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兒童繪畫屬于素質教育的范圍,是兒童依照自己的觀察方法和思維方式所畫的畫,和專業繪畫并非一回事,兩者不能混為一談。兒童繪畫從繪畫藝術發展來說,是人類從事藝術活動的一個特殊階段,它伴隨著兒童成長,反映兒童的天性,表現兒童的思維活動,是兒童用于表達思想感情的特殊視覺語言。
兒童繪畫本身無好壞可言,專業繪畫卻有水平上的顯著差異。對于專業畫家來說,繪畫是他們的一種生存方式,在滿足自我表達需求的同時,其價值更多地由社會決定,得到社會特別是同行的認可,是每個專業畫家的必然追求。但對于兒童來說,繪畫只是他們認識世界,表達對世界理解的一種手段,其根本價值在于促進兒童的發展,提高兒童對生活和世界的感悟,正如許多美術教育家所總結的,兒童繪畫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條有效途徑,對發展兒童的想像力、空間思維能力與創造力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參考消息》曾有一篇報道介紹了美國學校的繪畫試驗教育。參加實驗的學生在基本課程外要接受繪畫訓練。結果表明,這些學生的學習整體成績明顯好于沒有參加實驗的學生,其原因是繪畫鍛煉了右腦,從而促進了整個大腦的開發利用。可見,只要不是抱著必須當畫家的目的學畫畫,而是通過畫畫提高素質,開發想像力和創造力,對兒童來說,學習畫畫就是有益的。成人應正確認識兒童繪畫的本質特點及其與專業繪畫的區別和聯系,才能正確引導兒童,減少盲目性,讓兒童在學習畫畫的過程中享受到真正的歡愉和樂趣,促使其各方面能力得到發展。
一、兒童繪畫與專業繪畫各自的特點
(一)兒童繪畫的特點
兒童繪畫一般是指12歲以前孩子的繪畫。而4-6歲學齡前兒童的繪畫思維又是最為活躍的,7歲以后兒童開始具有寫實能力。兒童繪畫實質上反映兒童認知的過程、兒童本身具有的繪畫潛能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兒童一般都喜歡畫畫。可以說,當兒童有表現自身生活的欲望時,就會產生真正屬于兒童自己的繪畫。
兒童繪畫有幾個較明顯的特點:記憶性、符號性、描述性、夸張性等。兒童所畫的往往不是真實的刻板反映,特別是早期的兒童繪畫不是表現他們看到的現象,而是畫他們知道的或者記憶的形象,并使用一種象征符號來表達,即把要表現的事件、情景用符號做一種示意性表述。兒童還往往喜歡通過夸張的形象傳達對所經歷的事的感受,或根據生活經驗通過聯想創造出虛構的形象或場景,同時還會自發地把生活中的事物加以排列組織、裝飾或美化,使其具有美感。
兒童繪畫一方面反映兒童心理發展水平,另一方面也促進兒童心智成長。繪畫本身對兒童的感知能力、記憶能力、想像能力和創造思維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所以應經常帶兒童參加戶外活動,參與社會生活,豐富其感性認識,增強其審美感受能力。通過繪畫把經常處于靜態的思維激活,對發展兒童的創造力是頗有裨益的。
(二)專業繪畫的特點
專業繪畫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評價指標:技術性和藝術性。所謂技術性是指畫畫的技能,包括造型能力、表現力等。繪畫技能要經過系統的、科學的訓練才能掌握,如素描、色彩、速寫等,不同的畫種又有不同的表現技法,例如油
畫講究色彩與質感,國畫講究筆墨與意境等。所謂藝術性則是指繪畫創作中反映出來的藝術精神和藝術效果,它反映了畫家對社會的認識、對人的認識、對藝術的認識及其文化底蘊和藝術修養。藝術性必須借助于技能才能反映出來,沒有技能就談不上藝術性,同樣,沒有藝術性;再好的技巧也很難激發出來。
