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前期是兒童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其學會基本的交往技能、養成良好的交往行為習慣的關鍵階段。我們要以培養“完整兒童”為目標,選擇、架構適合幼兒發展的課程內容體系,研究互動交往式學習對幼兒發展的價值,構建更加符合幼兒學習特點和需要的伙伴課程體系。
【關鍵詞】跨班;自選課程;互動交往式學習;伙伴課程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27-0053-02
【作者簡介】劉莉,南京市百家湖幼兒園(江蘇南京,211100)園長。
一、我們的跨班自選課程
所謂跨班自選課程,是指在探索伙伴課程的架構過程中,利用幼兒園的戶外活動場地、種植園地、飼養區、機車教室、專用活動室等場所,發揮教師專長,打破班級限制而開展的可供幼兒自由、自主選擇的教育活動。
它區別于以往的固定班集體制,是幼兒小組化學習和特長興趣活動的有機融合,既滿足了幼兒探究新事物和新環境的好奇心,又尊重了幼兒個體差異,也為他們提供了更多同伴交往、自主學習的機會。
二、跨班自選課程的框架結構
1.課程設置的原則
在課程設置時,我園秉承伙伴課程自主、平等、共生、體驗、愉悅的課程理念,充分考慮自選課程與主題教學、區域活動以及興趣特長培養之間的關系,在不斷地摸索與實踐中,總結出自選課程設置要遵循的幾個原則:
(1)尊重幼兒的興趣需要和生活經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的興趣需要和好奇心是其主動學習、探究操作的第一驅動力。因此,我們在課程設置時,充分了解幼兒的已有經驗和興趣需要,有機整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充分挖掘我園已有環境的教育價值,創造條件滿足幼兒的興趣需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
無論在課程設置還是在課程實施時,都應特別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我們精選了15種自選活動,涉及健康、語言、科學、藝術四大領域,突出藝術領域并將社會領域滲透其中,在保證幼兒全面發展的同時兼顧幼兒的個性化發展的需要。
(3)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發揮其個人特長
我園一線教師和后勤保育人員共103人,有著不同的特長愛好。一名男教師在學校就是校足球隊員,因此誕生了小足球課程;大廚師傅對面點非常有研究,孩子們也非常喜歡,因此就有了小廚房課程……各類保教人員的充分調動和合理利用,不但擴展了課程的內容和形式,也讓老師們的特長得到了充分發揮。
(4)合理利用幼兒園硬件設施和場地
我園隸屬于江寧區教育局,是一所省級示范性實驗幼兒園。現有18個班級和科學發現室、圖書室、
音樂室等專用活動室。此外,還開發了機車教室、種植園地和飼養區。在開展跨班自選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充分利用幼兒園的硬件設施和室內外場地,使各功能室發揮其最大的價值。
2.課程設置的框架結構
結合我園已有的主題活動、區域活動,綜合考慮幼兒的興趣需要和發展的各個領域,并突出藝術特色,我們設置了一系列跨班自選活動。主要有語言類(小劇場、小小故事會、小小主持人),藝術類(小樂手、小泥匠、小畫家、小小合唱團),科學類(小小智慧板、小園丁、小小飼養員),綜合類(小小建筑師、小小機械師、小巧手),健康類(小廚房、小足球)等。
三、跨班自選課程的組織與實施
1.課時安排:幼兒園的跨班自選課程的設置不宜過于頻繁,否則不利于幼兒建立穩定、安全的心理環境,因此課時安排可以依據幼兒園的辦園規模和教師資源等因素靈活確定。一般情況下,每周一次或每兩周一次。我們的跨班自選課程按小、中、大三個年段分別實施,各年級組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活動特點靈活調整課時時間,適當縮減或延長,不必拘泥于統一格式。
2.活動地點:自選課程的實施,根據活動的不同領域、活動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活動室。如小樂手、小巧手等就可以在班級活動室,小畫家、小泥匠等就需要在專用活動室。小園丁、小小飼養員等課程則充分利用了幼兒園的花園、菜地、果園、魚塘、飼養區等。此外,我們還用三輛廢舊的汽車,改造成了分別以“動物”“植物”“機車”為主題的機車教室。幼兒園的戶外活動場地成了孩子們探究、實踐、操作、體驗、游戲的天堂。
3.組織形式:自選課程根據不同領域活動的特點,安排相應的班額大小,平均15~20名幼兒左右,基本上保證兩位教師能夠照顧到班上所有的孩子,并滿足幼兒個性化學習的需要。按照活動性質,可以是集體教學、小組化的區域活動、小組體驗式的探究活動等形式。
4.師資配備:專任教師或各班任課教師根據個人專長申報相應的課程,全年級組的其他教師則按照個人意愿被分配到各個自選活動課程中,作為配班教師。各崗位教師根據各自職責共同協作完成自選課程的活動準備及活動實施。另外,有特長的家長也自愿加入到自選課程的實施中來,充分發揮各方資源的作用。
