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作為一種“隱性課程”,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它不是一個簡單的空間,而是一個重要的教育要素。《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的發展。我們要重視幼兒成長和學習的環境,從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需要出發,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兒生活環境中的教育因素,并創設與幼兒相互作用的活動情景,把環境的隱形教育因素轉化為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的動力。
一、讓環境創設中的地飾、墻飾“說話”
“環境是可以說話的”,經過良好設計的環境可以起到暗示和誘發孩子積極行為的作用。我們在設計環境中裝飾的內容時要有一定的選擇性,應更多考慮裝飾內容隱含的教育價值,而不能一味只追求精致、美觀。例如,在地面上貼擺放椅子的標志,在進行集體活動之前幼兒就能把自己的椅子放到位,不用老師親自擺放一把把椅子,節省了很多時間,也鍛煉了孩子們自我管理的能力。還可以在活動室放玩具的墻上,張貼“玩具要輕拿輕放”“玩具要大家一起玩”等標語,隨時提醒幼兒玩具是大家的,大家一起玩,潛移默化地強化幼兒分享的優秀品質。物品筐上貼上物品的標志,讓幼兒很容易找到所需物品,又能很快地把物品放到位。孩子來到幼兒園,家長最關注自己孩子每天在幼兒園里的飲水量,因此,我們在放保溫桶附近的墻面上,布置一個版塊——《今天你喝水了嗎》。把一次性的紙杯固定在墻上,每人一個,上面貼有孩子的照片,從早上來幼兒園開始,幼兒每喝完一杯水,自己在貼有自己照片的杯子里插上一面小紅旗作為獎勵。這樣,孩子們喝水的積極性提高了,到晚上家長來接孩子時也能看到自己孩子一天喝了幾杯水,老師也不用給家長逐一介紹孩子的喝水情況。我們在每張小床邊上貼上了小圓點——小鞋子的“家”。午睡時,幼兒都能將自己脫下的鞋子整齊地擺放在自己的小床邊。在盥洗室以幼兒如廁、洗手的先后順序照片創設暗示環境,讓環境“說話”,引導幼兒模仿學習照片上的正確方法,學會自主管理,規范幼兒的行為習慣,讓孩子憑借自身的思考、判斷,協調與環境的關系,不斷獲得經驗,建構自我服務意識,使環境像一位無聲的老師,時時提醒幼兒應該怎么做。這就充分發揮了環境隱性的教育作用。
二、以幼兒的眼光來創設環境,注重教育性、情趣性、參與性
秋天來了,我帶領孩子走出幼兒園,來到大自然中,讓孩子找找秋天的秘密,欣賞五彩繽紛的秋菊,看著落葉如蝴蝶般飄落,研究葉子的色彩變化。在孩子們熱烈討論后,我們決定通過畫畫、剪貼、制作的形式,共同來完成一幅主題為“秋天的公園”的畫。孩子們有的用楓葉做裝飾;有的用棉簽蘸顏料畫上五顏六色、姿態各異的菊花;有的用紅色皺紙卷制細巧的一串紅,并用綠色彩紙剪成雞心形狀裝飾成葉子;還有幼兒用油畫棒畫雞冠花,還不忘在上面點上黑色的“花籽寶寶”……大家共同完成了“秋天的公園”。
讓幼兒來提供布置主題環境的材料和作品,是幼兒參與環境創設的重要途徑。在我們的活動室里,設置了一個“百寶箱”,里面收集了幼兒從家里帶來的各種瓶子、盒子、掛歷、包裝紙、泡沫板、吸管、碎布頭等廢舊物品,也有蛋殼、開心果殼、田螺殼、蟹殼、蟶殼、樹葉、柿子核、桂圓核等自然材料。在老師的啟發引導下,孩子們用餅干盒做成了鐘表、電視機,用牙膏盒做成了汽車、樓房,用酸奶瓶做成了小機器人、小鳥、望遠鏡,用糖果盒做成了電視機、寶塔、小豬,用易拉罐做成了各種娃娃、小動物,用蛋殼做成了熊貓、金魚、娃娃……用這些幼兒的作品來裝扮我們的活動室,孩子們都很開心,對收集各種廢舊物品也更加感興趣了。幼兒在這個積極參與收集、制作的過程中,想象力、創造力、動手操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讓環境活起來,使環境無處處“說話”、處處有教育
幼兒園常常存在這樣的現象:幼兒園布置的環境,開學時和放假時都是一個樣兒的。這種環境創設得再美也只是一種靜態的擺設而已,時間長了也不再能吸引孩子們的眼球了。以班級圖書角為例,在班上設立一個書柜,放上一些圖書,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自由取閱。但由于書柜容量有限,孩子短時間內就會把書柜上的書看完,之后書柜上的書就不再吸引他們了。而且,他們還會經常為爭某本書發生爭吵,在讀書時大聲喧嘩、不愛護書本等。為了化解這些問題,我們決定讓每個幼兒自帶一本圖書,寫上班級、姓名后投放到圖書角。為了讓書真正“活”起來,我們嘗試每周五家長和寶寶可自行借一本書回家進行親子閱讀,半個月或一個月后進行交換。教師對圖書進行篩選后,還可以進行年級之間的交換。這樣的舉措深受孩子、教師和家長的喜愛。因為此時的圖書角,不再是靜態的擺設,而是活的教育資源,表面上是靜態地呈現在班級的圖書角,其實圖書從一個班級傳遞到了另一個班級,傳遞到了一個又一個孩子手中。
為了促進孩子與環境互動,使進入圖書角的每個孩子都能自覺地遵守讀書規則,我們添加了“圖書醫院角”,投放了粘膠、剪刀等材料和工具,指導孩子對損壞的書進行修補。我們還結合閱讀實踐,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在圖書角里增加了圖文并茂的友情提醒,讓孩子進入后就知道要一頁一頁地翻、安靜地看、看完后要放回原位等。
可見,幼兒園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環境創設,為幼兒創設操作性、參與性強,充滿童趣和富有教育意義的環境,讓幼兒有更多的機會去探索,促進孩子身心的發展,使他們在和諧的環境中健康地成長。
(作者單位:河南省實驗幼兒園)
(插圖 付業興 責編 黎明)
【發揮幼兒園環境的隱性教育作用】相關文章:
• 美國 幼兒園憑密碼接孩子
• 重視幼兒園午餐文化建設
• 普惠性幼兒園建設探析
• 淺談幼兒園建筑設計
• 幼兒園床上用品質量分析及探討
• 中職學前教育計算機教學探究
• 兒童民間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價值
• 深度學習在學前教育資源平臺的應用
• 幼兒園室內空間色彩探究
• 幼兒園幼兒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 淺談幼兒園良好心理環境的創設
• 在曼谷上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