可見,與兒童繪畫不同,對專業繪畫采說,技術性與藝術性兩者是辯證統一的,缺一不可,而兒童繪畫顯然不會也不可能強調技能。在了解兩者各自特點的基礎上,也就有必要進一步分析兒童繪畫與專業繪畫的區別和聯系。
二、兒童繪畫與專業繪畫的區別和聯系
(一)兒童繪畫與專業繪畫的共通點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布魯納認為:“不論是兒童憑自己的力量所做出的發現,還是科學家努力于日趨尖端的研究領域所作的發現,按其實質來說,都不過是把現象重新組織或轉換,使人能超越現象再進行組合,從而獲得新的領悟而已。”從這種意義上而言,兒童的畫與大畫家的畫差別只在于他們認識發展的程度和經驗不同,他們進行的繪畫活動并沒有本質區別。
有時候,我們把一些大師較為抽象、變形的作品與幼兒的畫放在一起,的確看不出兩者在技術上的懸殊差別。從藝術表現本質上看,兒童繪畫是兒童視覺感受的自然流露,是一種無意識再現,反映的是他們的認識能力,也就是說,是因為他們還不能畫得與實物一樣,所以其繪畫才表現出那種雅拙的趣味和獨特的怪誕效果。不少美術專業的專家教授之所以會被兒童繪畫作品所吸引并產生共鳴,顯然不是因為兒童繪畫的技巧,而是因為兒童繪畫中那種寶貴的真實表現和自然流露,其中往往蘊涵著一種感動人的力量,能夠撥動人的心弦。
瑞士畫家保羅克力和立體派畫家畢加索之所以被稱為大師,也正是因為他們能跳出成人的眼光和心態,用兒童的純真去看待世界、感悟人生,從而使其繪畫能觸發人們回首過去,回憶童年,重新體驗人生的快樂。正是從這一意義而言,兒童的畫與大師的畫具有相通之處,都有一種雅拙的美,主要表現在藝術的“樸”與“真”上,這是他們在藝術創作上共有的特征。不過,在此也有差別,兒童作品表現的是兒童天然的樸素與純真,藝術大師追求的返樸歸真則是一種超越生活真實的藝術境界,這種境界雖然恰恰是兒童的一種自然存在狀態,但這種“樸”“真”的藝術風格卻不是兒童的自覺追求。
(二)兒童繪畫與專業繪畫的區別
如果說兒童繪畫有技能的話,那么“涂鴉”就是他們的技能。一般兒童繪畫都是先用線勾畫出形體,然后再涂上顏色。
兒童在繪畫時一般不受現實生活的約束與限制,只要能夠正確引導、啟發兒童的感受,幫助兒童分析對象特征,激發兒童的表現欲望,增強他們大膽果斷地去畫的信心,兒童就能自己畫,根本不存在什么技能問題。
與兒童繪畫相反,技能是專業繪畫的主要特點之一,沒有技能、技法就不可能是專業繪畫。在技能方面,專業繪畫又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基礎技能,二是專業技能。基礎技能指造型原理,包括構圖、造型結構比例,透視空間、明暗、光色等;一般以
素描、色彩為主要練習手段,以對客觀的研究為依據。專業技能則是指不同畫種的技能技法,如油畫用油彩造型,講究質感、色調、筆觸等,中國畫用線和筆墨造型,講究意境效果等。不同畫種又分為不同的科目,如油畫又可分為人物畫、風景畫、靜物畫、歷史畫,國畫又可分為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等等。這些不同的科目都有自己具體的技能技法要求,以藝術表現力為其區分依據。
基礎技能與專業技能都要在具有一定的抽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與空間組織能力的基礎上,并通過一定時間的實踐才能掌握。一般來說,這些技能的學習是美術院校的教學內容。此外,專業技能的掌握除了課堂練習外還需要各方面的知識與學養來培育,包括中外美術史、文學、戲劇、音樂、舞蹈、電影等,同時還需要學習和借鑒一些優秀藝術作品。只有提高技能的運用與表達,創作才會有更深的內涵與藝術效果。由此可見,兒童繪畫與專業繪畫在技能上有很大區別,兩者在此沒有什么必然的聯系。但由于人們通常認為繪畫是一種技能,需要成人傳授,所以致使兒童繪畫常常走人這樣一個誤區,即把學習成人的技能、技法或臨摹一些名師的作品當成是兒童學習繪畫的主要內容與目的。這是對兒童的嚴重誤導,也是違背兒童繪畫的原則的。
