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幼兒進行自我保護的前提;創設情景培養幼兒的交通意識和規則;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利用生活和游戲幫助幼兒獲得自我保護的方法和能力。
關鍵詞:生命;生命健康;保護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34-290-01
《綱要》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生命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兒是自我保護能力最差的群體,近年來幼兒意外事故頻頻發生,盡管保護生命對于任何個體都具有重要意義,但對于幼兒來說尤為重要,這也取決于幼兒稚嫩的身心,雖然他們的生長發育十分迅速,但是卻遠未完善。他們好動、好奇、有著強烈的好奇心,然而他們的能力和體力又都十分有限,動作的靈敏性和協調性較差,又缺乏生活經驗,因此,幼兒常常不能清楚地預見自己行為的后果,往往會誘發危險因素,對突發事件更是不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幼兒意外事故時而發生,期間相當大的比例是由于幼兒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和安全意識所造成的,尤其是農村幼兒所占比例更是高出城鎮孩子。這不僅由于農村客觀的自然環境所致,更多的還是成人孩子都非常缺乏安全意識。針對我園大部分幼兒都生活在農村,農村的天然環境廣闊,對年幼的孩子來說雖有著無限的樂趣,但同時又是隱藏著無限的危機,飛快的車輪確是那么無情的;還有農村隨意堆放的木條,鐵棍,大石頭,還有掉落的電線等無時不有,我們純真的孩子把這些當玩具,殊不知這一不小心將會帶來終身的遺憾。在家中,同樣,家人也往往過于疏忽,剪刀、熱水瓶隨處放;火柴、藥物孩子觸手可及,除了戲水孩子還熱衷于玩火,燙傷、燒傷的不幸事故不盡其數。隨時會侵害他們幼小的身心。因此,對農村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增強他們自我保護能力刻不容緩,這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需要,也是保障我國幼兒健康權益的需要。
一、創設多種途徑對幼兒進行自我保護教育
1、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幼兒進行自我保護的前提
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自我保護教育是緊密結合、相輔相成的。只有讓幼兒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傷害。例如:鞋帶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傷,熱湯熱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燙傷,吃魚把魚刺挑干凈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飯不嘻笑打鬧可避免氣管進異物。我們平時要注意幼兒這些生活細節的訓練,孩子能做的事就讓他自己做,決不包辦代替,這樣,孩子在自己的勞動實踐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起到了自我保護的作用。
2、創設情景培養幼兒的交通意識和規則
努力創設環境,讓幼兒身臨其境。走廊、墻面的環境也是一個教育的好場所,在幼兒園的走廊、轉角畫畫,使圖文并茂的環境成為安全教育的有利途徑。在樓梯上,一個跟著一個走、輕聲靠右走、弟弟妹妹扶著欄桿走,這是在培養幼兒良好的安全意識。如我們和幼兒一起收集一些紙箱制作小汽車,用紙殼畫出紅綠燈及一些交通標志等,充分利用走廊,空曠場地劃分出了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在拐彎處掛上常見的交通標志,安置了紅綠燈、交通指揮崗臺,要求幼兒在模擬公路上遵守交通規則,養成良好的交通意識。
3、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的模仿力很強,他們經常在模仿周圍人的舉止言行,思想感情,甚至是許多成人沒有覺察到的每個細節。針對幼兒好模仿的這一特點,教師可以利用情景表演和生活再現以及圖片、VCD等手段讓幼兒學會粗淺的安全方面的知識。告訴幼兒不玩弄燈頭、插銷、電線,更不要讓幼兒接近明火,以免燒傷、燙傷。另外還要教育幼兒在雷雨時不要在大樹下、電線桿旁和高層墻檐下避雨,以免雷擊觸電。 教育幼兒不爬墻、不上樹、不戲弄牲畜。不要從高樓窗臺上向下張望,更不要從較高的物體上向下跳。不要用帶尖帶刺的東西做玩具使用。幼兒在做手工時,教師要教會幼兒正確掌握使用剪刀的方法,以免劃傷自己或誤傷同伴。教育幼兒不要將小玻璃球、紐扣、黃豆等放入口、鼻、耳中,防止咽入肚中或嗆入氣管內。
4、利用生活和游戲幫助幼兒獲得自我保護的方法和能力
生活即教育,生活課程是對幼兒進行自我保護教育的重要內容。為了教育幼兒不玩尖利的東西,我們設計了“手指劃破了”這一活動,通過觀看圖片,讓幼兒討論“手指為什么會劃破?手受傷了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不方便?手受傷后該怎么辦?”然后讓幼兒實踐操作,學會正確使用剪刀、游戲棒等尖利物的方法。又如,為了教育幼兒感到不舒服,主動對老師說,我們設計了活動“生病以后”。通過觀看情景表演,讓幼兒明白如身體的某個部位不舒服一定要及時告訴成人,以免耽誤病情。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將自我保護的學習內容融入游戲之中,能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鞏固生活技能。
二、家園合作,加強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在培養幼兒安全自護意識的過程中,應要求家長配合進行一致性的教育。因為,相當一部分“自我保護”教育的內容存在于家庭中,教師不便于指導。因此,經常召開家長會,向家長詳細介紹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意義、目標及計劃和需要家長配合的事項。同時,向家長發一些有關這方面的知識資料,宣傳一些如何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方法以此來提高家長自身的安全意識。讓幼兒在父母的幫助下,逐漸掌握在家中的一些安全自護意識。因此,做好家長工作,使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形成合力是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關鍵。
保證幼兒的健康和安全,是我們的職責。健康與安全不能被動的等待給予,而應該讓孩子主動地獲得。這種獲得要從良好的環境中來,從各種教育實踐活動中來,從豐富多彩的游戲中來,從家園一致的教育中來。孩子的安全意識才會增強,自我保護的能力才會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也才能得到全面的發展。讓我們時刻牢記安全第一,給孩子營造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教會孩子自我保護的方法,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談農村幼兒園安全教育】相關文章:
• 運用電子白板優化幼兒園交通安全教育活動
• 幼兒園安全管理“三六九”
• 對幼兒園采購玩具安全性的思考
• 淺談幼兒園安全事件的預防
• 新形勢下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探析
• 淺談加強幼兒園安全的管理預防
• 幼兒園安全管理研究
• 幼兒園區域安全教育
• 論幼兒園安全管理
• 如何做好幼兒園安全教育工作
• 淺談幼兒園安全教育與管理
• 幼兒園大班戶外活動的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