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疏忽了生生間的交流,應為幼兒創設時機,搭建平臺,給幼兒一個展示、分享的機會,使孩子的經驗得到傳遞、知識得以積累。
一天,我們走出園門,去參觀周圍的環境,找找有些什么樣的房子。孩子們一邊看,一邊嘰嘰喳喳地說了起來“我看見了高高的樓房”“我看見和我家一樣的二層樓房”“這是商品房”“這房子很高,所以屋頂也看不見”。楊文浩又說:“你看,這房子屋頂兩邊翹起來的,像鳥的翅膀”,吳家偉說:“我家房子屋頂時平平的,像梯形”,包晨怡說:“我家的屋頂是尖尖的像三角形”。孩子們發表著自己見解。突然,陳怡小朋友說:“咦,為什么房子的屋頂不一樣的呢?”
我發現了孩子的熱點問題,抓住他們的興趣點,接過他們的話題,說:“是呀,屋頂為什么要造各種各樣的呢?”讓孩子對此問題展開更深的討論。有的說:“為了好看”“為了方便”等等,是不是有更多的答案,我們回家去和大人一起再去查查資料或問問造房子的人。
分析與反思:
在這一次的活動中,我學會了靜靜地觀察、仔細地傾聽幼兒的交談,及時抓住幼兒的興趣點,順著幼兒的問題再次發問,讓幼兒有一個更深的思考。問題是開啟知識的鑰匙,有了問題才會去思索、才會去探討。我給幼兒留出了時間和空間,讓幼兒在問題中去尋求知識。
在幼兒的探索中,我學會等待,因為一顆智慧的種子萌芽需要時間。孩子們話來了一幅幅房子的圖形,“這尖尖的屋頂,下雨適于水流下來快”“兩邊翹起來的屋頂,像小鳥的翅膀,好看”“平平的屋頂可以裝燈和旗幟”……
我又學會以欣賞的目光、贊賞的語言去肯定幼兒。會不會還有其它發現呢?我繼續等待著。
但是我疏忽了生生間的交流,應為幼兒創設時機,搭建平臺,給幼兒一個展示、分享的機會,使孩子的經驗得到傳遞、知識得以積累。
【案例:房子真漂亮】相關文章:
上一篇:案例:老師,我錯了
下一篇:案例:大班案例:探索活動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