一些兒童美術輔導班為了迎合一些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風”的迫切心理,大搞什么速成畫法,讓學齡前兒童反復單一地臨摹一些名家的作品如牡丹、奔馬、青蝦、魚、蟲之類,效果的確是立竿見影,兒童的畫看上去跟原作差不多。一些樂不可支的家長甚至由此產生“大師的道路并不遙遠”的幻想,殊不知這僅是兒童的一種模仿而已,與其繪畫能力的發展并沒有多大聯系。可以說,如果把學習技能作為兒童畫畫的目的,將不僅不能培養兒童的繪畫能力,反而會使兒童的才能受到壓抑,極大地縮小兒童的創造空間,限制兒童的創造力、想像力與觀察力的發展,只會讓兒童背上學技藝的沉重負擔。更為可悲的是,有一些兒童美術教師也會過早地向兒童講授專業繪畫的技能知識,讓兒童按他們還不能理解的知識去畫,按成人的方法去畫,結果只是束縛和影響了兒童繪畫能力的發展。
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請十多位兒童畫人物寫生,第一張作業用一節課時間,讓兒童通過直觀感受畫,成人沒有任何指導;第二張作業則先由教師講解人物頭部的基本比例和畫法,然后讓兒童作畫。結果全體兒童在第一張作業中根據自己的觀察,都能用線條生動地勾畫出人物的形象與特征,而在第二張作業中,除一名兒童勉強畫出外,其他人竟連形狀都畫不出來。此類實驗的例子還有很多。這說明過早地向兒童灌輸專業繪畫技能的理論和知識,反而會收到相反的效果。這樣的畫盡管兒童也能畫,但并不反映兒童的認識、情感與興趣以及他們獨有的思維方式和表現方式,因此即便技能水平很好,也是不可取的。當然,我們并不是要一刀切,有些小學高年級的兒童,其邏輯思維已得到一定發展,能初步運用邏輯推理判斷事物,因此可以適當學習一些素描、立體造型的方法。但對多數兒童來說,這種學習仍是比較困難的。實際上,這些技能技法是美術專業院校才
有必要關注的內容,我們根本沒有必要強求兒童掌握。
總之,兒童繪畫屬于素質教育的范圍,是兒童依照自己的觀察方法和思維方式所畫的畫,和專業繪畫并非一回事,兩者不能混為一談。兒童繪畫從繪畫藝術發展來說,是人類從事藝術活動的一個特殊階段,它伴隨著兒童成長,反映兒童的天性,表現兒童的思維活動,是兒童用于表達思想感情的特殊視覺語言。由于兒童幼稚、單純,所以他們的畫不受任何限制,也沒有任何清規戒律,由此形成了兒童畫所特有的雅拙、夢幻甚至荒誕的特點。兒童繪畫的特征是兒童心智和心緒的自然表現,受技能的局限,兒童畫中所表現的藝術趣味并不是兒童的有意追求,而是兒童天性的自然流露。這是兒童繪畫與專業繪畫最根本的區別。兒童繪畫是人類參加藝術活動的初級藝術創造,因此,我們對兒童繪畫的價值應倍加珍重。
對兒童繪畫,我們要用平常的心態來對待,不要有太多的功利心,更不要用這種心態去影響兒童。學齡前兒童繪畫的內容和形式十分寬泛,只要是兒童生活接觸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成為畫畫的內容。兒童從事繪畫活動本是很自然的行為,他們畫完了有時又破壞掉,因為在他們看來畫畫不過是玩耍而已,他們常常是在涂涂抹抹中不知不覺地成長起來的。我們不要給他們施加壓力,使他們過早地背上沉重的學技能的負擔,也不要強迫他們去畫,當兒童產生了繪畫的積極愿望時,他們就會畫得很好。
來源:學前教育研究
潘紹元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藝術與設計研究室
【淺談兒童繪畫與專業繪畫的區別與聯系】相關文章:
下一篇:放手讓幼兒自己作畫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