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剪紙教案《花兒朵朵開》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剪紙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在感知辨認紅、黃、藍顏色的基礎上,能根據老師的口令做動作,引導幼兒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確方法,并學習剪弧線,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到剪紙活動的快樂,快來看看幼兒園花兒朵朵開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確方法,并學習剪弧線。
2、在感知辨認紅、黃、藍顏色的基礎上,能根據老師的口令做動作。
3、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到剪紙活動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紅、黃、藍色的紙若干。
2、教室兩面草地的底版。
3、錄音機、磁帶、剪刀、膠棒、抹布。
活動過程:
(一)紙條寶寶變魔術,引出主題。
T:“紙條寶寶可調皮了,它們爬呀爬呀爬到我的頭上,你們看,它們變成了什么?”(兔子的耳朵)
T:“它們又爬呀爬,爬到我腰里,這會兒它們又變成了什么?”(裙子、腰帶)
T:“紙條寶寶變了那么多好玩的東西,它現在要請小朋友幫忙了,它們想變成春天五顏六色的花,小朋友想想,我們可以怎樣幫助它們呢?”(可以撕花,可以剪花、可以折花)
(這種變魔術的方式充滿了神秘性,幼兒對魔術都有著極高的興趣,我選用“紙條寶寶變魔術”這種形式,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調動了大腦皮層的興奮性,使幼兒能快速進入狀態,更好的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通過大膽想象紙條變成了兔子的耳朵,裙子等,發展幼兒的創造力)。
(二)剪刀娃娃變魔術
1、出示剪刀。“我們來看小剪刀變個魔術吧!”
2、老師示范怎樣使用剪刀。“小手變把小手槍,剪刀洞里來睡覺,剪刀張開大嘴巴,一上一下工作忙,咔嚓——咔嚓——小剪刀剪出了什么顏色的花?”(紅色的花)
3、拿一張正方形的紙。我們把正方形的花對折一下,再對折一下,(變成小正方形,手拿小方形一角,開口朝上),正方形的花變成了小山了,小剪刀要爬山了,咔嚓——咔嚓,它從這個角爬呀爬,爬過彎彎的小山坡,爬到了那個角,這次方形花變成了什么花?(圓形的花,有花瓣的花)
4、請小朋友拿出小手試一下。(以詩歌形式讓幼兒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確方法,幼兒能夠很快地接受,也鍛煉了幼兒各器官間的協調能力。)
(三)小朋友操作,老師指導(音樂聲中進行)
T“現在請你們的小剪刀也工作起來,剪一剪,變一變,剪出不同顏色的花,剪得快的小朋友可以多剪一些。小剪刀還有句悄悄話對你們說:“用完剪刀后請你們將剪刀的‘嘴巴’合上,不然它的嘴該累了。”
(四)我和小花做游戲
小朋友真動腦筋,都已經剪好了,我們來和小花一起做個游戲,請你們聽老師的口令做動作。“請把紅花和藍花放在一個手里,黃花放在另一個手里……”。(請幼兒根據口令找出相應的花)
(五)花兒朵朵開
1、春天到了,花兒都開放了,讓我們剪的美麗的花都開到草地(畫有小草的墻壁)上去吧。
2、幼兒動手操作。(組織快的幼兒將地上的紙片撿干凈,放在簍子里)。
3展示自己的成果并欣賞他人的作品,讓幼兒體會到游戲的快樂。
活動反思:用剪刀剪弧形是本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小班幼兒的手部控制能力還不太好,有的幼兒剪的還是折線,所以剪弧形是本次活動的突破點。但幼兒在“小剪刀爬山坡”的形象語言引導下,輕松地練習了剪弧線,由于幼兒第一次動手嘗試,他們之間的水平也有很大差距,有的幼兒已經能夠在剪好的小花的基礎上,創造鏤空的圖案。因為是第一次嘗試,所以要對幼兒的作品更多的是給予鼓勵的評價,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點評:教師利用游戲化的語言、兒歌,示范、提示幼兒正確的使用剪刀進行剪紙活動。活動的本身——剪紙活動幼兒就很感興趣,加之教師生動、富有童趣的語言(常規要求也不失童趣),孩子們在快樂的活動著、發展著,在這樣的教育行為下,幼兒能不獲得發展嗎。
小百科:花是被子植物繁衍后代的生殖器官。典型的花,在一個有限生長的短軸上,著生花萼、花冠和產生生殖細胞的雄蕊與雌蕊。有些學者認為裸子植物的孢子葉球也是“花”,而多數人則認為被子植物才有花,所以被子植物也稱為有花植物。花的各部分不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變化較小,所以長期以來,人們都以花的形態結構,作為被子植物分類鑒定和系統演化的主要依據。
【幼兒園小班剪紙教案《花兒朵朵開》含反思】相關文章:
下一篇:幼兒園小班教案《畫月亮》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