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城鄉結合部;幼兒園;安全教育;開展;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4―0120―01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鄉結合部正處于發展階段。外來務工人員增多,城鄉結合部幼兒園隨遷子女也普遍增多。幼兒園的不安全事件不斷發生,安全問題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本文著重介紹幾種城鄉結合部幼兒園開展安全教育的方法。
一、多媒體技術法
多媒體技術輔助幼兒園開展安全教育,有著其他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優勢。多媒體能呈現豐富的教育內容,能將事物展現得生動逼真。在幼兒安全教育方面,幼兒教師要善于運用多媒體技術,結合幼兒的年齡情況與認知能力,按照年段、季節、類型選取合適的教育內容,制成多媒體
課件給幼兒播放,以提高其安全意識。交通安全、游戲安全、行為安全、食品安全、環境安全等都是幼兒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教師可讓幼兒在觀看中學到發生火災或震災時安全逃離的方法,學會出行時如何遵守交通法規、冬天要特別注意防凍防滑倒、飲食要注意衛生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二、情感體驗法
情感體驗法就是為幼兒創設安全的心理氛圍和環境,調動幼兒的積極情感,讓其體驗安全的心理感覺,讓幼兒在活動中對安全教育的各方面產生情感體驗。教學實踐證明,來自于內心的擔心是引起幼兒不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師在幼兒上學期間,要主動親近幼兒,常常鼓勵幼兒,讓幼兒不產生焦慮、害怕等消極情緒,為幼兒創設安全的環境心理氛圍,讓其體驗安全的心理感覺。例如,可讓幼兒了解一日活動安排的每個環節,減少他們因無法預知未來的情況而產生的恐懼;或與幼兒一起討論可能使其感到害怕的災難,如討論成人在面對災難時的害怕、恐懼感,并讓其知道災難是可以控制的,救助也會及時到達。這些都會給幼兒帶來心理安慰,使幼兒在真正面臨災難時不會過于慌亂和不知所措。
三、單元主題教學法
單元主題教學法是指針對某項安全教育內容,同時結合社會、科學、體育、語言等幼兒園教學的各個主要領域,設計主題,制訂教學計劃。這種以單元為主題進行的設計可以整合各個學科領域,將知識點與各領域的教學目標、常用的教學方法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從而構建一個大的主題網絡。
例如,以“消防”為單元主題進行設計,使其與其他課程領域相結合:在語言課上,可以讓幼兒表達與消防有關的知識;在數學課上,可以讓幼兒數數有幾個消防員;在體育活動中,教師可以示范消防員救火的動作等。還可以與科學知識相結合,開展“我是消防員”的救火活動,在活動中向幼兒普及防火、救火和安全急救知識等。
四、游戲教學法
教師可以將安全教育的內容融入游戲中,讓幼兒輕松習得安全知識和技能。如,以“消防安全教育”這一主題為例,進行“逃離火災”的角色游戲,幼兒可根據錄像或畫冊自制滅火器、消防隊員的制服、滅火用的水管等消防用品。制作完成后,幼兒介紹自己所制作的物品的用途,并討論該如何使用。幼兒自制的消防用品可以放在陳列柜中,還可以作為接下來角色游戲中的道具,如用一個廢棄的大油桶制成滅火器、消防隊員的氧氣面罩等;或讓一些幼兒扮演消防隊員練習怎樣使用滅火器材,其他幼兒則扮演受困者演示如何逃離火災現場等。
五、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可分為自然情境教學和模擬情境教學。自然情境教學是指利用現實生活中的人或物進行教學,使幼兒獲得一定的知識。如,為了讓幼兒掌握消防知識,教師除了組織他們參觀消防隊以外,還可以邀請有經驗的消防員到幼兒園和幼兒一起活動。這時,消防員可以向幼兒介紹自己的工作,展示帶來的專業消防器材,回答幼兒的問題,并組織幼兒進行模擬逃生練習等。它可以使幼兒在了解消防員工作內容的同時,明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掌握相關的知識。
模擬情境教學則以角色游戲為主,如組織幼兒開展“滅火”游戲,一些幼兒在小房子里假裝睡覺,另一些幼兒扮演消防員。教師手搖鈴鐺,表示起火了;屋里的幼兒趕緊撥打電話;消防員穿上“消防制服”(雨衣),騎上“消防車”(玩具車),跨過地上的消防梯,拿著“滅火器”(噴水瓶)朝“起火”的房子噴灑。幼兒可以發揮想象自由玩耍,這是將了解消防員滅火的過程與幼兒的大肌肉動作發展及其敏銳的反應能力相結合的過程。這些可以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讓幼兒在親身體驗中學習安全自救的方法和技能,增強安全防護意識。
編輯:王金梅
【城鄉結合部幼兒園開展安全教育的方法】相關文章:
• 談幼兒園安全工作管理
• 淺談幼兒園的安全管理工作
• 大型幼兒園精細化的安全管理
• 農村幼兒園安全教育工作淺談
• 演繹幼兒園安全工作四重奏
• 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探究
• 如何抓好幼兒園的安全教育
• 淺議幼兒園安全教育
• 淺談幼兒園安全教育
• 如何防止幼兒園安全事故的發生
• 加強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的探討
• 淺談幼兒園的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