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實驗活動是一種融操作性、思考性、變化性、趣味性為一體的活動,能在最大限度上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滿足幼兒的探索欲望。在實驗中,不僅能幫助幼兒理解一些簡單的科學現(xiàn)象和知識,而且能提高幼兒的探究能力。
一、喚起幼兒對科學實驗的情感,引發(fā)幼兒的探究興趣
(一)分享和實驗活動有關(guān)的科學小故事
在進行科學實驗的過程中,我們把同幼兒日常生活有關(guān)的實驗現(xiàn)象融入科學小故事中,幼兒可以通過科學小故事了解一些自然現(xiàn)象,再結(jié)合所做的科學實驗了解現(xiàn)象。在大班科學活動《沉與浮》活動中,可以為幼兒講述《烏鴉喝水》《雨的形成》《小雨滴旅行記》等。在這些故事的感染下孩子的實驗興趣越來越濃厚,需要注意的是科學小故事不能太長,以免造成幼兒關(guān)注故事忽略對實驗的觀察和探索的現(xiàn)象。
(二)教師用好奇心感染幼兒
在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教師的好奇心能帶動幼兒對實驗的興趣,老師和幼兒一起發(fā)現(xiàn)有趣的科學現(xiàn)象,并用科學實驗的方法驗證結(jié)果,用自己的好奇心感染孩子。如,大班實驗活動《沉與浮》中,橡皮泥是重要的實驗材料,老師讓幼兒自己想辦法使橡皮泥浮起來,一鳴小朋友把橡皮泥捏成球放進水里,沉了下去。老師把橡皮泥壓成薄片放進水里,也沉下去了。一鳴把橡皮泥捏成長長的條放進水里,依然沉了下去。“這可怎么辦呢?還得繼續(xù)想辦法。”這時,老師假裝不甘心,鼓勵一鳴繼續(xù)自己想辦法。一鳴把橡皮泥揉成小米粒放進水里,還是沉了下去。老師用一張紙折成盒子放進水里,盒子浮了起來。一鳴恍然大悟,把橡皮泥捏成小船放進水里,橡皮泥終于浮了起來。他高興地叫了起來“老師,橡皮泥小船太神奇了!”
二、注重實驗材料的適宜性,激發(fā)幼兒參與實驗的熱情
《指南》中指出:給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和適宜的工具,支持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探索并感知常見物質(zhì)、材料的特性和物體的結(jié)構(gòu)特點。在實驗中,我們也深深地體會到了材料的重要性
(一)注重實驗材料的充足性和多樣化。幼兒的發(fā)現(xiàn)來自于他們自己的?[弄與操作,因此,能操作、多層次、多功能的實驗材料就顯得尤為重要。如小實驗“溶解”,教師為幼兒準備了大量的鹽、糖、奶粉、顏料水、木頭、石子、鐵釘、油、洗潔精等物品。孩子們通過在水中攪拌這些物品,能準確無誤地知道哪些物品是可以溶解的,哪些物品是不能溶解的,然后讓幼兒在游戲中比較,得出使物品溶解的最快的方法,最后讓幼兒將不能在水中溶解的物品,想辦法嘗試借用某些條件讓其溶解。
(二)注重實驗材料的生活性。幼兒的年齡特點制約著我們對實驗材料的選擇應該生活化,為幼兒提供的實驗要材料接近他們的生活。如紙片、積木、磁鐵玩具、鹽、糖、皮球、輪胎、竹筒等。選用生活中各種各樣不同材料可以做實驗,也可以選用同一種材料做不同的實驗。如,《沉與浮》活動中。為每個幼兒提供了一個生雞蛋和一個熟雞蛋,讓幼兒想出辨別生熟蛋的辦法。有的孩子把蛋打開進行驗證;有的把蛋放在鹽水里觀察蛋的沉與浮;有的把蛋放在醋里。在親自試驗中,孩子們知道了辨別雞蛋生熟的辦法。
