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討論、定稿、修改、集體備課出成果
備課是上好一節活動課的基礎,沒有充分的課前準備,教師要想成功上一節課幾乎是不可能。于是領導抓、教師寫,教案是否詳實、書寫是否認真成為教師備課好壞的標準。教師拿出大量的時間抄寫參考教案以應付檢查,已成為不公開的秘密。那么如何進行備課如何書寫教案才能實現備課的革命呢?我園于2000年開始進行備課改革,在此基礎上2001年開始教案書寫的改革,通過實踐,有了一些收獲與大家探討。
集體備課分為以下四個環節:
(一)預先熟悉教材,制定下周活動內容。
根據本班幼兒特點,以教材為依托,把中心活動作為軸心,教師提前制定出本班下周的活動內容,對課本活動內容及所添加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制定一個活動計劃草稿。這一草稿要在周六前完成,以便在周六上午的集體備課中使用。
(二)以級部為小組,醞釀討論定盤子。
根據教師活動課內容的不同,分為小班級部、中班級部、大班級部,討論由組長組織,大家對各班制定的活動計劃草案和教師的授課的方案進行集體醞釀討論,最終統一意見,拿出最佳方案。
(三)由一人執筆,最佳教案打印出籠
最佳方案定下后,由一名教師把整整后的最佳教案上微機打印,然后分發給大家,完成教案的統一備課任務。教師輪流上機打印,省去了大部分教師寫教案的時間,使教師騰出更多的時間進行教材分析和教學研究,提高了教學質量。
(四)立足本班實際,進行個案的修改
孩子各方面存在的差異,使每個班都有自己的特點。以級部為單位制定出的方案,雖然集結了大家的智慧,但具體操作與方案還是存在差別,教師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進行修改,以達到教案與教師教、幼兒學的完美結合。
通過一學期的摸索,幼兒園采用以上備課方式有以下特點:1、節省教師的備課時間,使教師有充足的時間與孩子進行接觸和交流。2、集體備課能充分發揮幼兒園的團隊精神,真正實現了強幫弱、老帶新、快攜慢。3、集體備課還促進了幼兒園的教研工作的開展。
二、三思、二改、一動手,教師備課新架構
經過兩年的備課改革,教師整理出了一套優秀的適合我園教育教學的教案,對于這一套教案,教師愛不釋手。如何發揮這套教案的作用,在原有基礎上又有所創新?新學期開始我們探索出了教師備課的新架構。
(一)思考,新創教案的活靈魂
集體備課能充分發揮集體討論優勢,當去年教案擺在教師們面前時,通過教師們理性的思考,得出的結論是:教師換了、孩子變了、事物發展了,因此,即使是去年剛剛用過的教案也要有創新。
1、對新課程的思考
當教師在集體備課時,首先還是研究教材,創新課程,針對我園孩子的現狀,分析思考出教案的內容和形式。
2、對原有教案的思考
當新的教學模式已經基本上形成時,級部組長在把原有的教案發給參加討論的教師,讓每位教師思考原有教案出籠的原因,從原有的教案中尋找閃光點。
3、對幼兒新發展要求的思考
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是否能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教師能否接受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貫穿到自己的工作中,需要在備課和書寫教案時就引起教師的考慮。
(二)改動創新,教研成果的細化記錄
通過大家的討論和思考,新的課程、新的教案已經出籠,是繼續通過打印,制作出新的教案,還是在原來教案的基礎上進行修改,我們采用了最省時省力的教案修改。
1、一改教案新備課與原教案中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填刪教學過程,新教案在老教案中得到重生。
2、二是課程內容的添加和刪除。萬事萬物都在發生著變化,去年的新聞今年成為歷史。原來還是幼兒的一個興奮點,而今孩子已不感興趣。抓住孩子的好奇心,隨時增減活動內容,在教案修改時要集體動手,豐富教學的新內容。
教具使用的恰當與否直接影響著一堂課的效果,教具制作的新穎與否直接影響著孩子上課的興趣。集體備課中根據活動需求集體制作所用教具是我園備課活動中又一亮點。在制作教具時,既要突出節儉性又要體現新穎性、活動性、興趣性。
通過多年的摸索,我園在集體備課方面取得了不少的經驗。當然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不少的缺陷,還有待我們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斷改進,希望各位老師、各位幼教同仁提出更好的集體備課的意見或建議。
【幼兒園集體備課的環節和教師備課新架構】相關文章:
上一篇:優化主體性管理 增強團隊凝聚力
下一篇:幼兒園英語日常用語和教學用語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