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育是教育科學中的一個分支。音樂教育學科是以音樂藝術為基礎,同時又兼跨音樂美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的綜合性學科。音樂教育學科是運用上述各學科的有關原理、原則、方法與音樂教育藝術融為一體而形成的一門獨立、完整的新學科。音樂教育學科。音樂教育學科應該有自己的、藝術的、教育的、科學的價值。不應當把音樂教育湊成音樂+教育+心理的互不相干的“拼盤”。
幼兒音樂教育是在教幼兒學習音樂的過程中進行的教育工作。學校音樂教育分大、中、小、幼等幾個不同年齡階段,嬰幼兒音樂教育是人一生中最早的音樂教育。在我國,能夠有計劃、有目的地向廣大嬰幼兒進行音樂教育的場所是托兒所各幼兒園。音樂家的歷史和當前音樂啟蒙的良好時機,童年時期形成的“童子功”,無論是技能技巧方面的,還是藝術素養(yǎng)方面的都將使人終生受益。
各年齡階段的音樂教育有共同規(guī)律,不同年齡階段的音樂教育在內容和方法上又有不同的要求。
音樂教育的理論基礎
音樂教育的理論基礎包括:音樂藝術的基本理論和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
樂藝術的基本理論
1。音樂藝術理論:包括音樂美學、音樂史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由于音樂藝術理論與社會學是有關聯(lián)的。
音樂技術理論:包括音樂理論基礎、和聲學、曲式學、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欣賞等方面的基本理論,以及鋼琴(風琴)彈奏、聲樂演唱等方面的基本理論與技能技巧。
音樂藝術是音樂教育學科的基礎,掌握音樂基本理論和技能技巧是從事音樂教育工作必須具備的條件。
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基本理論
包括幼兒教育學的基本原理,從事幼兒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和教學工作的原則、方法。兒童發(fā)展的生理、心理特點,教育心理學的音樂心理學的基本理論。
幼兒音樂教育必須以幼兒發(fā)展的生理、心理特點,幼兒教育的原則、方法等基本理論為指導進行教育工作,違反這些帶有規(guī)律性的問題,教育工作或事倍功半,或收效甚微,或給幼兒帶來心理、生理上的損傷。譬如:同樣一首歌曲,一位音樂技能技巧純熟,熟悉幼兒年齡特點,按照正確的教育原則、方法對幼兒實施教育的老師,會教得又快又好;反之,一位不具備上述條件的老師,就教不到點子上,自己干著急,幼兒學不會。譬如:一位老師教幼兒舞蹈,要求幼兒做出優(yōu)美挺拔的舞姿,她提醒幼兒把重心放在右腳上,右腳在前,由于她熟悉幼兒思維具體形象和善于模仿的特點,所以她邊說邊做,語言生動形象,示范具體直觀,幼兒委快就學會了這個動作,而且姿勢優(yōu)美挺拔。另一位不懂兒童心理特點和幼兒教育基本原則的老師,當眾指責一幼兒“左”嗓子,唱歌難聽,挫傷了孩子的自尊心,打擊了他學唱歌的積極性,這個孩子從此再也不愿唱歌了。還有一位老師掌握了因材施教的原則,為了兒童實際也發(fā)做好教育工作,他認真調查了解到兒童唱歌音不準的原因,針對某一孩子由于音域偏低,在集體唱歌時音域與其他小朋友不合,有些較高的音唱不準,于是老師為他安排單獨唱歌的機會,有些較高適合他的音域的調,為他定調唱歌,解決了他唱歌的具體困難,調動了他學唱歌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
音樂基本理論和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是研究和實施音樂教育的理論基本。音樂藝術是音樂教育的基礎,因此,在幼兒音樂教育工作中,必須適應音樂藝術的規(guī)律和特點來發(fā)揮教育和心理的理論指導作用。讓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科學價值。
音樂教育的學科特點
音樂藝術是音樂教育學科的基礎,是音樂教育學科區(qū)別于其他學科的主要特點。要了解音樂教育的學科特點,首先要了解音樂家藝術的基本特點。同時,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音樂教育,又有它自身的特點。
音樂藝術的基本特點
音樂的物質材料的特點
音樂使用的物質材料是聲音,所以說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人們是用聽覺來感知音樂的,音樂又是聽覺藝術。
音樂中的聲音主要是具有高低、長短、強弱、音色等特性的樂音。音樂的物質材料不是單個的音,而是按照一定的關系構成的有機的樂音體系,這樣一些樂音構成的音樂作品有著嚴密的組織和邏輯關系,并且包含著豐富的內涵。
音樂是在時間中進行、在時間中發(fā)展的,隨著時間的進程,音樂作品的各個組成部分陸續(xù)展示著、發(fā)展著,直到最后一部分呈示完畢,才為聽者提供出音樂作品的整體形象,使其了解作品的全貌。音樂是在時間進程中運動著的時間藝術。
音樂藝術實踐包括創(chuàng)作、表演(演唱、演奏)和欣賞三個方面。作曲家創(chuàng)作音樂作品是音樂藝術存在的基礎。作品寫在樂譜上還不能說完成了這首作品的全部創(chuàng)作過程。音樂是需要表演的藝術,只有能過演唱、演奏才能把樂譜上的作品變成活生生的音樂藝術品。人們才能感受音樂藝術的美,正是能過欣賞這個環(huán)節(jié),音樂才得以發(fā)揮它的社會作用。
音樂藝術實踐需要有音樂知識和技能技巧。幼兒音樂教學包含著音樂實踐的表演和欣賞兩個方面,在音樂教學中需要教給兒童必要的音樂知識和技能技巧,使他們有能力從事音樂實踐活動。
音樂藝術表現的特點
