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幼兒對藝術活動的興趣
幼兒藝術教育的價值在于它引發了幼兒的審美情感,培養了幼兒的創新意識。這些將深深地銘刻在他們的頭腦中,成為他們人生的寶貴財富,使他們終生受益。因此,在幼兒藝術教育活動里,創新是它的主旋律。那么,什么是幼兒藝術的創新呢?教師應該有什么樣的設計思路呢?
一、創新是幼兒用自己的圖式表現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表現力。它不是少數智商高、技能好的幼兒的專利,也不是可以用作品效果這一把尺子來衡量的。我們不難發現,許多幼兒的繪畫作品有一種怪現象,同一個孩子在藝術班和幼兒園或在幼兒園和家里,會畫出思維水平差異懸殊的畫來。究其原因,成人的過多干預十分突出。也許成人太看重近期的作品成果,對作品完美的愿望,往往妨礙了幼兒去創造自己的圖式。因此,設計幼兒藝術活動時,在學科體系和幼兒生理心理水平的坐標上,應堅定不移地偏向后者。
把孩兒從成人規定的圖式中解放出來,尤為重要。幼兒都有著這樣的潛力,但他們又十分在乎成人的評價。幼兒的創新必須有一個安全的、不擔心客觀評價的環境。教師是與幼兒處在不同認知水平上的成人。
因此,在設計活動時,教師必須學會站在幼兒的視點上,用他們的思維方式去認識世界、解釋世界。這樣,當我們看到一個4歲的孩子,在畫一個頭下長著4條腿、伸出長長的爪子在抓老鼠的貓的時候,就不會去責怪孩子漏畫了貓的身體,而會接受這種非成人式的思考,承認他們的獨特表現了。
二 、創新也需要學習
創新是敢于打破常規,是對標新立異的追求。
有的教師把標新立異簡單理解為“不一樣”,要求幼兒的作品和別人不一樣,和老師不一樣。當有的幼兒說“老師,他學我”的時候,老師會說:“不要學,自己想。”我理解創新是需要向別人學習的,需要不斷交流的。閉門思過和孤芳自賞會妨礙幼兒大膽獨特的表現。為推動幼兒藝術的創新,教師應該設計一個讓幼兒廣泛接受多元文化的熏陶,不斷學習交流的空間(提倡小朋友之間相互學習交流,師生之間相互學習交流,提倡向各種藝術風格、藝術表現形式和方法學習),使他們在學習交流中學會主動去思考、去探究、去發現新的創意,以不斷改變原來的構想。這樣,他們才能畫出顯示個人獨特感受的作品。
三、創新要付出勞動代價
幼兒藝術活動雖然游戲性很強,又非常自由,但它并不是單純的娛樂或輕松的消遣。在藝術活動中,幼兒應該有一個自己的目標。教師的任務是必須把握幼兒的現有水平和班上每個孩子的特點,幫助他們找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實現的具體目標,使他們一直沉浸在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追求中。教師為幼兒提供的環境。教師使用的指導策略,都不是為了給幼兒一種局部刺激或外部壓力,而是為了使幼兒將這些外部條件內化為追求成功的動力,為他們創造更多獲得成功的機會。
有的學者認為幼兒的自我意識水平和自我控制能力都很低,他們喜歡什么就要什么,心里有什么嘴里就說什么,所有的情緒、情感都可以從表情上表達出來,現實的情感是不需要用繪畫這種復雜的表現形式來表達的。但我認為在藝術的領域中,不能缺乏情感智慧。在兒童繪畫動因的分析中提到,情緒與情感是兒童繪畫的動力因子,也就是兒童繪畫的內部動因。在潛意識情感對兒童繪畫的解釋中也提到,兒童是畫他們感覺到的東西,而不是他們知道的東西,圖畫是兒童的情緒、潛意識的思想和感情的一面鏡子。只有在情感智慧的帶動下,才能深入地感受心靈的呼喚,激發幼兒繪畫創作的欲望。因此,情感智慧對美術活動具有重大意義。
四、運用情感智慧激發幼兒進行藝術創作的策略
1、循環激發策略
引導幼兒思考的過程是:感受→表達→感受→表達。如在《心的色彩》美術活動中,1.孩子們觀察各種顏色,體驗不同顏色的感覺。2.大膽表達。3.想一想自己最喜歡的顏色,把它畫在心形里。4.說出自己對這種顏色的感覺。結果心的色彩五顏六色,孩子們說:橙色代表太陽下山的時候,天藍色是在海洋里游泳的感覺,土黃色代表緊張,黑色是大地,粉紅色感覺在雨中散步的浪漫。我問:“什么是浪漫呀?”“不知道。”雖然孩子對詞義不太清楚,但我們不能否認他的感覺與理解。
2、遞進激發策略
引導幼兒思考的過程是:感受→聯想→遷移→表達。如在《情緒臉譜》藝術活動中,1.引導孩子感受當時的心請,找一個表情去表現。2.把當時的表情與臉譜的畫面聯想在一起。3.遷移變化創作成各種各樣有趣的臉譜。雖然以成人的眼光看不出所以然,但孩子們能清晰地告訴我:這是奇怪、開心、氣憤等。這證明幼兒能夠了解自己的情緒與情感。如在《小蜜蜂》繪畫活動中,請每位幼兒畫一只“代表自己”的小蜜蜂。1.想一想自己的喜好、特點。2.把自己代入小蜜蜂的角色。3.進行想象、創作。最后,雖然題材一樣,但每只小蜜蜂都具有個性色彩。有的蜜蜂穿著溜冰鞋,有的在射箭,有的扎著小辮子,可愛極了!如《兒童心情變化天氣圖》,1.回想自己的心情如何,為什么?2.啟發幼兒把心情變化與天氣變化聯想在一起。3.畫一張天氣圖代表此時此刻自己的心情。結果,火辣辣的太陽代表生氣,威威說:“因為剛才我被同伴打了一下,所以,我畫了個火辣辣的太陽。”秋天的落葉代表傷心,漫天云彩代表高興。經過活動后,孩子不但能了解自己的感覺,而且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并以良好的方式進行表達。
3、交互激發策略
引導幼兒思考的過程是:感覺→表達→反思→表達。21世紀的新一代應該是活潑、開朗、合作、寬容、懂得付出感情、關心別人的一代。在制作《心意卡》活動中,我們注入了這一思想:1.在母親節來臨之際,讓孩子們感受往日親人對自己的關懷。2.想想自己是怎樣關心親人的?3.做一張心意卡表達對親人的祝福。結果卡上都寫滿了祝福語。在《小小花朵的夢想世界》主題活動中,1.回想自己與參觀過的山區孩子的不同,激發幼兒的同情心。2.自己應如何珍惜現在的生活環境?3.說出自己的夢想。孩子們有了以下的夢想。“我希望世界上的小朋友都能上學讀書。”“我希望世界上不再有戰爭”。“我希望長大能當醫生,幫助所有的病人”等。
在藝術活動中運用情感智慧為激發點,不但能開拓藝術題材的空間,體現美術與情感的關系,有效激發幼兒進行藝術創作,而且還有利于教師更好地關注兒童心理狀況,了解孩子的思維方式,因此,該研究的價值不僅僅在于美術。
目前許多家長和教師過分強調幼兒在語言、計算方面的發展,認為孩子只要多識字、會數數、能做題,就是聰明的好學生。其實不然,幼兒教育是一個全面的、系統的教育。我們應該讓幼兒在體、智、德、美各方面都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