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區域活動是幼兒通過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創新的一種活動形式。它不僅能有效地促進和發展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更能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幼兒活動和游戲的需要,且氣氛相對于其它教育模式更加寬松、自由。因此,區域活動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意義和價值越來越被大家所重視,如何有效地開展區域活動便成了幼兒園工作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幼兒園 區域活動 開展
我國幼兒園區域活動教育總目標就是幼兒園的任務。《幼兒園工作規程》中第三條指出:“幼兒園的任務是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τ錐?實施體、智、德、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幼兒園應該合理的安排好每日生活,為孩子們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特別是在區域活動中為孩子們提供更加多層次和豐富的操作材料,給孩子們更多的操作機會,最大限度地給予幼兒支持,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
一、區域活動設置的因素
設置區域活動的教師,應基于兒童的最近發展和認知發展階段進行全面考慮,首先要考慮以下三點:1.考慮兒童的已有經驗;2.考慮“綱要”和“指南”,對孩子的要求;3.考慮孩子們在現實社會的生活需要。
幼兒園的活動區域,應該根據各項規定的要求,并結合幼兒園在近期開展的各類主題教育活動,從兒童自身的需求出發,貼近兒童的生活,符合幼兒的認知;顒訁^域應當多方面的進行布局,得考慮到光線、動態、靜態等因素。
二、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幾個方面
(一)活動區材料的選擇。操作材料是區域活動的靈魂,是幼兒學習內容的載體。材料的投放是非常重要而又復雜的。以往活動區里老師們大多投放的是一些高結構材料,這些材料玩法固定,種類單一,根本無法體現幼兒個性化的操作、更無從談到想象和創造了。如:美工區,教師為孩子們準備的材料僅限于美工紙、膠水和剪好的手工紙等,老師需要很辛苦地為孩子一遍一遍講解、示范制作過程,材料的高控性造成了幼兒按部就班,整齊劃一的結果,毫無創新。學習《指南》之后,老師們在《指南》精神的引領下,陳舊的觀念開始逐步扭轉,材料的選擇首先考慮幼兒的角度出發,尊重幼兒發展規律和學習興趣的需要,在與幼兒討論的基礎上和幼兒共同收集和計劃,這樣幼兒對于材料的熟悉度更高,更容易引發幼兒自主探究。如:仍以剛才美工區為例,如果利用生活中一些廢舊物品來作為材料,看上去提供的材料和所要展開的活動豪無聯系,但孩子們卻可以通過自己的想象把它變成心目中的一件件美麗的藝術品。這些低結構材料雖然剛開始顯得有點“雜亂無章”,但如果我們教師充分運用自身專業知識技能,對收集到的材料主動進行判斷與篩選,讓每份材料都能引發幼兒新的探索活動。所以,只有這樣的材料對于幼兒來說才是“好材料”。
(二)材料提供要與主題相結合。主題活動和區域活動具有相融性,兩者的開展形式都比較靈活多樣。所以,選材應具目的性、豐富性和層次性。《綱要》中指出:“應充分利用本土資源,引導幼兒從實際出發感受家鄉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所以,為了讓家鄉文化從小植根幼兒心中,我們應緊緊與主題相結合,為幼兒提供一系列有利于主題延伸的材料加深幼兒對主題的學習和理解。
。ㄈ┮獜暮⒆痈信d趣的事情選材。無論是大人和孩子都喜歡干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我們在選擇區域活動材料時應適應幼兒的活動進程和興趣點,盡量提供孩子們感興趣的材料。舉個列子:在娃娃家的角色表演中,孩子們比較喜歡毛絨玩具和模型汽車,我們就可以為提供這些材料到娃娃家,引導他們進行角色表演,這樣他們自然而然的就進入到角色表演當中了。
三、活動環節的正確指導
盡管在區域活動時應尊重孩子們自主、自由的活動,但是沒有教師的觀察、分析、指導和正確介入,那將是孩子們漫無目的亂玩。《綱要》中指出:“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的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法應答,形成合作探究的師生互動”。所以在孩子們的區域活動中離不開老師的正確指導。在區域活動時,教師應巡回指導,幫助孩子們樹立規則意識,按照目標的規定讓孩子進行活動。在不束縛孩子們的思維和創造力的基礎上,尊重個別差異,進行不同層次的指導,讓每個幼兒在區域活動中都能得到發展。而且在指導過程中能檢驗孩子操作是否有誤,以便及時調整和督促孩子的錯誤。
四、客觀的教育評價
在區域活動的最后,教師的評價是不可缺少的。教師要善于發現孩子們身上的閃光點,以肯定鼓勵為主,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努力的結果。有效的教育評價能提高孩子們的自信心和再次創作的動力。如進行美工活動時,讓孩子們大膽創作漂亮的彩色的雨,孩子們都在興高采烈的作畫,而且畫的都很有想象力,有的顏色搭配的很好,有的形狀漂亮,有的整體效果很好。作畫完成后,這就需要老師的有效評價,把孩子的優點都一一展現出來,對每個孩子的畫進行評價,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讓孩子們知道自己的優點和不足,而且能讓他們互相學習別人的優點,以便以后更好的創作。有效的教育評價能讓孩子感到老師對他們是關注和重視的。只有在這種成就感的不斷刺激下,幼兒參加區域活動的興趣才能有增無減。
五、結語
綜上所述,有效的區域活動離不開各個環節的努力,更離不開老師與幼兒的配合。作為幼教工作者,一定要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一切從有利于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成長特點為宗旨,給孩子們真正需要的關愛,創設符合孩子發展需要的環境、區域,讓幼兒園區域活動回歸幼兒,多給孩子提供可操作的機會,讓孩子通過與環境、材料相互作用來獲得經驗,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調的發展。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幼兒師范附屬幼兒園)
【淺談幼兒園區域活動的開展】相關文章:
• 幼兒園課程中民間游戲的應用
• 幼兒學前教育的建議
• 讓信息技術走進幼兒園語言教學
• 幼兒園園本教研方式探究
• 服務成長:“民間故事進幼兒園”
• 關于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策略分析
• 點評南京大學和園幼兒園一組兒童畫
• 幼兒園雙語教學的探索
• 上幼兒園的第一天
• 幼兒園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探索
• 如何優化幼兒園一日的生活
• 幼兒園科技活動的有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