(三)注重實驗材料的安全性。開展科學實驗活動時一定要考慮材料的安全性,以保證幼兒的身體健康。使用過程的安全以及材料的衛(wèi)生保證都是我們關(guān)注的重點。實驗材料中如有廢舊材料一定要經(jīng)過嚴格的消毒;在進行小實驗的時候更要注意安全,時刻提醒幼兒不可隨意吃實驗中的材料。如,試管口不可以對著同伴和自己;不可單獨用火做實驗等。再就是實驗前教師必須做準備性實驗,以防在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安全問題。如提前把實驗中的鐵片磨成圓角,在玻璃片的四周貼上膠布等。
三、選擇適宜的實驗內(nèi)容,提高活動的有效性
幼兒園的科學實驗活動應該符合幼兒年齡特點,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過程,并且能夠重復地做某種實驗。盡量選擇同孩子們生活有關(guān)的實驗,科學、有趣、淺顯的內(nèi)容易于幼兒接受,大大提高了科學活動的有效性。如小實驗“好玩的水輪機”,幼兒嘗試用水沖擊水輪機,使它轉(zhuǎn)動,并觀察水輪機轉(zhuǎn)動的快慢。從而使幼兒知道流動的水有力量,葉輪轉(zhuǎn)動的快慢與水的多少、水位的高低有直接的影響;通過親自制作“不倒翁”,使幼兒知道了上輕下重站得穩(wěn)的科學常識;通過“拆裝萬花筒”知道了萬花筒是利用鏡子重復反射的原理制作出來的。這些生活中常常會看到、碰到的小實驗,能讓孩子們既不陌生又感興趣,通過動手操作,感知科學現(xiàn)象,獲得直接經(jīng)驗,體驗周圍的科學世界。
四、巧用實驗記錄,鼓勵幼兒樂于分享
《指南》中是這樣解讀的:真誠地接納、多方面支持和鼓勵幼兒的探索行為。如鼓勵并認真對待幼兒的問題,引導他們猜一猜,想一想,有條件時和幼兒一起做一些簡易的調(diào)查或有趣的小實驗。在我們的活動中,實驗記錄的運用,不僅提供了幼兒對實驗進行驗證的機會,同時也為教師觀察幼兒表現(xiàn)提供了依據(jù)。教師要給予孩子時間,讓他們用自己的符號記錄實驗結(jié)果,讓他們獨自思考或者小組討論,使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回想探究的過程,驗證自己的猜測,從而強化幼兒原有的認識或者建立新經(jīng)驗。
(一)鼓勵幼兒分享自己的猜想和解釋。在科學實驗過程中,我們要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的經(jīng)驗進行充分的猜想和解釋。幼兒在實驗之前或許已有了自己的想法,這對于幼兒的主動學習和建構(gòu)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為教師,我們要為幼兒創(chuàng)造猜想的時間和條件,支持鼓勵幼兒猜想的情況和實驗結(jié)果等。
(二)鼓勵幼兒分享自己的操作方法。幼兒不斷嘗試著用實驗的方法解決問題,他們在實驗的過程中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操作,也可以嘗試在操作不成功的時候用同伴的方法解決問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不但要善于觀察引導,還應該鼓勵支持并提供多種條件,讓孩子在操作感知的過程中體會到科學實驗的樂趣,并鼓勵幼兒分享自己的方法。
【如何開展幼兒園小科學實驗活動】相關(guān)文章:
• 讓幼兒園科學教育走出“冷門”
• 淺談幼兒園科學探索活動的設計
• 幼兒園科學教育實踐生活化探析
• 幼兒園探究式科學活動
• 幼兒園整合式科學教育活動類型
• 論幼兒園科學教育的有效教學方法
• 幼兒園飲食科學管理初探
• 論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
• 幼兒園科學探索活動的實施策略
• 淺析幼兒園科學活動的開展
•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化的實證探討
• 幼兒園教育的有效性、科學性與藝術(shù)性