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中國傳統遺留下來總以“乖不乖”作為衡量孩子好壞的標準。在人們眼中,似乎只有那些言聽計從,聽課背著小手的孩子方是真正的好孩子。家長來接孩子的時候也是問“你乖不乖,聽沒聽教師的話”,在家千叮嚀萬囑附也是同樣的話。其實,這樣評判的標準對那些調皮的孩子來說,是很不公平的。在當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中,我們的教師和家長應該具備這樣一種嶄新的理念,寬容孩子的調皮。
幼兒園里經常會有一些“小搗蛋”,他們常常上課插嘴;吃飯慢還挑食,甚至不會吃等著教師去喂;有時還會欺負小朋友們。對于這樣的孩子,我們不能簡單地指責他們,而應該對他們行正確友善的引導,馬卡連柯說過,“每一個兒童就是一個獨特的世界”。正因如此,我們就會發現:每一種個性的孩子都一樣可愛。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就要根據孩子個性特點找到適合他的教育的方法。于是我們感到:過去對常常闖禍,調皮搗蛋的孩子,教師忍耐的訓斥和冷落是那樣的殘酷。過去對能力相對較弱孩子的“特殊”照顧,其實并非他的真正需要。因為他們需要的是老師把他們與其他孩子同等看待,需要老師的耐心和等待。
我們班上的嘉嘉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他是中班的插班生,開學初,家長是一再考察,才從鄰近幼兒園轉園過來的,第一天是奶奶送來幼兒園,奶奶簡單向我們介紹了嘉嘉小朋友的表現:盡說缺點,沒有優點:他一點不聽話,幼兒園上課很隨便,老師管管不住他,吃飯不會吃,是老師喂的,在家是大人喂的,還會欺負小朋友,老師你們“兇一點”給他一個怕懼……奶奶滿臉的不放心和擔憂放下了嘉嘉,我們迎著笑臉把他接下來。經過幾天的觀察,發現他的表現和奶奶介紹的相差無幾。但是我也發現了他的閃光點:他很聰明記憶力較好,能認識許多字,上課我一提問就搶著回答,對動物世界等感興趣的東西懂得很多,每一次的繪畫和同伴們畫得都不一樣。原來他不是一塊“朽木”不可雕。得走進“他的世界”中去。于是我每次上課很重視他,讓他感覺到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分子,建立了這樣親藹的關系之后,有一次又有小朋友來告狀說嘉嘉打人。我就單獨和他談話,你為什么要欺負小朋友呢?你知道什么不好做,什么好做嗎?他理直氣壯地說:“不知道,然后還我個不開口,個性脾氣倔犟得很。這孩子怎么會這樣的?我犯疑,后來經我的反復開敲,并和家長聯系才知道:他并不信任教師,反正我是不好的,每次告狀挨批的都是我,老師從不喜歡我。孩子的話語給了我極大的振驚。反思和調整自己的教育行為是新時期教師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有的教師習慣于找適合自己教育的幼兒,所以出現問題時總是從幼兒身上找原因,而不找一找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態度,有時老師的一言頂千斤,將會給孩子造成終身的遺憾,“沒有不好的幼兒,只有不好的老師”。于是我及時反思和調整自己的教育行,尋找適合嘉嘉個性發展的教育方法,每天晨談后和他個別交談10分鐘,告訴他自己長大了,自己的事情學著自己做,自己吃飯,自己穿服等,并把他的閃光點介紹給全班小朋友們,讓全班幼兒改變對他的看法。當他欺負小朋友或是扔了玩具時,決不大聲訓斥和冷落,而是寬容他,了解實際情況和他一起對被打他的孩子說聲“抱歉、對不起”、“下次再也不打你了”,并和他握手做好朋友;一起和他揀玩具,講玩具也有家的故事,它的爸爸媽媽也在等它回家,快快送它回家,讓嘉嘉知錯就改,并和他的家長聯系,在家犯錯誤也不要大聲訓斥他,而是以鼓勵和正面教育為主。現在的嘉嘉和剛入園時判若兩人,雖然有時還很調皮,但他的缺點在不斷改正,優點繼續發揚,我想,是我對他的寬容,讓他變得懂事了。
少年時代的愛迪生也很調皮,總愛提一些怪問題,如“鴨蛋里為什么會孵出小鴨”;為此,他還專門用身體焐過鴨蛋。對于孩子的幼稚行為,母親非但沒有橫加指責,反而在自己家地窖里挖出一塊實驗田,供愛迪生一邊學習,一邊實驗,正是在母親的大力支持下,他終于成為舉世聞名的“發明大王”。縱觀世界各國的杰出科學家,他們中有不少小時候是讓家皺眉,老師頭疼的“調皮鬼”,可恰恰是這些調皮的“壞”孩子憑借自己的創造性思考,最終成為棟梁之才。因此對于調皮的孩子,我們應該有寬容的態度。或許,放手讓他們去求知探索并恰當的引導,反而有利于他們的成長。當然,對調皮孩子的寬容決不是不聞不問和縱容,當他不對的時候,我們只是態度要友善,讓孩子能從心底接受。對調皮孩子寬容,也許又一個愛迪生將會誕生。
【寬容孩子的調皮】相關文章:
上一篇:對幼兒思想品德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幼兒園與幼兒的社會化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