也不說,小荷更是撅著小嘴。
專家觀點:經(jīng)常和孩子的老師、同學(xué)和朋友聊一聊自己的孩子,了解在別人心目中孩子的優(yōu)點和長處,并把這些信息傳達(dá)給孩子,如告訴他:“老師說你是個勤奮的孩子!”
當(dāng)孩子在與別人交往中遇到問題時,可以先了解一下別人對孩子的印象,再把別人對孩子的贊賞直接告訴他,而把別人對孩子的意見,通過委婉的方式轉(zhuǎn)達(dá):“他們說你很和善,不過要是能經(jīng)常和他們在一起玩,那就更好了!”
專家觀點:上文的“爸爸”,只是覺得“不能過分贊揚”,沒有“看到”小荷得到“小紅花”的事實,甚至覺得“功不抵過”,在幼兒指出“小紅花”的時候,更是到“呵斥”的地步。也許,這對于成人來說不意味著什么。對于幼兒來說,卻是個“陰影”,出現(xiàn)排斥心理,出現(xiàn)和老師的抵觸心理。
在幼兒生活里,我們不妨多些表揚,少些指責(zé),多些賞識,少些打擊。任何一個孩子,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問題”與“毛病”。我們不能因為本著“為他(她)好”的“旗幟”,一味的指責(zé)與打擊。
【賞識與表揚】相關(guān)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