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大致理解故事內容,了解不同動物有不同叫聲。
2、能較完整地學說句型。
3、能愉快的參與情景表演游戲,感受故事的趣味。
活動準備:
PPT、小動物的圖片、聲音及視頻資料
活動過程:
一、出示 PPT,引出故事主題《交換嗓音》
1、師用PPT2-13逐一按故事出場先后順序出示麻雀、老鼠、蚊子、小貓、小狗和小熊的圖片,讓小朋友認一認圖上的小動物,引起幼兒傾聽故事的興趣。
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可愛的小動物,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都是是誰。”
師出示圖片PPT2(麻雀):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它是怎么叫的嗎呢?誰來學學?
生:這是麻雀。它叫起來是:“唧唧,唧唧,唧唧”
師:出示麻雀的視頻,及叫聲。好,剛才這個小朋友說得對不對?對!那我們再來看看這是什么?出示圖片PPT3(老鼠)和視頻,一直到小熊。
二、出示 PPT 講述故事,幼兒了解故事內容。
1、師講述故事:出示:PPT14,麻雀老鼠和蚊子在河邊的對話圖片。
老師講:我們現在認識了這么多的小動物,也知道了他們的叫聲,現在我們就來聽聽它們的故事,這個故事就叫《交換嗓音》。
“這是一個麻雀想出來的花樣(主意)。在小河邊一個僻靜(很安靜)的角落,它對小老鼠和小蚊子說:“咱們的嗓音又輕又細,多沒氣派,多難聽!那小狗、小貓和小熊可不一樣,或者清脆(清亮好聽),或者甜美,全是好嗓音!咱們去跟它們換換。”
“只怕它們不肯吧?”(用“怯生生”的語氣讀這句話)小蚊子怯生生地說。
“我自有辦法。”(用“很有把握”的語氣讀這句話)小麻雀很有把握地說。”
2、出示PPT15小狗、小貓、小熊。接著講:
“它倒沒瞎吹,不知怎么說服了對方(它讓那些動物同意了換嗓音),果真把小狗、小貓和小熊都帶到了河邊。(用佩服的語氣講這句話)大家互相問好,開始交換嗓音。”
出示圖片PPT16:“小麻雀跟小狗換。”
出示圖片PPT17:“小蚊子跟小熊換。”
出示圖片PPT18:“小老鼠跟小貓換。”
(接著講)“天快黑了。大家來不及試試新的嗓音,就各自回去了。小老鼠頭一個到家,因為它家最近,住所就在地底下。它敲敲門,里面傳出媽媽的聲音:“是誰呀?”“喵嗚!喵嗚!”
(出示圖片PPT19鼠媽媽逃進森林)“鼠媽媽鼠爸爸聽得很清楚,是它們的敵人貓在門外,它們就趕緊逃跑,一直跑到森林。”
(出示圖片PPT20)“小老鼠叫了半天“瞄嗚”,不見動靜。它使勁兒把門推開,進屋一瞧,爸爸媽媽全不見了。這是怎么回事呢?它累極了,又叫一聲“瞄嗚”,倒頭就睡。它想在/爸爸媽媽跟前/夸耀(得意地展現)一下/新嗓音的愿望/沒能實現。
(出示圖片PPT21)(繼續講)“在這同時,小貓遇到的事情更加倒霉。它跑到自己家門外,按響了門鈴。”
“哦,小淘氣,你回來啦?怎么這樣晚?”貓媽媽假裝生氣地應著,要來開門。
小貓心想:“我來讓它們大吃一驚。”它用換來的嗓音叫:
“吱吱!吱吱吱!”“咦,奇怪!”貓媽媽感到驚喜,“小老鼠送上門來,用不著費力地去抓啦!”(用“驚喜”的語氣和表情讀這句話)
(出示圖片PPT22)吱吱的叫聲也引起了貓爸爸的注意。于是,貓爸爸貓媽媽悄悄地過來。突然把門拉開,猛地撲去,把小貓身上的毛扯掉了好多,才慌忙收回爪子。
“小家伙,是你呀?剛才怎么有小老鼠在叫呢?”
