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游戲的分類
1.創造性游戲——指以幼幼兒自由創造為主的游戲,游戲中幼兒完全可以按自己的需要、興趣和意愿進行活動,不受外顯規則的約束。具體包括角色游戲、結構游戲、和表演游戲。
2.規則性游戲——指以教師組織和創編為主的游戲,游戲中的幼兒行為必須受到規則的限制,服從規則所要求的步驟、玩法進行活動,游戲的結果是幼兒在游戲中要努力達到的目的。這類游戲常常是為教學服務的,包括體育游戲、音樂游戲和智力游戲。
二、游戲的指導
正確觀念與態度:游戲中兒童是主人,是幼兒在游戲,而不是教師在游戲兒童。
★與幼兒相處的原則:
A以同理心接納幼兒(將心比心,體會理解幼兒、滿足幼兒各種需要、體諒容忍幼兒行為與過失、分享幼兒成功的快樂);
B以平等心與溝通(在幼兒面前隱去權威形象,以同伴身份參與游戲、欣賞游戲,不要以老師的權威壓制幼兒)。
。ㄒ唬、創設游戲環境
1.預先經驗準備:參觀、討論、講故事、談話以及各種教學活動。(生活經驗越豐富,知識技能越充分,游戲的主題、情節、技巧和內容也就越豐富)
2.保證游戲時間:種類游戲時間比例恰當(各種游戲對幼兒的發展側重不同,不能偏廢任何一種游戲);保證自由游戲時間;游戲時段的恰當安排(角游、表游要半小時以上才能盡興);
3.提供空間與材料:要使材料的數量、種類、材料的功能、特征,適應不同年齡、不同水平的幼兒,對不同游戲、不同發展的需要,以保證幼兒盡可能多的選擇機會。
(二)、觀察游戲過程
1。隨機觀察:捕捉幼兒從他的語言、動作、表情中所發出的信息(目的是了解幼兒行為動機、即時需要、意愿、困難、情緒)為依據,以便把握干預時機,滿足游戲需要,推進其活動。
2。有目的的觀察:有目的有針對性地了解幼兒現有的發展狀況、發展的個別差異、發展的最近趨,作為教育的依據,以便因材施教,不斷調整教育方案,為教師進一步創設環境提供依據。
觀察幼兒游戲行為時的問題:
◆此時幼兒的興趣是什么?
◆幼兒的這個行為能堅持多久?
◆幼兒對這個行為的已有經驗有哪些?又擴展哪些新經驗?
◆幼兒的這個行為的目的性如何?
◆有哪些因素會影響這個行為的延伸?(動作技能、經驗等)
◆幼兒合作情況?(技巧、主動交往或被動應答、成功或失。
◆幼兒的情感體驗怎樣?(積極或消極)
◆幼兒對情緒的控制怎樣?(過分、適當、不易)
(三)、支持游戲進展
1。材料的支持:持續地支持幼兒延伸和擴展游戲。
◆當原有材料不能滿足幼兒當前游戲的需要時,可以適時增添新材料;
◆當幼兒對某些新材料感到困惑而不會使用時,老師可以示范材料的使用方法;
◆當原有材料的玩法在幼兒的認知范圍內已經玩盡,,在低水平重復或準備放棄時,老師可以展示材料的多種玩法,使幼兒意識到材料的多種轉換;
◆當幼兒的想象表征受到材料的限制時,老師可以提供替代物的選擇和建議;
◆當幼兒在游戲中發行對材料的操作技能困難時,老師可以幫助解決。
1。語言的支持:根據幼兒當時游戲的方向,提出問題或建議,并最終給予肯定和贊許。
◆必要時提醒規則;
◆促進人際互動,使幼兒考慮他人的需要、想法、感受,學會商量;
◆引導經驗學習,幫助幼兒運用已有經驗,啟發新經驗,建立新舊知識的溝通;
◆啟發解決問題,以有意義的方法引導幼兒探索和發現。
。ㄋ模⒔槿胗螒蜻M行干預
1。干預原則:
★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
★尊重幼兒的游戲意愿;
★尊重幼兒支配游戲材料的權利(材料取用便利、豐富、多功能、實用)
2、干預形式:平行游戲、共同游戲、情緒感染、行為暗示、群體影響。
3、干預時機:①當幼兒并不投入所構思的游戲想象情境時;②當幼兒難以與別人溝通互動時;③當幼兒一再重復自己原有的游戲行為,進一步延伸和擴展有困難時;④當幼兒缺少材料,使游戲難以繼續時;⑤當孩子發生游戲技能的困難時;⑥當游戲中出現負面行為效應時。
【幼兒園游戲的指導】相關文章:
上一篇:一日活動中怎樣合理選用民間游戲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