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課教案《龍的傳人》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音樂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欣賞有關龍的藝術作品,初步了解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通過欣賞學唱歌曲《龍的傳人》,嘗試體驗歌詞內容,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音樂課《龍的傳人》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學唱歌曲《龍的傳人》,嘗試體驗歌詞內容。
2、欣賞有關龍的藝術作品,初步了解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3、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能運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2、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活動準備:
音樂、歌曲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歌
2、聽音樂律動
(二)聽賞歌曲:
1、初聽: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歌,請同學們仔細聆聽。(教師播放張明敏演唱的《龍的傳人》)
2、你們聽過這首歌嗎?誰能告訴老師,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出示課題《龍的傳人》
3、復聽:你聽到歌曲中都唱到了什么?換了演唱者,歌曲給你帶來了什么不同的感覺?(播放王力宏演唱的《龍的傳人》)
(三)學唱歌曲:
同學們你們喜歡這首歌嗎?那我們今天就來學唱一下。(聽唱法)
1)請幾位同學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2)跟著錄音輕聲模唱,
3)跟著錄音一起唱。
2、教師與學生一起對龍的故事、文化進行探索和了解。
1)欣賞色彩、造型各異,適合學生年齡的表現龍的作品。
2)啟發學生去發現:龍的角、身軀、爪、鱗、尾巴各像什么動物?
3)引導學生從資料中獲知:角似鹿、頭似蛇、眼似兔、頸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
4)為學生介紹龍的名稱:有鱗者為蛟龍、有翼者為應龍、有角者為角龍、無角者為蝎龍、未升天者為婚龍、好水者為晴龍、好火者為火龍、善吼者為鳴龍……
3、跟隨錄音演唱《龍的傳人》
(四)歌表演
活動反思:
是我龍們中國特有的動物形象,也是中國的象征,在內容上本課民族色彩很強。這課剛開始,為了使學生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培養學生對祖國的熱愛,我先播放臺灣著名歌手張明敏的歌曲《龍的傳人》,激發了學生的興趣,用直觀的聽覺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課堂中,為學生提供了關于龍的故事、傳說、地名、人名等,尤其又出示了大量關于龍的工藝品、畫片等資料,學生看得很認真,還不時發出“哇——哇——”的感嘆聲。直觀的學習使學生有一個形象的感受,特別是龍這種在生活中看不到的事物,更需要教師提供大量生動、形象的課件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為整堂課起到了一個很好的推動作用。最后,我讓學生分組進行一下嘗試和練習,比如:交流龍的傳說故事、龍的詩歌、龍的成語、龍的繪畫,本地龍文化的現象等等,這樣,進一步的激發學生探究龍文化的興趣,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對本課教學進行了豐富有益的補充。
小百科:龍是中國等東亞區域古代神話傳說生活于海中神異生物,為鱗蟲之長,司掌行云布雨,是和風化雨的主宰,常用來象征祥瑞。是漢族等東亞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龍的傳說等龍文化非常豐富。
【大班音樂課教案《龍的傳人》含反思】相關文章:
下一篇:大班音樂教案《逛公園》含反思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