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吃餅干聯想畫》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美術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大膽表現,大膽創作,通過吃餅干說說、想象,用圖形融合的方法畫出吃了餅干后的各種形狀,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吃餅干聯想畫》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通過吃餅干說說、想象,用圖形融合的方法畫出吃了餅干后的各種形狀。
2、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大膽創作。
3、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4、在浸染、欣賞作品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吃餅干時充分地開動腦筋想象,用簡單的線條勾出吃過的餅干輪廓,使圖形融合起來。
吃餅干后的圖形融合及演變。
活動準備:
范例一幅、各種形狀的餅干若干、餐巾紙、彩筆、油畫棒、圖畫紙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提問:孩子們,你們都吃過餅干是嗎?誰告訴我你吃過什么形狀的餅干?
二、討論、示范
1.(1)提問:小朋友吃餅干的時候吃一口餅干后發現餅干圖形有什么變化?它象什么?
(說明:討論時在平時發現的基礎上讓幼兒重現)
(2)觀察范例,了解作畫方法
小朋友們說得都很好,孩子們看這兒,這張畫和我們平時的畫有什么不同?上面是畫了一樣東西嗎?
(3)請幾個幼兒嘗試說一說,激發創作興趣
(4)下面我們來試著畫一畫,看看吃餅干后的圖形是什么樣子?能變成什么?
①我這兒有一塊圓形的餅干,誰來幫我咬一口?象什么?(畫下來)再咬一口,又像什么?(畫下來)。圖形可以融合或演變。
②再拿一塊長方形的餅干試一試。(也可以請一位幼兒上來畫一畫)
③吃餅干還能畫出這么漂亮的畫,我知道我們班的小朋友是特別聰明的孩子肯定會讓餅干圖形變出很美的圖案。后面桌子上我已給小朋友準備好了餅干和作畫工具,現在我先提幾個要求:
(1)左手拿餅干,右手拿彩筆畫畫。
(2)邊吃餅干邊動腦筋想象,想象到什么就把它畫下來,并把它們組合再一起成為一幅畫。
三.幼兒創作:教師通過觀察可在一邊提示幼兒
(1)大膽運用圖形融合方法作畫,畫出吃了餅干后的各種形狀,然后再加以添畫,演變成一幅完整的圖案。
(2)注意畫面位置安排,把自己想象出的事物合理組合在畫面上。
四、引導講評:
點評幼兒作品,請小作者介紹作畫的內容。
五.活動延伸:引導幼兒回家還可想象,再嘗試畫出不同的畫來。
活動評析:
《吃餅干聯想畫》。這是一個以美術為主線的教學活動。從觀察范畫到吃餅干,從吃餅干到畫餅干,從畫餅干到聯想融合,每個環節都符合內容和幼兒實際,有一定的創新性,超凡脫俗,給幼兒以新鮮感,賈老師能及時將觀察了解幼兒興趣貫穿于活動與決策的全過程。把教學內容轉化為幼兒的興趣,這是活動成功的重要因素。
教學反思:
長期以來,美術課傳授式的教學幾乎成了唯一的學習方式.這種教學以教師的教授為主,特別是在學習技能.技巧的課上,教師忙于示范,完全成了知識的傳授者,”吃餅干聯想畫”來源于生活,是幼兒熟悉的感興趣的題材.在幼兒的興趣點上,鼓勵幼兒生成自己想創作的東西,豐富幼兒的內心創作激情.在活動過程中,通過讓幼兒吃餅干聯想到某一物體并畫出來,讓幼兒知道每一種物體通過多角度觀察到的形狀都是不一樣的.然后再進行想象加以創作,我積極鼓勵幼兒大膽創作, 大膽表現,方法的介紹簡單得當.在活動中孩子們的參與是積極的,通過教師啟發,幼兒添一點.改一改來體會成功,使每個幼兒獲得自信,投入創作.在最后的作品展示中,孩子和老師都是眼中為之一亮!課堂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本次活動同樣也存在許多的不盡人意之處,也是我今后努力和思考的方向.總之,本次活動從設計到展示,我是收益非淺,尤其在活動后的反思中認識到每次活動都是一次藝術的創造,好與不好只在乎你是否從中領悟了什么,下次的活動應該怎么做.相信在不斷的學習和反思中,對幼兒的課堂教學我會把握的更好。
小百科:餅干它是用面粉和水或牛奶不放酵母而烤出來的,可作為旅行、航海、登山時的儲存食品,在戰爭時期用于軍人們的備用食品也是非常方便適用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吃餅干聯想畫》含反思】相關文章:
下一篇:幼兒園大班教案《時尚手提包》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