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戲是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一種教育活動形式,是“人為創設自然情景下的幼兒游戲”,兼有教育性,與自主性。自主游戲又是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而自然結合的活動小組,因而它有利于實施個別化教育,激發幼兒自主性、積極能動性與創造性,從而促進其個性潛力的發揮,促進其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一、還給幼兒更多的自由和主動權,促進幼兒創造性的發展
教師要充分發揮游戲這一主導活動的特殊作用積極的帶給幼兒愉快的情緒體驗。在游戲中,幼兒沒有心理壓力,可以展開想象,逼真地扮演著各種成人在社會中的角色。老師注重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想象,引導幼兒操作、體驗、探索、發現學習,鼓勵幼兒動手、動腦,參加創造活動,培養幼兒的創造力。例如,鼓勵幼兒在游戲中遇到困難時,要自己努力去想辦法解決,學會協商角色分配。每一個小小的“突破”,都會使孩子產生成功的愉悅,激起自信心,增強獨立性和堅持性。
二、經常組織幼兒多討論,促進幼兒獨立性的發展
幼兒受其身心發展水平限制,認知能力、分析判斷能力、自我評價能力都在最初的形成階段,其行為較多的受成人等外部條件的影響,比成人表現出更多的順從型。教育家蒙臺梭利十分重視幼兒的獨立性的培養,她說:“教育者先要引導孩子沿著獨立的道路前進。她認為,兒童自身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應尊重幼兒的自主性、獨立性,放手讓他們在活動中發展。遵循這樣的原則教育孩子,就能培養其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自主游戲中教師更要注意創造機會,經常組織游戲后的討論和評價,培養幼兒自己作選擇和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讓幼兒充分感受到自己有選擇、探索、表達的自由。幼兒具有好奇好問的天性,對待他們所提出的問題,教師常常很耐心地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忽略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教師應注意啟發他們自己動腦筋嘗試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必擔心失敗和批評,可以大膽發表自己與眾不同的意見。
三、發揮同伴的相互作用,促進幼兒不同個性的發展
兒童個性的發展和兒童社會化都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交往,這種相互作用就童年期來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兒童與父母之間的相互作用、兒童與同齡伙伴之間的相互作用。兒童在一起互相模仿、互相學習以及互相評價,使他們的社會性、自我意識、自我形象及自尊都得以逐漸的建立和發展起來。簡而言之,同齡伙伴的關系對幼兒個性和幼兒社會化過程都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那么如何在自選游戲中體現伙伴之間的教育作用呢?
根據觀察結果,我把幼兒的表現做了分析歸納,對于幼兒的不同表現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指導。首先,我們對那些游戲持續性差、目的性不強、游戲水平較低的幼兒采取了“以強帶弱”的方法。比如,李文輝,梅雪等小朋友。由于他們游戲水平較低,操作能力差。所以他們在哪游戲時都玩不好。他們較多選擇是益智區玩具。但是又插不出什東西來,取而代之的就是亂來。針對這情況我首先帶他們去欣賞別人制作的玩具作品,從而誘發幼兒與同伴游戲的興趣。同時有鼓勵能力強的幼兒主動與他們游戲。環境及教育作用是很重要的。由于能力強的幼兒的行為影響著他:玩具作品有吸引著他,所以他們也很快動起手來操作。每當我來到這些孩子身邊時,他們都是帶著成功的喜悅,爭著讓我來觀看他們插的玩具、搭的積木等。這些孩子們在同伴的影響下得到了成功的樂趣,建立起了自信心,這對他們的個性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自主游戲帶給幼兒快樂、經驗、思想、健康,是促進幼兒個性發展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重要的教育手段。在人類發展飛速的時代,教育應該努力促進幼兒的自主性,注意培養幼兒良好個性,使他們能主動探索知識,形成良好的習慣,成為有創造性的一代新人。
【在自主游戲中促進幼兒個性化發展】相關文章:
上一篇:百玩不厭的游戲:跳房子
下一篇:游戲指導中應注意的三中關系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