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江南藝術幼兒園 曹宇
音樂是幼兒智慧的源泉。歡快、柔和、優美的音樂,能培養幼兒良好的感受性、豐富的想象力,進而美化其心境、陶冶其情操、促進其發展。眾所周知,人的幼年期是生命力最活躍的成長期,也是接受音樂教育的最佳期。音樂教育作為我園多元化藝術教育領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已為我們老師與家長所共同理解并重視起來。作為以音樂藝術特色為切入口的我班,在家長們的殷殷垂詢與大力支持下,在實施園本課程的基礎上,融入了更多的音樂教育元素,并在進行專項的音樂活動外,還力求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多方位的、可聽、可見、可感、可想的音樂活動環境,使幼兒自然而然,潛移默化地接受音樂的洗禮,對幼兒的身心起到一種熏陶、感染的作用,以進一步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展。實踐過程中,我們這樣做:
一、以“音樂墻”為主體,展現感受音樂活動進程。
陳鶴琴先生說:“怎樣的環境就得到怎樣的刺激,得到怎樣的印象。”在上學期的音樂活動中,我班幼兒大都能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地參與到音樂游戲中來,對音樂活動有了一定的愉悅感受與快樂向往。我們及時滿足了幼兒的所想、所需,生成了“我和音樂一起玩”的音樂主題墻飾。頑皮、可愛的音樂精靈在七彩叢林間開心地與小音符們互相追逐、開心游戲的場景深深地吸引住幼兒的視線,也使幼兒形象地感知了與音樂一起玩的快樂,從而更激發出孩子們主動學音樂、玩音樂的興趣。鑒于幼兒平日活動中總喜歡唱一唱以前所學過的歌、玩一玩自己喜歡的音樂游戲,我們又引導幼兒親手制作了林間的“奇幻音樂花”,作為一個滾動墻飾,用圖畫、樂譜、節奏譜等形式,記錄并展示一些班內課程活動中的相關音樂內容,引導小朋友在自由活動的時間里,與小伙伴一起玩玩、看看,復習、鞏固原有的知識、并自由表達自己的新認識、新感受。令幼兒在玩樂中進一步學習音樂、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得到想象、認知、動作等多方面能力的發展與提高。
二、以“活動區”為載體,開發學習音樂玩樂空間。
“音樂原本是充滿樂趣的事,在不經意的玩樂中,也能學到
知識”(卡爾·奧爾夫)。班內的多種活動區域的設置即是本著這個理念進行設置的:
。ㄒ唬┳畲蠡囊魳分悄軈^。
卡爾·奧爾夫認為:“幼兒是在“做”和“在動作中理解”的過程中不斷發現、不斷完善起來的”,因而,我們為幼兒創設了聯合各類樂器、樂譜、表演道具、服裝及多媒體設備的,最大化的“動作和理解”的音樂智能活動區域。在我們的“才藝大舞臺”上,有著色彩絢麗的“魔幻音樂花”,它為幼兒復習認識各種主題活動中所學習過的音樂基礎知識提供了游戲的機會,小朋友們可以用單獨的節奏卡按照自己的意愿隨意拼出各種樣式的節奏型,然后進行各種節奏練習、聲勢練習,如有困難,同伴間可以互相學習、互相提示,只要答對了問題,就可以得到一顆美麗的小星星,這種自由、互動的游戲方式令孩子們高興不已、玩了又玩!區域內自由選用的各類樂器、頭飾等物,則是幼兒最喜愛、最感興趣的寶貝,幼兒在敲敲打打、唱唱跳跳中用自己的心靈感受音樂、用自己的語言表現音樂,使幼兒獲得了從音樂中認識世界的實踐感知,也使幼兒各方面的能力獲得了發展。
。ǘ┕δ芑亩嘣悄軈^。
“音樂來源于生活、潛藏于幼兒的內心”。(卡爾·奧爾夫)在我班的“開心動腦筋”、“奇趣童話屋”、“玩玩做做坊”、“青青小世界“等區域中,我們搜集了與我們的各個主題課程活動相關的玩具、圖書等,引導幼兒在自由活動中用折、剪、貼、畫等方式為媽媽制作節日禮物;于引人入勝的世界童話名著的圖畫書中欣賞美麗的童話故事,感悟其中的善與美;親手種植一個洋花蘿卜、為它的生長過程作排圖講述,在可愛的青蛙記錄本上畫出小蝌蚪點點滴滴的生長變化,感受季節更替草木萌生的美麗、領略生命由弱變強的奇跡;鼓勵幼兒TryIton,自己去發現不同的蒙氏活動圖形拼板所表示的不同顏色、形狀、高矮、長短;在小兔子、小蘿卜玩具的操作中認識數字、學會數序……這些活動,使幼兒在自己喜歡、感興趣的活動中進行了科學認知、語言表述、社會交往、美術操作等方面的學習與認知,為幼兒積累知識,進行音樂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生活經驗。
布魯納認為:“發現法能激發智慧潛力,培養內在動機,有利于學會發現技巧以及記憶的保持”,因此,“讓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創造音樂,是最重要的。”(卡爾·奧爾夫)所以,我們在引導幼兒進行多元智能開發的同時,又注重引入音樂的元素,啟發幼兒自己到生活中“用眼觀察,用耳聆聽,用心感悟音樂”,進而去發現音樂、表現音樂,嘗試進行音樂方面的活動,如用各種顏色、形狀的圖形拼板來排一排自己的節奏譜;學習為美麗的童話故事編一句曲調熟悉的新歌詞;用五彩繽紛的各色彩紙、顏料、魔根和油泥表現小朋友在音樂表演時的樣子;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各種動物造型罐頭玩具,然后用它們來表演音樂游戲……至于“快樂城堡”中那些漂亮的房子玩具,更可以讓小朋友們自己嘗試一下當個小小建筑師,為大家設計各種各樣美麗的小劇院、大舞臺,拓展了幼兒音樂表演的空間,使幼兒能在玩樂中學習音樂,表現音樂。
三、以“風采墻”為媒體,拓展表現音樂個性舞臺。
通過音樂環境的創設與潛移默化的的影響,我班幼兒在各方面都獲得了能力的發展與提高。我們的“開心寶寶秀”作為班級風采展示墻,為幼兒記錄下了從《我愛媽媽》到《春天來了》再到《TryIton》的課程主題活動中,或表演、或歌唱、或演奏、或游戲的歡樂片段。當幼兒看到自己的精彩“劇照”時,喜悅與驕傲的感覺油然而生,學習音樂、參與表演的欲望空前高漲!這面風采展示墻為幼兒主動動腦、動手學習音樂、表現音樂、提高能力、發展個性創造了最佳的互動機會與展示空間。
在音樂環境的熏陶下,班內幼兒活潑、快樂地成長著,它令幼兒對各種學習活動發生濃厚的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也讓幼兒逐漸發展起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和活躍的創造力。良好的音樂環境,為我們的孩子插上了想象和創造的翅膀,在音樂這個幼兒智慧源泉的天地中自由地探索、翱翔,讓我們的孩子變得更聰明、更能干!
【環境中的音樂教育與幼兒發展】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