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教學是一方面進行以母語(漢語)為主的基礎性教育,另一方面也進行以第二語言(英語)為提高的擴展性教育的教學,那么多種語言及文化熏陶會促使他們的思維向發散型發展,社交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思維敏捷性、理解力都明顯高于接受單語教學的孩子。幼兒園進行雙語教學,讓幼兒從小接受不同的語言符號及聲音的刺激,訓練他們的思維,鍛煉他們的語言能力,有助于為幼兒與他人進行更有效的溝通奠定最初的基礎。
幼兒園英語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英語語感和初步使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為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針對幼兒年齡特點,幼兒園英語教學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 針對幼兒年齡特點、興趣愛好選擇教學內容
幼兒園幼兒3--6歲的這一年齡階段,為學前期,學前期是幼兒語言發展和身心等其他方面發展的關鍵時期。幼兒英語教學的內容可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主題,由近及遠,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進行。其內容可包括:家庭生活、朋友、動物、玩具、顏色、數字、食物等等,可先在小班3---4歲年齡段教簡單的單詞,再提升到中班4---6歲的年齡段進行簡單的口語教學,如先學習認識Apple(蘋果)、Dog(小狗)、Banana(香蕉)、Ball(球)等單詞讀音后,再由易至難,提升至短語及口語對話:Givemeanapple,please!(請給我一個蘋果)、Thisisadog(這是一只小狗),讓幼兒循序漸進地進行在這一年齡段中適宜的階段性學習。
2 多種教學手段的運用及良好語言環境的創設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用多種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提高幼兒對第二語言學習的興趣:
(一)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采用不同的游戲;
(二)將歌曲、
兒歌與單詞認讀等多種形式相結合;
(三)注意運用聲音的美感;
(四)恰當地運用肢體語言;
(五)注意課堂上的動靜交替,其次,良好的語言環境的創設,有助于幫助幼兒消除對英語的陌生感及不適應感,從情境中邊學邊體驗到快樂,在教學中,教師可采用和設計各種景物、人物、場景、讓幼兒在情境中學,在情境中用,如:認識字母a.b,教師可將教室布置成一個大環境,讓幼兒和字母a.b捉迷藏,找出a和b并和a.b做好朋友,此外教師還可以帶著幼兒一起布置、創設英語角、英語小天地,將幼兒常見熟悉并喜愛的事物畫(貼)在英語角中,并在旁邊標注其英語單詞,讓幼兒識記,由此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 教師的示范與講解
幼兒是通過模仿來學習語言的,教師應該給幼兒提供正確的模仿榜樣,首先教師要注意自身英語口語的規范化,發音要清晰正確,語句符合語法規則,給幼兒起示范作用。在進行示范講解時,如教幼兒正確發音,教師應通過示范讓幼兒正確地感知發音的微小差異及掌握發音方法,對某些難發的音,對有些不易被幼兒看到的發音部位,我們就需要采用示范和講解相結合的方法。如:fish和face的發音,教師要向幼兒講清楚它們的發音方法有什么不同,如何發好兩個單詞的讀音,在示范與講解后,讓幼兒反復練習,注意以示范為主,講解為輔,促使幼兒通過對比、練習,逐步提高其口語水平。
4 讓英語教學充滿趣味性
游戲是幼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幼兒年齡特點及愛玩的天性,教師可有針對性地、靈活地將一些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結合起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英語游戲、歌曲、童謠、繪畫等多種形式動靜結合,激發幼兒想學英語、喜歡英語的興趣。如:用布條蒙上一名幼兒的眼睛,教師領著他(她)到任意一名幼兒前,蒙著眼睛的幼兒用手摸對方的頭發、臉、然后問:Are you a boy?(你是個男孩?),被問幼兒回答:Yes,Iam(我是)或No,I’m not(我不是)這樣,將趣味性融人教學中,讓幼兒高興地投入到游戲中的同時,既學到了口語的交流對話,又培養了幼兒開朗的性格及主動團結人的品格。
5 打破傳統的限母語原則
在英語教學中,用母語教外語是當前比較常用的教學方法,但這種方法使幼兒在用英語時,往往先要在腦子里進行一道翻譯程序,這樣,幼兒聽說英語就跟不上正常的語速,影響其英語水平的提高,如“香蕉”用英語怎么說?幼兒在理解英語時都先介入漢語,所以,教師應盡量使用英語來教學,借助手勢、表情、動作、情景幫助幼兒理解,并堅持同樣的手段,使幼兒習慣這些手勢加英語的意思。
6 及時糾正幼兒的語言錯誤,并進行表揚鼓勵
幼兒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由于幼兒的發音器官發育不夠完善,聽覺的分辨能力和發音器官的調節能力都比較弱,還常常不能掌握某些音的發音方法,因而產生語言錯誤是很自然現象,有時口形不對,有時發音不準,在教學過程中,當幼兒出現錯誤時,教師不要重復幼兒的口語錯誤,不要給予強化,以免引起幼兒錯誤的模仿,也不能直接打斷幼兒思路,苛求糾正語言錯誤,應該細心觀察,找出導致語言錯誤的原因,用委婉、間接的方式啟發幼兒自己來區別發音的正確與錯誤,及時糾正口誤,鼓勵幼兒大膽發音,而平時教師也應多表揚,多鼓勵幼兒,讓幼兒體驗成功帶來的愉悅,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7 注重復習趣味性,將復習貫穿于一日教學活動中
不管什么人學英語,學過之后不復習就會忘記,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生活中,在學過之后,及時讓他們復習,通過復習,既提高幼兒聽覺的感受性,使之辨別出語音的細小變化,區別正確和錯誤的發音,又訓練幼兒發音器官的協調性,經過復習讓幼兒掌握單詞的發音,同時可將隨機提問、師生問答、角色表演、游戲等多種有趣味的形式,貫穿于復習中,以減少復習的機械與乏味,女口:復習Dog(狗)Cat(貓)Duck(鴨子)Monkey(猴子)等單詞時,可開展游戲活動,如將幼兒眼睛蒙上,從裝有卡片的盒子里摸出一張,教師讓其他幼兒看后,模仿所畫動物的叫聲,讓蒙眼睛的幼兒猜,比比誰猜對的最多,讓幼兒在進行游戲的同時也復習了所學單詞。
總之,作為幼兒語言教學活動的一種特殊類型,幼兒園的英語學習活動有其鮮明的特征,因此,在幼兒園實施英語教學必須遵循幼兒語言學習的規律,注重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并開展具有針對性、趣味性的英語教學活動,讓幼兒真正積極地參與到活潑、生動的英語教學中來。
【談幼兒園英語教學活動】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英語教學活動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