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我想說的是,讓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和實踐,翹首以待新課改的美好明天!
就多元智能教材來說:
1、改變教師在活動主導地位。
我們改變過去的教學方式避免教師設計整個活動、讓孩子根據教師的設計思路組織教學,我們教師在活動中讓孩子們充分表達自己的需要、想法。活動所需教具、資料很多以前準備教具、原是我們老師的工作,為了發展孩子的自主性、能動性,我們發動孩子采用自己的方式收集資料。在教學活動中和孩子一起對資料進行整理,在整理資料過程中逐步接近知識本源。在教學過中提出問題讓孩子帶著問題、懸念采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思考、探索,充分體現了對孩子的信任。這種信任建立在對孩子充分了解的基礎之上,定位在現有能力之上力所能及能力之內,能激起孩子學習探索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在學習探索活動中充滿自信,調動已有的知識能力積累去尋找獲得新的知識。
2、創設情境,給孩子放飛想象的翅膀。
孩子是最富有情感的,真情總是激蕩在他們純真的心靈間,但是因為年齡小生活經驗不足,對事物的認識不深,對一些事物不能夠理解。我就根據我班孩子的年齡特征與心理特點,結合新教材內容,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引孩子們入情入景,讓他們插上美麗的翅膀,翱翔在想象的廣闊天空里。例如讓孩子聽一些科學發明發現的故事,培養學生的創造欲望。如給孩子們講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告訴孩子們由于愛迪生堅韌不拔,后來終于發明白熾燈泡的故事。還可以在課中或課余時向孩子介紹一些小小發明家的故事,激發孩子們的發明創造的欲望。
3、家長的參與是進行活動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節。
在組織活動時所需的材料較多可以讓家長與孩子一起來收集材料與制作作品同是也是家長一次學習的機會。家長參與到幼兒的學習活動是幼兒園對教育資源的積極利用,是幼兒園教育和教學過程中的積極貢獻者也是為幼兒的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條件。在活動中,家長可以協助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與參與活動的意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責任感、語言與表達的能力。
但它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第一,把多元智能理論當成了教育的目標或教學的方法,那就是“為多元智能而教”和“用多元智能來教”。第一個口號把你的理論當成了教育的目標,第二個口號把你的理論當成了教學方法。我認為多元智能理論既不是教育目標,也沒有告訴人們怎樣教,而是由一種心理學理論發展而來的教育哲學思想。這種思想不是不能實踐,但是在應用過程中簡單化為教育的目標,為這個理論而教,或者庸俗化成“多元智能是個筐,什么教育改革措施都能往里裝”,會使人感到困惑。
第二,有地區之間的差異,黃蕙吟博士主編的多元智能創意課程適合香港地區的孩子,而拿到大陸來有些課程則受到環境、氣候等不同不能很好地操作和完成。比如說教案的設計以及教具的準備到教材中所配置的音樂磁帶都不是很符合本園情。
最后我想說的是,讓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和實踐,翹首以待新課改的美好明天!
【案例:應用多元智能的點滴啟示】相關文章:
下一篇:一次家訪 一份收獲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