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優秀科學教案《有趣的泡泡》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通過操作活動了解泡泡水的制作方法,發展 幼兒觀察力、動手操作能力,創設條件,引導幼兒進行探索,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使幼兒產生愉快的情感,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優秀科學《有趣的泡泡》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設計背景
在日常活動交談中發現,孩子們都非常喜歡玩吹泡泡,看著那一個個在陽光下閃耀著五顏六色光彩的泡泡,總是特別的歡欣雀躍。“為什么泡泡水能吹出泡泡?”對泡泡水冒出泡泡時特別好奇、貪玩。為了滿足幼兒求知欲,讓幼兒能動手操作,使幼兒能在玩中學,學中樂,培養他們探索科學知識的興趣和嘗試欲望。
活動目標
1、創設條件,引導幼兒進行探索,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使幼兒產生愉快的情感。
2、通過操作活動了解泡泡水的制作方法,發展 幼兒觀察力、動手操作能力。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了解泡泡水的制作方法。
2、難點:運用安全并科學的方法制作泡泡水。
活動準備
1、泡泡水一瓶、吹管、用鐵絲做成的各種形狀的吹泡泡工具、毛巾若干。
2、膠水、洗潔精、洗手液、水大量,杯子、勺子、吹泡泡使用的工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吹泡泡與幼兒進入活動場地,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引入課題。
二、觀察、討論活動:
1、提問:“誰做過泡泡水?”?(引出制作泡泡水的話題)
2、提問:你是怎樣做泡泡水?泡泡水里面放有什么材料呢?
3、請幼兒上來上來嘗試制作泡泡水,并吹一吹。
三、用科學配方制作泡泡水
1、認識制作材料:膠水、洗潔精、洗手液、水
2、教師出示數字卡片:1 2 2 4
3、認識比例:1: 2: 2: 4
4、出示字卡放在相應的數字下面: 1: 2: 2: 4
膠 洗 洗 水
水 手 潔
液 精
5、教師示范制作泡泡水:
制作泡泡水的科學方法:1份膠水、2份洗手液、2份洗潔精、4份水(一勺為一份) 攪勻,教師吹泡泡給幼兒看。
師:在我們生活很多地方需要使用到科學配方,像煮菜,鹽放多了就會咸,放少就會沒味道。
師:為什么老師吹的泡泡又大又不容易破?(因為洗潔精、洗手液有制泡劑,可以產生泡沫,膠水可以保持水分,防止水分的蒸發。)
四、幼兒操作:運用科學配方制作泡泡水
五、給不同形狀的工具給幼兒觀察,說一說,三角形的工具吹出來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請幼兒選擇工具來吹泡泡,并觀察泡泡的形狀。(提醒幼兒不要把泡泡水沾到嘴里)。
六、結束活動:組織幼兒吹泡泡。
教學反思
活動組織成功與否,與活動中各環節的設計,活動語言的組織,以及對小朋友的反饋的預測等要素有關。因此,老師要準確把握好活動過程,需要作好充分的準備。盡管如此,即使有了足夠充分的準備,也不會一次就把活動組織的完美無缺。事實上,組織活動的過程,也是一個實驗的過程,挖掘、發現問題的過程,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使小朋友和老師都受益,使活動邁向更成熟的一步。我在第一次試上《有趣的泡泡畫》一活動時,發現有幾個能力較差的幼兒在吹泡泡時有倒吸的現象,這就告訴我們在備課時對幼兒可能要發生的現象都要考慮進去,以便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同時也告戒我們在幼兒的操作過程中教師要關注每一位幼兒,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因此,我們要把握好一個活動,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我想,它需要我們不停的去推敲、去揣摩、去實驗,也許每次的結果并不是如你所愿,但就在一次次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總結了經驗,獲得了提高,這便是最大的收獲!
小百科:泡泡,泛指某些液體內部空氣散發,鼓起的圓形或者半圓、橢圓形的汽泡等等。
【幼兒園大班優秀科學教案《有趣的泡泡》含反思】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