(出示圖片PPT23)小貓再也不敢出聲。它跑進屋里,鉆到沙發底下,立刻睡著了。
貓爸爸和貓媽媽也被搞糊涂了。
(出示圖片PPT24)第二天,小貓的秘密終于暴露。貓爸爸/貓媽媽/氣得/把它攆出家門。
“滾出去!換不回自己的嗓音就別回家!”
(出示圖片PPT25接著講)小蚊子闖的禍更大。
它換來小熊的嗓音,回到家里,張嘴“嗷嗷”地吼叫,嚇得爸爸媽媽當場暈了過去。
(出示圖片PPT26)小熊回到家里,熊爸爸熊媽媽已經躺下睡了。它“嗡嗡嗡”地叫喚,意思是說“晚安”。可熊媽媽最討厭蚊子,一聽見這“嗡嗡嗡”的叫聲,就一巴掌扇去,打得小熊兩眼冒金星。
(出示圖片PPT27)熊爸爸熊媽媽弄清了怎么回事,又氣得擰(動作表現)小熊的耳朵。小熊哭著往外逃。
(出示圖片PPT28)小麻雀自己也遇到了麻煩。它往窩那邊飛,見了爸爸媽媽就高興地大叫:“汪汪!汪汪汪!”
麻雀爸爸媽媽先是嚇了一大跳,接著大罵小麻雀,不準它進窩。(邊讀邊做動作和表情)
(出示圖片PPT29)總而言之(總的來說),大家都不愉快。
第二天,小麻雀、小老鼠、小蚊子和小貓、小狗、小熊,都來到河邊老地方,互相換回了各自的嗓音。
三、互動活動,師生合作學習
(出示圖片PPT30)師:麻雀為什么要讓自己、蚊子、老鼠和小狗、小貓、小熊這些動物換嗓音?
生:討論。有時候孩子會按照想象去回答,一方面鼓勵孩子自己想象,也注意提醒孩子:小麻雀對小蚊子、小老鼠說了什么?
(出示圖片PPT31)小麻雀認為麻雀、蚊子、老鼠的聲音沒有小狗、小貓、小熊的聲音好聽,所以它想和那些動物換聲音。
(出示圖片PPT32)師:小蚊子為什么擔心小狗、小貓、小熊不會和他們換聲音?
(出示圖片PPT33)生:發散性問題,鼓勵孩子自由想象和思考。比如:擔心別人不會用自己好的東西去換不好的東西等。
(出示圖片PPT34)師: 小老鼠回到家,為什么把小老鼠的爸爸、媽媽嚇跑了?
(出示圖片PPT35)生:因為,小老鼠和貓交換了嗓音,老鼠的爸爸媽媽聽到貓的叫聲,以為是貓來吃他們,嚇得趕緊跑了。
(出示圖片PPT36)師: 小貓回家后,貓媽媽、貓爸爸為什么撲向小貓?
(出示圖片PPT37)生:因為小貓和老鼠交換了嗓音,貓媽媽和貓爸爸聽到老鼠的叫聲,以為是老鼠來了,所以撲了上去。
(出示圖片PPT38)師:熊爸爸、熊媽媽為什么氣得擰小熊的耳朵?
(出示圖片PPT39)生:因為他們不喜歡蚊子的聲音,生氣小熊不該和蚊子換聲音,所以他們氣得擰小熊的耳朵。
(出示圖片PPT40)師:他們第二天為什么又去把自己的嗓音換回來?
(出示圖片PPT41)生:因為他們交換聲音,本來是件很好玩又得意的事情,沒想到,帶來那么多倒霉的事,所以他們第二天又把嗓音換回來了。
概括地回答問題,對小班的孩子來說不容易,他們能用具體的事例來說明原因也很好。
四、拓展訓練,提出思考。
(出示圖片PPT42)誰能猜想一下小狗換聲音后發生了什么事情嗎?如果小狗的聲音一直是麻雀的聲音,會發生什么事情?回家與爸爸媽媽一起探討,好嗎?
【小班故事《交換嗓音》PPT課件(含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上一篇:中班故事課件:雨天使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