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制作撥浪鼓》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美術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培養環保意識,激發愛護動物情感,能夠結合自己的經驗,利用盒子來制作撥浪鼓,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制作撥浪鼓》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能夠結合自己的經驗,利用盒子來制作撥浪鼓。
2、活動培養環保意識,激發愛護動物情感。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小朋友們,熊寶寶出生了,可是它還沒有玩具,這該怎么辦呢?誰來說說你打算為熊寶寶做什么玩具?
2、教師展示盒子做的撥浪鼓。
3、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什么?這可是老師為小熊做的撥浪鼓,好不好看,你們想一想,怎樣用盒子為小熊制作怎樣的撥浪鼓?
4、教師向幼兒介紹材料,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知道家中收集的廢舊盒子,通過回收處理,修剪粘貼,可以變成為好玩的小熊的撥浪鼓。
二、制作小熊的撥浪鼓。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如何制作小熊的撥浪鼓。
。1)教師展示各種撥浪鼓的圖片,分析如何利用廢舊盒子來制作。
師:小朋友們,你們打算為小熊制作怎樣撥浪鼓?我們可以通過怎樣的改造,制作出這樣的撥浪鼓?你們覺得哪里比較困難?
。2)請個別幼兒說一說他們的制作過程?需要用到什么材料?
2、盒子變身小熊的撥浪鼓。
教師提供處理好的盒子、剪刀、記號筆、雙面膠帶、線、紐扣廢舊彩紙子等材料,發放給幼兒制作。在幼兒創作時,教師來回巡視,對幼兒進行個別指導;鼓勵幼兒的創新想法;對有困難幼兒進行幫助。
三、幼兒展示自己制作的撥浪鼓。
教師請幼兒到大家面前展示自己制作的小熊的撥浪鼓,說說自己是怎樣制作的,在互動過程中,教師著重引導幼兒意識到廢舊盒子的多種功能,通過我們小小修剪制作,就可以制作成漂亮的作品。
活動反思:
動物是小朋友們喜愛的生物,我以“熊寶寶出生,沒有玩具”作為切入點,充分地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在活動中,先引導幼兒觀察相關撥浪鼓的圖片,然后再引導幼兒用進過處理的牛奶盒來做一做、穿一穿,最后通過粘、貼等步驟,制作成小熊的撥浪鼓,不僅培養了幼兒熱愛動物的情感,而且還引導幼兒養成廢物利用的理念。
小百科:撥浪鼓是一種古老又傳統的民間樂器和玩具,出現于戰國時期。撥浪鼓的主體是一面小鼓,兩側綴有兩枚彈丸,鼓下有柄,轉動鼓柄彈丸擊鼓發出聲音。
【幼兒園中班教案《制作撥浪鼓》含反思】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中班教案《夏天的大樹》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