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情境,指的是能激發幼兒想象的熱情,留給幼兒自由想象空間的教學情境。歌德說過:“一件藝術作品是由自由大膽的精神創造出來的,我們也應盡可能地用自由大膽的精神去觀察和欣賞。”音樂是用聲音來塑造形象的藝術,但在音樂形象體系中并不存在音樂形象與現實形象的對應關系。因此,只有通過藝術想象,音樂所包容的內涵才能在音樂形象的世界里得以體現。為此,我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試圖通過多元想象情境的創設,讓每個孩子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想象和理解音樂,宣泄情感。
1、主題想象情境的創設。主題想象情境指的是教師預設一個想象的主題,引導幼兒圍繞所設定的主題進行有指向的音樂想象活動。比如,在幼兒演唱《再見吧,冬天》的歌曲時,我要求幼兒想想可以用怎樣不同的演唱方式來表現人們對冬天不同的感受。經過思考,有的孩子提出用不開心的情緒來演唱,可以先由一個人唱,最后一句大家一起唱,且越到歌曲的最后要唱得越快,因為冬天太寒冷,每一個人都希望它快點離開;有的孩子說用留戀的情緒來唱,且越到歌曲的最后要唱得越慢,因為在冬天下雪的時候,我們可以堆雪人、打雪仗、溜冰,真是太有趣了,如果冬天走了,這一切就會消失了,把歌曲唱得慢些,可以表達人們對冬天的依依不舍。由此可見,幼兒演唱技巧的學習和訓練,不需要教師深奧和枯燥的講解,讓幼兒進入一定的想象情境中,就能自然而然地表現,而且這種表現是富有創造性的。
2、發散性想象情境的創設。發散性想象情境指的是教師利用音樂本身所具有的不確定性的特點,為讓每一個幼兒展開充分的音樂想象所創設的空間。比如,當幼兒學會了《秋天來了》的歌曲以后,我有意識地向幼兒提出了“還有誰可以告訴我們秋天來了”的觀察任務。在復習歌曲《秋天來了》的時候,我再次向幼兒提出: “還有誰可以告訴我們秋天來了?把你們觀察到的告訴老師。”幼兒你一言我一語說開了,這個說稻子可以告訴我們;那個說蘋果可以告訴我們;還有的說樹葉、菊花可以告訴我們……我進一步激勵幼兒想想:“能不能將你們觀察到的秋天唱到歌里去,為歌曲創編新的歌詞?”“能!”小朋友異口同聲地大聲回答。“秋天來了,秋天來了,我怎么知道?稻子熟了,稻子熟了,稻子告訴了我。秋天來了,秋天來了,我怎么知道?蘋果紅了,蘋果紅了.蘋果告訴了我……”當孩子唱起經過自己改編的歌曲時,不僅情緒十分高漲,而且對歌曲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3、留白情境的創設。這里的留白指的是在音樂活動中,教師在充分了解孩子的能力水平、以及分析教學材料的基礎上,不將教學內容全盤托出,而是留有孩子自由發揮和創造的空間,讓孩子在感受、理解音樂作品后,進行順應作品思想情感且符合邏輯的再擴展和再創造。例如《顛倒歌》中歌詞的相反顛倒營造出了歌曲幽默詼諧的情感,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我在開展該活動時,嘗試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在范唱歌曲時,將歌曲第二句的歌詞用唱襯詞“啦”代替,留下空白,由幼兒來創編。歌曲第一句的歌詞為:“小小老鼠森林里面稱大王,大獅子害怕那個小老鼠。”在引導幼兒發現歌詞內容顛倒的秘密后,我有意識地運用歌曲本身所塑造的兩個音樂形象——老鼠、獅子,啟發幼兒順著第一句歌詞的意思,根據兩個形象的感受和情緒來創編歌詞,結果幼兒在思考后將歌詞的前半句創編為“獅子很生氣”。我又順應幼兒的思維啟發他們思考:“那老鼠呢?”幼兒馬上又編出后半句歌詞“老鼠很得意”。接著我又抓住大獅子和小老鼠的形態和情緒,啟發幼兒用相應的歌聲來表現。一個活動下來,幼兒在積極的思維和豐富的音樂表現的體驗中,獲得了更好的發展。
4、角色扮演情境的創設。角色扮演情境指的是幼兒扮演音樂作品中的形象,在動情的音樂表達中深刻地體驗音樂作品的內涵,學習和提升相應的音樂技能。比如,歌曲《哈哈鏡》(由筆者創作)雖是一首簡單的雙聲部合唱歌曲,但由于同時演唱不同的聲部對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為此,在教唱的方法上,我采用了創設一種表演情境的教學策略,一部分幼兒當哈哈鏡,另外一部分幼兒當照鏡子的人,不同的角色自然地將幼兒分成了兩個不同的聲部。在將自己的心理位置有效地遷移到音樂形象中的心理位置后,幼兒不僅能努力保持自己所演唱的聲部,亦能較好地注意與別的聲部的相互配合,這樣就較好地完成了雙聲部合唱的學習。
音樂想象情境的創設,不僅有助于幼兒在感受和表現音樂時達到審美共鳴,而且會為幼兒帶來新的審美體驗,審美愉悅。同時,孩子們在此情境中培養的音樂想象能力能夠在其他的領域得到擴展,最終形成一種思維方式,養成一種素質,這將對幼兒今后的生活、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
【幼兒音樂教學中多元想象情境的創設】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應怎樣進行音樂繪畫教學
下一篇:提高小班唱歌教學質量的五大策略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