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教學中的保育
一、活動前的準備
1、與老師溝通,了解教育內容,準備所需物品
2、保證材料的安全性與充足
二、活動中的配合
在活動中要協助教師維持教學活動的秩序,關注幼兒的注意力及情緒。在遇到特殊情況出現時(如個別幼兒情緒異常激動、影響活動秩序、與小朋友出現爭執等),要運用恰當的方式,對幼兒進行教育,切忌大聲叫名字。在活動中,注意不要在教室中走來走去,不要打掃衛生,更不要打斷教師的話,以保活動的順利進行。
三、活動后的整理
1、整理使用后色材料,桌椅放好
2、活動后清潔活動時遺留的物品。
區域游戲中的保育
一、活動前的準備
1、熟悉區域設置、檢查區域材料,如有破損、缺失應及時修整、添加
材料要安全、衛生、具有教育性
2、材料按類擺放、剪刀、鉛筆要頭朝下放
3、了解自己負責區的各種材料、功能、操作方式
4、指導方法:角色指導、語言指導、示范指導、材料指導。
二、活動中的配合
1、關注幼兒活動、了解幼兒游戲水平
2、幼兒遇到困難時給予一定的幫助與指導,不能代替或包辦,可以以角色的身份參與到游戲中,以推動游戲的進行發現為題,及時反饋給教師
3、語言指導要輕、活動中的位置要恰當、觀察要勤、指導要及時
三、活動后整理
1、指導幼兒放回教玩具 2、做好衛生清潔工作,玩具、材料每周清潔消毒一次。
體育活動中的保育
一、活動前:
場地準備——安全檢查和場地布置。
材料準備——玩具和器械。
服裝準備——檢查孩子的衣服和鞋子。
二、活動中:
1、和教師一起根據動作的強、弱共同指導動作,關注:膽小的、孤僻的、活潑的孩子。
2、根據突發事件指導:幼兒之間出現的問題、玩具材料出現的問題。
三、活動后:
整理玩具器械,與教師一起組織幼兒回班。
大型玩具游戲中的保育
一、活動前,
1、檢查幼兒著裝。
2、快速沖刷廁所、消毒,整理盥洗室和活動室,開窗通風,帶好戶外玩具、紙巾、毛巾跟隨幼兒戶外。
二、活動中
1、檢查場地、玩具、器械是否安全。
2、參與活動,關注特殊兒童、個別指導、照顧體弱兒。
3、負責帶幼兒如廁、擦汗、換衣、擦鼻涕、提醒喝水等。
三、活動后
1、把帶出去的物品帶回來。
2、每人一條毛巾擦汗。
3、檢查孩子的出汗情況,要求出汗的孩子更換衣服。
技能比賽內容
每學期進行一次技能比賽,上學期:故事比賽,下學期:手工比賽
1.講故事比賽
一、比賽時間:
二、比賽地點:
三、比賽要求:
內容(20分)
1、主題突出、鮮明,健康、向上,能使幼兒從中受到教育;
2、結構合理,有故事情節。
口才(30分):
1、脫稿講述。2、普通話準確、流暢,有道具展示、表情生動、情感飽滿。
四、故事評比表
姓 名 |
故事名稱 |
得分情況 |
|||||
主題 (10分) |
結構 (10分) |
普通話 (10分) |
技巧 (10分) |
表現力(10分) |
總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手工比賽
比賽規則:統一提供材料或自備部分材料,在30分鐘內制作一件作品。
內容
姓名 |
用提供的廢舊材料制10 分 |
作品有觀賞性10分 |
自己創作10分 |
有一定難度20分 |
|
|
|
|
|
保育老師觀察記錄表
1.小班幼兒發展情況檢核表
幼兒姓名: 班級: 觀察教師: 日期:
行為指標 |
做得 很好 |
基本 可以 |
做不到 |
沒看到 |
1.在提醒下能自然坐直、站直。 |
□ |
□ |
□ |
□ |
2.情緒比較穩定,很少因一點小事哭鬧不止。 |
□ |
□ |
□ |
□ |
3.有比較強烈的情緒反應時,能在成人的安撫下逐漸平靜下來。 |
□ |
□ |
□ |
□ |
4. 能熟練地用勺子吃飯 |
|
|
|
|
5.在提醒下,按時睡覺和起床,并能堅持午睡。 |
□ |
□ |
□ |
□ |
6.在引導下,不偏食、挑食。喜歡吃瓜果、蔬菜等新鮮食品。 |
□ |
□ |
□ |
□ |
7.愿意飲用白開水,不貪喝飲料。 |
□ |
□ |
□ |
□ |
8. 不用臟手揉眼睛。 |
□ |
□ |
□ |
□ |
9. 在幫助下能穿脫衣服或鞋襪。 |
□ |
□ |
□ |
□ |
10. 能將玩具和圖書放回原處。 |
□ |
□ |
□ |