由于音樂使用的物質材料是聲音,是訴諸聽覺的藝術,它與文學、美術有著不同的表現能力。繪畫能夠逼真地描繪物體的外形;文學運用語言能夠直接地表達概念和思想;而音樂更擅長表達感情。音樂在時間中進行,能夠表達事物的運動發(fā)展、感情的起伏變化,在表現人們的心理活動、精神境界等方面有獨到之處。正如高爾基在他的自傳小說《在人間》中寫道:“我的心碎裂了,它充滿了一種強盛的感情,這種感情常常是由良好的音樂奇妙地接觸心心靈深處而喚起的。”音樂擅長抒發(fā)感情,能夠深入打動人們的內心深處,起著教育影響的作用。
音樂不能直接提供視覺形象,不能直接思想概念。音樂中的歌曲可以借助歌詞,標題音樂可以借助標題和文字說明,幫助人們了解音樂作品所反映的內容,幫助人們體驗和感受音樂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對于音樂作品中的非標題的純器樂曲的感受,比對歌曲和標題音樂的感受更富有個人性,更多的需要借助于個人在生活經驗、文化藝術修養(yǎng)、音樂知識技能等方面的能力,表現出個人欣賞的水平和特點。由于幼兒在生活經歷、認識能力、思維特點等方面的原因,幼兒音樂教材大多數是歌曲和標題性、描寫性音樂。
音樂教育的主要特點
通過對音樂藝術的情感體驗和審美感受向幼兒進行教育是音樂教育的主要特點
音樂教育與其他科目一樣,有向幼兒進行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教育的能力。各個科目只有在充分發(fā)揮其科目特點的基礎上,才能各有所長地發(fā)揮其教育作用。而音樂教育的主要特點是通過音樂作品給人以情感體驗和審美感受這樣一條音樂藝術途徑,來完成它的教育任務。
音樂審美感受是使兒童在學習音樂過程中,通過感知音樂作品的藝術美,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獲得美的感受,從而識別作品中所反映事物的美與丑、悲與喜、崇高與卑下而領悟到事物中的是非、正誤、美丑。音樂作品的藝術美包括旋律美、節(jié)奏美、和聲美和演唱演奏中的音色美……運用音樂表現手段的美,塑造藝術形象的美,讓兒童在美的感受中受到教育。作者在音樂作品中反映客觀的同時,總是表達著作者對該事物所持有的鮮明態(tài)度。兒童音樂作品以反映兒童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積極向上的、健康活潑的思想情緒為主。同時表殃出對這些思想情緒言所二把手有的稱頌、贊揚、關心、同情、鼓舞、幫助等鮮明的態(tài)度。有的音樂作品也出現丑惡的反面形象,這些反面形象對正面形象起反襯作用,讓兒童在比較中鑒別,更容易識別美與丑、是與非、正與誤。音樂藝術不是靠直接的說理,而是以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激勵人的感情,給人以啟示,發(fā)揮其感染教育作用,使人領悟其教育內涵。譬如:教兒童學唱《一分錢》(潘振詞曲),歌曲的教育意義是進行拾金不昧的品德教育,但是歌曲中沒有直接說出拾金不昧的詞句,而是以富有天真純樸的兒童語氣、音調的旋律、愉快的情緒,唱出了小朋友把拾到的一分錢交給警察叔叔,警察叔叔拿著錢對他點頭贊揚的具體情節(jié),塑造了這樣一個生動感人的節(jié)術形象,給兒童以啟示,使他們領悟到不是自己的東西就不能要,把拾到的東西,即使是最少的錢——一分錢,交給警察叔叔是對的,是一件令人愉快的好事。這樣的激勵情感的教育作用,往往比直接說教更能深入人心。在音樂教育中,無論是進行思想意識、情緒體驗、品德行為等方面的教育,還是進行知識技能、認識理解方面的教育,都需要通過審美感受的途徑來進行。
音樂技術是達到音樂教育目的的必要手段
音樂是一門藝術,任何藝術都有它自己必須具備的技術。不進行基本訓練,不掌握技術,就不能獲得完美的藝術。在音樂教育工作中,老師需要運用所掌握的音樂技能技巧去教,為幼兒的音樂活動伴奏、教幼兒欣賞音樂、排練和指揮節(jié)奏樂等,都必須掌握一定的音樂技術,才能保證教學上的一定藝術質量。幼兒學習音樂也必須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具有參與音樂活動的能力,才能使他們在聽、唱、動、奏等音樂實踐活動中受到音樂藝術美的熏陶、感染教育,獲得良好的音樂藝術教育效果。
寓教于樂是音樂藝術教育的又一特點
音樂藝術有娛樂性特點,這是吸引幼兒積極參與音樂活動的重要特點之一。利用音樂的娛樂性特點引導幼兒在玩中學,在樂中學,把音樂教育寓于愉快的音樂感受和音樂表現之中,學得愉快,學有所得。引導幼兒在愉快活潑的、富有藝術特點的教育活動中愛教育,把教育寓于歡樂的音樂活動之中,以“樂”作為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有效手段,以促進幼兒性格活潑開朗,身心健康,精神滿足,體、智、德、美等方面同時受到教育。
教育影響產生于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中
音樂教育是在兒童愉快的音樂活動中進行的,它的教育影響往往不像語言說教表述得那樣直截了當,而是像春雨點點滴滴滲透到兒童的內心情感、心靈深處,起著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因此,音樂教育中無論是能力培養(yǎng)、思想認識提高,還是心靈陶冶都需要經過一個循序漸進的、連續(xù)不斷的、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而音樂藝術教育作用于人的內心情感心靈深處的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比說教更有說服力,更深刻,更持久。
【幼兒音樂教育的理論基礎與科學特點】相關文章:
上一篇:傾聽音樂,孩子們做的很好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