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音樂游戲是幼兒游戲活動中的一種,由于它將音樂活動內容溶于游戲的形式中,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受音樂、理解音樂、改編歌詞、創編動作。從而使幼兒在情感上獲得美的陶冶。所有音樂游戲能培養幼兒的想像力、提高幼兒的審美力、豐富幼兒情感、形成良好的創造心理素質,使幼兒的情感形成良好的創造心理素質,是幼兒創造力的萌發劑,也是培養新世紀人才的必然結果。
那么,如何通過多種形式的音樂游戲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呢?
一營造能鼓勵幼兒大膽創造的氛圍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為幼兒創造一種寬松、民主、自由的氣氛,讓他們能自由思索、大膽想像、主動實踐。才能萌發幼兒的創造力。并使幼兒的創造力發揮到最高峰。例如:在幼兒進行半日活動環節時教師彈奏不同的音樂節奏讓幼兒按節奏進行活動,真正發揮其創造力。音樂游戲本身是一種創造性的游戲形式,只要我們為幼兒提供充足的音樂時間,選擇適合幼兒的游戲材料與活動,讓幼兒情不自禁地投入到音樂游戲角色中,在音樂的熏陶下隨心所欲,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進行欣賞音樂理解音樂,創編歌詞和動作。在充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與興趣的同時促進其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發展。如:小班音樂游戲《豬八戒吃西瓜》通過“吃西瓜”模仿逼真動作和理解3/4拍節奏,讓幼兒充分滿足了“豬八戒怎樣吃西瓜”的好奇心,創編了豬八戒吃西瓜的各種夸張而富有孩子氣的動作與表情。再例如:音樂游戲《小花貓和小老鼠》由幼兒扮演小貓和小老鼠。音樂起伏和環境的渲染,幼兒被歌曲中小老鼠那種偷吃和賊頭賊腦的動作及遇到小小貓是那種驚慌,恐懼的游戲情節所吸引,在老師的鼓勵下。紛紛參與到游戲角色的扮演中。隨著音樂的變化自由地創編各種動作和表情,使幼兒的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
二在教學中滲透必要的音樂知識與技能
幼兒的創造力思維活動是要憑借感性材料進行的,新的形象新的設想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對已有表象的選擇,加工和改組而構成的。因此,教師應通過各種形式的音樂活動鼓勵幼兒多看,多聽,多嘗試。從而達到發展幼兒感官,豐富幼兒生活。增長知識開闊眼界積累經驗的目的。為幼兒進行表現和創造提供更多的信息資源。例如:在音樂游戲《獅王進行曲》中。首先是讓幼兒通過欣賞音樂,了解有關音樂的故事情節,從而在腦海中產生一定的感性材料,在游戲中幼兒才能將這些感性材料結合音樂的結構圖特點進行加工,改組共同創編出:小動物吹號、獅王走、小動物走、獅王吼叫等游戲動作。又如:在玩音樂游戲《猴子爬樹》前。首先讓幼兒充分理解音樂然后帶幼兒把音樂展開,讓幼兒知道每個音符,每個休止符,每個音階,每個高低音交替出現所表示的含義。在樂曲中唱名層層潛進表示一步一步往上爬,其中休止符表示猴子東張西望的神態。而一組跳音來表示猴子爬上桃子樹并且在樹上跳來跳去的情景,又用了兩組下行音階來表示猴子看到了桃子樹主人來了急忙從桃子樹上滑下來逃走的情節,這樣既讓幼兒充分的理解了音樂。并且能讓幼兒準確地聽出哪個音樂該做什么動作,通過游戲發展了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最后教師精心設計活動,讓幼兒來分享“桃子”的活動讓幼兒品嘗桃子的甜香,真正達到寓教于樂。寓教于大自然中。
三注重對幼兒個性心理品質的培養
教師通過創設幼兒感興趣的內促進幼兒學習和發展的音樂游戲,鼓勵幼兒大膽去探索去創造,鼓勵幼兒獨立構思,自由創編。盡量與別人不同,并多給予引導和賞識,這樣幼兒大膽探索,獨立自信的個性品質就會逐步培養起來。教師還要充分利用音樂游戲的優勢多為幼兒提供集體創編的機會。讓幼兒在共同創編中體會到互助的力量,合作的樂趣。共同體驗成功的喜悅,從二樂于合作善于合作。例如:音樂游戲《小蝌蚪找媽媽》教師可以為幼兒創設環境,讓小蝌蚪(幼兒扮)到小河里去找媽媽,有的幼兒會用雙手合并作小蝌蚪,有的幼兒會用雙手做小蝌蚪是尾巴,隨是音樂叫著:“媽媽、媽媽你在那里”?自由自在地去找媽媽。這中正是合作團結的共同體驗與分享。幼兒在音樂游戲中。經過反復練習想辦法克服困難后取得成功的喜悅情緒和內心體驗,使幼兒逐漸養成做事克服困難,堅忍不拔,堅持到底的行為習慣。在音樂游戲“摘果子”中就成功地證明了這一大結果,最終內化為個性品質。
總之,我們在教學實踐中體會到。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音樂游戲是幼兒創造力萌發的催化劑,是促進幼兒創造力發揮的有效途徑,也是培養新一代人才的基石。
【淺談幼兒創造力的萌發劑―――音樂游戲】相關文章:
上一篇:如何激發和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下一篇:“做中學”在幼兒美術教學中的運用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