□ |
11. 在提醒下能注意安全,不做危險的事。 |
□ |
□ |
□ |
□ |
12.與別人講話時知道眼睛要看著對方。 |
□ |
□ |
□ |
□ |
13.能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恰當的禮貌用語。 |
□ |
□ |
□ |
□ |
2.中班幼兒發展情況檢核表
幼兒姓名: 班級: 觀察教師: 日期:
行為指標 |
做得 很好 |
基本 可以 |
做不到 |
沒看到 |
1.在提醒下能保持正確的站、坐和行走姿勢。 |
□ |
□ |
□ |
□ |
2.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不高興時能較快緩解 。 |
□ |
□ |
□ |
□ |
3.有比較強烈情緒反應時,能在成人提醒下逐漸平靜下來。 |
□ |
□ |
□ |
□ |
4.會用筷子吃飯。 |
□ |
□ |
□ |
□ |
5.每天按時睡覺和起床,并能堅持午睡。 |
□ |
□ |
□ |
□ |
6. 不偏食挑食,不暴飲暴食。喜歡吃瓜果、蔬菜等新鮮食品。 |
□ |
□ |
□ |
□ |
7. 常喝白開水,不貪喝飲料。 |
□ |
□ |
□ |
□ |
8. 知道保護眼睛,不在光線過強或過暗的地方看書。 |
□ |
□ |
□ |
□ |
9. 能自己穿脫衣服、鞋襪、扣鈕扣。 |
□ |
□ |
□ |
□ |
10.能整理自己的物品。 |
□ |
□ |
□ |
□ |
11.認識常見的安全標志,能遵守安全規則。 |
□ |
□ |
□ |
□ |
12.別人對自己講話時能回應。 |
□ |
□ |
□ |
□ |
13.能主動使用禮貌用語,不說臟話、粗話。 |
□ |
□ |
□ |
□ |
3.大班幼兒發展情況檢核表
幼兒姓名: 班級: 觀察教師: 日期:
行為指標 |
做得 很好 |
基本 可以 |
做不到 |
沒看到 |
1.經常保持正確的站、坐和行走姿勢。 |
□ |
□ |
□ |
□ |
2.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知道引起自己某種情緒的原因,并努力緩解。 |
□ |
□ |
□ |
□ |
3.表達情緒的方式比較適度,不會亂發脾氣。 |
□ |
□ |
□ |
□ |
4.能熟練使用筷子。 |
□ |
□ |
□ |
□ |
5.養成每天按時睡覺和起床的習慣。 |
□ |
□ |
□ |
□ |
6.吃東西時細嚼慢咽。 |
□ |
□ |
□ |
□ |
7. 主動飲用白開水,不貪喝飲料。 |
□ |
□ |
□ |
□ |
8. 主動保護眼睛。不在光線過強或過暗的地方看書。 |
□ |
□ |
□ |
□ |
9. 能知道根據冷熱增減衣服。 |
□ |
□ |
□ |
□ |
10. 會自己系鞋帶。 |
□ |
□ |
□ |
□ |
11.能按類別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
□ |
□ |
□ |
□ |
12.能自覺遵守基本的安全規則。 |
□ |
□ |
□ |
□ |
13. 別人講話時能積極主動地回應。 |
□ |
□ |
□ |
□ |
14. 懂得按次序輪流講話,不隨意打斷別人。 |
□ |
□ |
□ |
□ |
15.能依據所處情境使用恰當的語言。如在別人難過時會表示安慰。 |
□ |
□ |
□ |
□ |
4.幼兒心理個案觀察記錄表
姓 名 |
|
性別 |
|
年齡 |
|
班級 |
|
父親姓名 |
|
年齡 |
|
學歷 |
|
職業 |
|
母親姓名 |
|
年齡 |
|
學歷 |
|
職業 |
|
帶養人 |
|
家庭結構 |
|
||||
幼兒表現 |
|
||||||
與幼兒交 流情況 |
|
||||||
解決 策略 |
|
||||||
持續 關注 |
|
||||||
醫師 建議 |
|
實拍案例:保育老師講故事比賽(電教室有)
照片:保育老師手工比賽照片
例如:瓷盤畫、布藝裝飾畫、水果拼盤比賽
【保教常規工作微講座保育老師是如何做到保教結合的】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