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雞的一家》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愿意模仿故事中不同角色的叫聲,喜歡聽故事《雞的一家》,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角色的扮演,并學習故事中的對話,感受家的溫暖,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雞的一家》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雞的一家》,理解故事內容。
2、愿意模仿故事中不同角色的叫聲。
3、嘗試角色的扮演,并學習故事中的對話,感受家的溫暖。
4、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5、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重點難點
重點:喜歡聽故事《雞的一家》,理解故事內容。
難點:嘗試角色的扮演,并學習故事中的對話,感受家的溫暖。。
活動準備
1、圖片:公雞、母雞、雞寶寶;故事桌面教具一套
2、幼兒用書《雞的一家》;故事《雞的一家》錄音帶
3、角色胸飾:公雞、母雞、雞寶寶
活動過程
一、 欣賞故事《雞的一家》
1、教師模仿公雞、母雞的叫聲,分別引出公雞、母雞及公雞、母雞圖片,吸引幼兒并引出故事名稱。
2、教師利用桌面教具,播放故事錄音講述故事《雞的一家》。
3、提問:故事里有誰?
他們怎樣說話?請幼兒模仿大公雞、小母雞、雞寶寶的叫聲。
小雞從哪里來?
二、閱讀故事《雞的一家》
1、讓幼兒翻開書本《雞的一家》,用手指著圖片跟教師講述故事。
2、提問:大公雞對小母雞說了什么?
小母雞是怎么說的?
3、幼兒學說大公雞小母雞的對話。
三、角色扮演
1、出示角色胸飾,幼兒自由選擇角色,掛上胸飾,讓幼兒向同伴說說自己選的是什么。
2、請出大公雞、小母雞、雞寶寶分別站好,和老師一起分角色表演故事。
3、請幼兒分別由大公雞、小母雞、雞寶寶組成一家,讓幼兒用動作表示溫馨的一家。(抱一抱、親一親等)
4、讓每個家庭到草地上找蟲子吃,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選擇合適的教材內容,是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前提。在這次活動中選擇的故事非常精煉,語言非常簡潔,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需要,因此,為幼兒所喜愛。在講故事時用上了幼兒的書,老師和幼兒一起看書、講故事,讓幼兒知道好聽的故事是可以記在書上的,培養了幼兒早期閱讀習慣。活動中教學的進程能從幼兒的認知特點出發,設計用學角色的叫聲介紹故事中的角色,從而引起幼兒對故事的興趣。接著,由淺入深地設計欣賞故事、閱讀故事、學說故事、表演故事等幾個環節,聽講結合、動靜交替,使幼兒的思維始終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活動注重了情感表達,強調幼兒的心理體驗,引導幼兒自主學習,與教師、同伴、材料的互動較好,較好的完成了教學目的。在角色扮演的環節,有的幼兒被教具所吸引,所以沒有好好的表演,但大部分幼兒還是陶醉在角色中,表演的比較投入,在下次的活動組織中應注意材料的呈現時機,讓幼兒的注意力投入到表演中。
小百科:雞是一種家禽,家雞源出于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雞肉和雞蛋才成為大量生產的商品。雞的種類有火雞、烏雞、野雞等。而且雞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屬。
【幼兒園小班教案《雞的一家》含反思】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小班教案《歌唱比賽》含反思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