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以信息技術為核心,以計算機應用為手段而實現的教育,開始滲透到教育領域中,如何把現代教育技術大膽使用于幼兒教育中并加以系統研究,是我們幼教工作者面臨的新課題。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在幼兒教育活動中,要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充分發揮各種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因此,我產生了這樣的設想:把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在幼兒教育中,能夠為幼兒提供一個身心愉快、主動學習和全面發展的良好環境;將之應用在教學活動中,會成為幼教工作者最為形象、直觀、生動的傳授工具,能夠為幼兒教育注入無限生機和活力;將之應用于幼兒園教育管理上,能夠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在工作中,我以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為核心,以解決教育教學問題為側重點,把現代教育技
術的資源優勢充分應用到我園的教育教學、管理服務各個領域中。
一、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應用
1.以多媒體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把幼兒教育變成一種“愉快教育”。
主體性教育是當今最令人振奮的一種教育觀念和教育理論,它是現代教育的核心思想,也是素質教育的精髓。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該是貫穿于各種游戲活動當中,做到寓教于樂,寓教于趣。通過實踐和研究證明,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是幼兒主體性得到體現的重要途徑。
如在語言教學中,我們充分運用多媒體計算機來創設一個輕松愉快、優美的語言環境,讓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激發幼兒的語言表達欲望。多媒體語言游戲活動《說說反義詞》,通過白雪公主和皇后的對話和動作,讓幼兒去理解善與惡、美與丑,用“龜兔賽跑”中的一幅畫面,來啟發幼兒說出快慢、高矮、大小、勤勞與懶惰、驕傲和謙虛等一系列反義詞。整節課僅用了三副畫面,老師也只是點了三下鼠標,但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幼兒參與的熱情非常高,教師的教態輕松自如,而教育目的卻輕而易舉地達到了,現代教育技術越來越促使我們的幼兒教育轉變為“愉快教育”。
2.在重大活動中應用,更能發揮和體現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與優勢。
學科課程、活動課程和隱性課程,是我校富有特色的課程體系。根據幼兒教育的特點,把教育滲透于各種活動之中。如通過閉路電視每天向幼兒播放有關天文、地理、動植物等系列科教片,讓幼兒生動形象地了解大自然中的科學奧秘,然后選出精彩鏡頭,制作成短片,豐富了幼兒的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幼兒學科學的興趣和熱情,現代教育手段的輔助使用,更加有效地達到了活動的目的。
3.在多種媒體的使用上,新舊搭配,組合優化,使用有效。
根據電視錄像制作相對較為簡單,取材方便的特點,我們不失時機地選錄一些關于自然、環保、安全、科技等具有教育價值的優秀節目,日積月累,逐漸成為最經濟實惠的錄像資料庫,電教老師可隨時根據教育教學需要,對錄像進行“巧借妙用”:或整段照搬,或摘取片段,或用其構思,或借其
音樂,剪輯出短小精悍的教學片。當然,除了利用這些“得來全不費功夫”的錄像資料,我們也下功夫自制教學錄像
課件。幾年來,根據教學需要,精心制出《游泳》《春天里的笑聲》《小企鵝》等
課件。
二、現代教育技術在教科研中的應用
在實踐中提高理論認識,豐富研究內容,使研究向更深層次發展。我領全體教師學習現代教育技術基礎理論知識,通過學習,教師們對現代教育技術有了正確認識,再結合大量的實際應用,使我們的研究更加豐富多彩。
三、現代教育技術在幼兒園整體管理中的應用
1.利用視聽技術,豐富校園文化建設,增強崇高性和現代氣息。
讓美妙的音符流動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
音樂是有聲的畫,圖畫是無聲的歌”,古希臘的柏拉圖認為音樂藝術有形成性格的力量,我們利用錄音廣播為幼兒營造一個優美的音樂氛圍,在幼兒一日生活中,流動的音符貫穿始終:朝氣蓬勃的早操音樂、優美抒情的用餐音樂、輕柔舒緩的睡眠音樂、活潑有趣的起床音樂等等。這些音樂,讓幼兒有意無意地去欣賞、去感受,日久天長,潛移默化,所收到的教育效果不亞于投入時間和精力設計的音樂活動。
2.建立資源庫,節約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我園自編教材輸入電腦,建立教材資源庫,實現教材資源共享,教師實現無紙備課:老師從
