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兔寶寶找快樂》是中班主題活動課程下學期第一個主題《我喜歡》中的一節語言活動。它是一篇充滿濃郁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整篇童話語言通俗,主題單純,充滿生活情趣。更巧妙的是故事的開始部分設置了一個懸念,留給幼兒一個想像、思考的空間,讓孩子通過故事去體驗和理解。同時這篇童話所表達的懂得幫助別人才是真正的快樂的內涵,有利于培養他們正確的道德態度和良好的道德情感。所以這節活動既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
活動名稱:《兔寶寶找快樂》
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兔寶寶尋找快樂的過程。
2、能積極參與活動,愿意大膽交流自己的想法。
3、感知兔寶寶情緒變化的原因,懂得幫助別人才是真正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兔寶寶尋找快樂的過程,感知兔寶寶情緒變化的原因,懂得幫助別人才是真正的快樂。
活動準備:小動物頭飾、課件、手偶、《幸福拍手》音樂、故事配樂
活動過程:
一、快樂一分鐘
音樂律動:教師提問:“小朋友來到這里你們開心嗎?讓我們把快樂的心情跳出來吧!律動表演:《幸福拍手歌》
我們開心了可以跳一跳,還可以怎樣表現呢?
二、分段播放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師:我們小朋友都非常開心,有一個小動物它開不開心呢?我們來看一看。
1、播放PPT圖二,感受兔寶寶的不快樂。
師:“它快樂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師小結:它的名字叫兔寶寶,不知為什么?兔寶寶總感到自己不快樂,誰也沒見它開心的笑過。
2、播放PPT圖三
師:兔寶寶看到小動物們都在做什么?他們的心情怎么樣?
師小結:兔寶寶看見小貓咪在釣魚,小喵咪很快樂,兔寶寶不快樂;兔寶寶看見小山羊在割青草,小山羊很快樂,兔寶寶不快樂。
3、播放PPT圖四
師:看到兔寶寶不快樂,小貓咪會不會幫助它呢?
師小結:小貓咪和兔寶寶是好朋友,小貓咪要幫助它找到快樂,給它出了一個主意。小貓咪會給兔寶寶出了一個什么主意呢?
4、分段播放PPT圖五、六、七畫面,幼兒進一步了解兔寶寶尋找快樂的過程。
師:兔寶寶采蘑菇時遇見了誰?看到小黃狗的汽車熄火了,怎么說的怎么做的?
他在回家的時候遇見了誰?發生了什么事?他是怎么樣幫助他的?
從小猴家出來遇見了誰?怎么做的?
師小結:師分別逐圖講解故事內容。
4、播放PPT圖八,進一步懂得幫助別人才是真正的快樂。
教師提問:小貓咪問兔寶寶找到快樂了嗎?
小貓咪給兔寶寶出的是什么主意?
三 、完整的欣賞故事
1、師:老師把兔寶寶幫助別人的事編成了一個好聽的故事,名字叫《兔寶寶找快樂》教師配樂講故事(手偶)
2、教師提問:兔寶寶開始不快樂?后來為什么又快樂了?
它找到的快樂是什么?
四、故事表演,滲透教育
請幼兒分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五、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讓我們也幫助別人做好事,像兔寶寶一樣找到這樣的快樂,好嗎?讓我們出發吧!(退場)
活動反思:中班語言活動《兔寶寶找快樂》向幼兒展示了一個快樂、有趣的童話世界。它采用擬人的手法,把兔寶寶找快樂的經過描寫的形象逼真。情節并不復雜,但充滿了懸念,故事通過小貓咪給兔寶寶出主意,兔寶寶按小貓咪出的主意,在幫助別人中找到了自己的快樂,從而讓幼兒體驗幫助別人后的那種快樂,是一篇具有深刻教育意義的好教材。
首先我根據中班期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發展特點,5至6歲的幼兒理解能力還很膚淺,注意力往往受興趣的影響和支配,需要教師恰當、巧妙地引導幼兒理清故事脈絡,理解故事內容。現在絕大多數幼兒都是獨生子女,缺乏一定的愛心,不懂得去關心別人,向幼兒進行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情感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新《綱要》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根據這一要求,制定了第三個教學目標。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師幼互動。因此,活動中我除了挖掘教師自身的教育價值,以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還注意挖掘此活動中所隱藏的教育價值。
【中班語言《兔寶寶找快樂》有教案和音樂】相關文章:
上一篇:故事《兔寶寶找快樂》PPT課件
下一篇:大班語言:狐貍又見烏鴉(有音樂)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