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必選區的指定應合理安排,使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活動。
觀察內容:
新學期本班制定來幼兒園就填寫入區表后,為一些早到的幼兒提供了更寬廣的區域選擇空間,并把結構區當成必選區,讓每組的幼兒按天輪流建構。其中,家鑫是每天最早到幼兒園的小朋友,一開始,他每次都很積極的填下自己的號數,特別是在星期三,輪到他那組玩結構,家鑫更是扮演了負責人的角色,提醒著每位組員填在結構區的位置上。
但最近發現家鑫都沒在區域表內填寫了,起初我以為他忘了,經常提醒他去填,可后來覺得他是故意不填的,區域活動開始后,家鑫就在每一區附近晃蕩著,特別是在最喜歡的的結構區,他經常忍不住參與進去指手畫腳的當起了拼插小老師。我又一次提醒他:“今天不是第三組玩結構的,你去填寫其他區的吧!”家鑫低著頭,走到區域表面前磨蹭了一會,又走開了,當我發現他出現在美工、數學、動手區后,問道:“家鑫,你選擇的是哪個區?玩了些什么?”他跑開了,我找了找區域表,還是沒看到他填寫下自己的號數。
分析與反思:
新表格及新制度的制定,幼兒積極的填寫入區表,能提前計劃自己想玩的區域活動,并與該區的幼兒交流經驗與玩法。該幼兒起初能擔當一定的責任,遵守所制定的規則。由于教師對必選區的限制,使該幼兒對結構區的興趣與熱衷得不到滿足,所以不填入區表,在活動中他還間接的參與到其他喜歡的區域活動中。因此,教師應做到:
1、幫助幼兒肅立堅定的信念,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能力與興趣,引導幼兒選擇其中一種活動。
2、鼓勵表揚幼兒的活動,除了看到幼兒本身的優勢外,在其他區域中,教師要善于觀察幼兒的進步。
3、提供更多吸引幼兒活動的區域材料,激發幼兒的興趣。
4、對必選區的指定應合理安排,使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活動。
【案例:大班區域活動案例分析】相關文章:
上一篇:案例:快樂之境,成長之源
下一篇:案例:與愛相隨——師德案例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