5.組織保障:為保障課程的科學、順利實施,我園成立了以園長、業務園長、年級組長、自選課程教師和園級家委會主任為代表的自選課程研究小組,從課程資源的開發、課程內容的選擇、課程組織與實施細節等方面進行課程審議。此外,我們還成立了課程實踐小組,教師通過集體備課等形式來相互研討、及時反思課程實施中出現的問題與不足。
四、跨班自選課程的研究實踐與反思
跨班自選課程的實施尊重了幼兒的主體性,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滿足了不同幼兒的個性化學習興趣和需要;同時也擴大了幼兒的交往范圍,提升了幼兒的交往層次,增強了幼兒的社會適應性。
1.初步養成了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在“說明”部分強調,實施《指南》應“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并明確指出:“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的積極態度和良好行為傾向是其終身學習與發展所必需的寶貴品質。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養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造等良好學習品質。” (1)幼兒的自主學習意識萌發
跨班自選課程的實施尊重和保護了幼兒對生活中常見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滿足了幼兒的個性化需要。因為自選活動是孩子們自主選擇的,也是自己喜歡的,因此兩周一次的活動讓孩子們非常期盼。幼兒渴望參加活動的欲望很強烈,他們始終保持著對所關注事物的好奇心和興趣。幼兒的自主學習意識初步萌發。
(2)幼兒的探究能力顯著增強
我園自選課程更加注重幼兒的操作體驗和問題解決能力。如,自選課程中的小園丁、小巧手、小小機械師等活動在發展幼兒興趣需要的同時,讓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初步學習觀察、比較、分析、記錄等科學學習的方法,而科學探究、問題解決等習慣和能力也一定會為他們的終身學習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3)幼兒的專注力明顯提升
自選課程為幼兒創設了自由、輕松的氛圍,實施過程中也更加關注幼兒的個性化需要,幼兒的專注力明顯提升。如小小智慧板、小廚房等活動,教師都會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創作,給予幼兒足夠的空間,再加上適當的個別指導,每個孩子都能忘我地沉浸其中。活動結束時他們還“意猶未盡”,對下一次的活動更是充滿期待。
2.促進了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跨班自選課程打破了班級界限,孩子們根據興趣需要自主選擇喜歡的活動,這使得孩子們在興趣和好奇心的驅使下會去主動探究新的環境和事物,迫使他們與新的同伴、成人共處、學習、交往。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逐步提高了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豐富了良好的情緒、情感體驗及自我調控能力,體驗了交往成功的快樂,變得更加自信活潑。
(1)幼兒交往策略得以豐富
跨班自選課程讓幼兒認識了更多的朋友,他們彼此從陌生到嘗試交流再到相互熟悉,不斷豐富著自己的交往策略。自選課程創設了更多幼兒與成人、同伴、材料之間互動交往的機會,多維度地開放幼兒交往的時間與空間。幼兒一次次地嘗試用語言、動作、分享、合作等行為與同伴互動、交流,在潛移默化中豐富了交往策略。
(2)幼兒的良好性格逐步養成
我們的自選課程十分重視對幼兒性格的培養和塑造。在活動中,我們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熱情開朗、勇敢自信、獨立自主的良好性格。如,在小足球活動中,孩子們像真正的運動員一樣,不怕困難,堅持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小廚房里無論是工具還是材料的選擇都由幼兒自己做主。完成制作之后,幼兒主動地收拾整理,儼然就是一個個生活小能手。
(3)幼兒的親社會行為逐漸增多
跨班自選課程給幼兒創設了更多感受、體驗、表達的機會,來自不同班級的孩子在一次次唱歌、繪畫、運動、游戲、交往的過程中,學會了合作、分享、感恩,學會了相互理解、支持、包容。
總之,跨班自選課程的實施,打開了兒童發展的另一扇窗,它帶給我們成功與喜悅的同時,也引發著我們對園本課程建設進行思考。我們將繼續探索和嘗試,努力讓自選課程成為我園幼兒自主快樂成長中的另一片天地。
【幼兒園跨班自選課程初探】相關文章:
• 幼兒園大班教學游戲的研究
• 幼兒園班級精細化管理經驗談
• 幼兒園藝術課程內容的選擇
• 淺談農村幼兒園藝術教育
• 借幼兒園做火節能生意
•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說明
• 自然樸實的新西蘭幼兒園環境
• 遼寧省農村幼兒園課程改革芻議
• 幼兒園特級教師到底“特”在何處
• 幼兒園音樂活動之我見
• 如何開展幼兒園奧爾夫音樂活動
• 幼兒園音樂教育的新模式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