教案庫中原有的
教案,根據自己的思路再重新設計,也可只作修改、補充,到學期結束,進行一次教案匯總,對原有的教案優勝劣汰,再以更加優秀的教材補充資源庫。如此滾動使用、修改、補充,使教材資源“活水”長流,內容越來越豐富,教案設計也越來越完善。實行電腦備課,也使教師避免了大量重復性勞動,節約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還建立了教師個人檔案庫,將老師制作的課件、歷年來的經驗總結、教育活動設計都進入電腦,便于查找和管理。
3.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促進了教職工隊伍素質的提高。
現代教育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將引發教師的工作、學習、交流、思維方式等一系列的轉變,文化知識結構需要調整和更新,舊教育觀念需要轉變。因此,全體老師掀起了“講學習”熱潮,其中把學習現代教育技術作為業務學習的重點之一。
第一,對老師進行專門培訓。根據教師電腦操作水平的高低,分初級和高級兩個班進行培訓。初級班學習電腦基本操作技能。高級班學習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腳本編寫、制作、使用和評價方法。老師們利用課余時間,集中在多媒體教室,認真學習,苦練基本功。經過一個學期的強化培訓,老師已全部熟練掌握PowerPoint制作技術,能獨立制作教學課件。培訓結束后,每位老師都制作了課件,許多課件構思新穎,設計合理,在技術和藝術上都符合標準,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
第二,教師變壓力為動力,化被動為主動,自覺完善自己。老師們經過培訓和再學習,嘗到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甜頭,有了一定的成就感。如今,面對計算機已不再有往日的恐懼心理,大家都自覺制作課件,自愿上多媒體實驗課,還請其他老師看課,互相交流課件制作小竅門。大家學習、練功、創造的熱情空前高漲,電腦從原來的“沒人用”變成今天的“不夠用”。
如何在人類智慧的寶庫中攝取營養,如何把信息技術全方位地引入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和管理中,是我們下一步研究的內容。
我們有了更加美好的發展藍圖:在我校校園網建成之后,要強化網絡信息技術培訓工作,發揮網絡在教育教學和管理中的作用,繼續豐富和完善教育信息資料庫與教學課件庫建設、建立聲像素材庫以及視頻點播系統、課件點播系統等一系列工作,創造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教育環境,讓網絡把各項工作駛向信息高速公路這個快車道,朝著我校的辦學目標快速前進。
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模擬沒有條件完成的實驗和不能做的實踐,但是卻不能將所有的實驗都用多媒體演示方式代替,即使是有條件完成的實驗也不能讓學生親自動手做。這樣雖然減輕了教師的教學任務,但是學生的實驗學習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因此,多媒體教學不能完全代替實驗教學,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多媒體教學有極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它可以模擬實驗的真實變化過程,讓學生通過觀察和研究來獲取知識。特別是一些有危險性、不易觀察、無法或沒有條件實現的實驗。但模擬實驗和真實的實驗還是有很大差別的。模擬實驗只能讓學生通過觀看來學習,而真正的實驗則可以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來學習。
誤區三:不要過多“裝飾”課件,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使用多媒體教學的目的是使某些過于抽象、死板單調的知識點和教學難點通過具體形象的演示讓學生理解的更深刻。教師在為這些“頭疼”的難題迎刃而解感到驚喜之余,也會對多媒體的一些特有效果愛不釋手,在自己的電子教案或多媒體課件中“充分”應用,甚至是每點擊一下鼠標都會有聲音并伴隨著動畫,就是這些與教學內容毫無關系的“特色”讓學生眼花繚亂,不但沒能起到強化知識點的作用,反而讓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不相干的效果上。因此,我們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要從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基本點出發,在遵循原有規律的基礎上,有目的、有計劃地使用媒體教學。
【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相關文章:
• 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