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如何對孩子作品進行評價是很關鍵的環節。我們大多數人在評價孩子作品時,特別是家長,一般很注重孩子的繪畫結果,往往用像或不像做出簡單的評價:“亂七八槽的,這是畫的什么啊,什么都不像,就只知道亂畫。”往往大多數的家長會做出這樣的結論,他們往往以成人的思維去思考孩子的畫,二不能從孩子的角度去理解畫面內容。這是一個值得大家深思的問題。當然對于我們幼兒老師而言,首先除了要有專業的技能外,很重要的事要有理解孩子,善于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和意識。
繪畫課上,老師引導孩子想象并說一下自己媽媽長什么樣子。有的孩子說媽媽大眼睛,有的孩子說媽媽長頭發、卷頭發、短頭發、扎辮子等等,對于小班孩子而言,他們的這種簡單的回答已經很不錯了,通過回憶自己媽媽的樣子,引導孩子們把媽媽畫在繪畫紙上,當做母親節禮物送給媽媽,孩子們一聽,自然很開心,能送給媽媽禮物是小朋友們最開心的事情了。看著孩子們畫媽媽時認真的樣子,忽然覺得,媽媽的愛是偉大的,對于孩子來說,媽媽是最重要的。環視四周,忽然看見小朋友看著繪畫紙在發呆,什么都不畫,走過去,輕聲問原因。“想不起來媽媽長什么樣子了,怎么辦呢?”看著他無助的眼神,我很親切的說:“老師就是媽媽啊。看看老師長什么樣子,就把媽媽化成什么樣子就好哦。”他嘻嘻嘻的笑了,開始動筆畫了起來。繪畫也要聯系實際,即使孩子們不會畫,即使孩子們畫的畫讓大人看不懂,但是那是他們內心的真實寫照,是反映他們內心的最好的方法。對于孩子的畫,我們也要盡可能的給予評價,給予鼓勵,讓孩子能樹立起心里,繼續做自己喜歡的畫,畫自己想畫的畫。
繪畫結果怎樣,每幅畫都能反映孩子的一些“思想”。我也曾遇到一個這樣的孩子,他畫了一幅人物畫,并且說是畫的他自己,其中一顆紐扣沒有畫上。我詢問原因,孩子告訴我說等媽媽回來后再給他縫上。我同孩子的奶奶交流才曉得,媽媽出差已很長時間,我終于明白孩子是想念媽媽了。我便特意親近孩子,慢慢緩解孩子的思念之情。我相信關愛孩子的老師是不會輕易忽視孩子的繪畫作品的。
【老師要善于從繪畫中審視孩子】相關文章:
• 老師要善于從繪畫中審視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